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823节
这样一看,跟随吕布出征的良将也不少。
再加上袁耀给吕布的十万精兵、五万府兵,总计十五万大军。
这般豪华阵容,应当可以取胜了。
至于袁耀亲自统帅的大军,有十万精兵、十万府兵。
共二十万大军,攻打豫州。
两军总共三十五万,号称七十万,气势汹汹地向曹魏杀来。
这还是四国称帝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曹丕对大乾来袭早有准备,当即便按照之前与司马懿谋划那般,派夏侯惇率十万大军支援徐州。
曹仁率十万大军固守豫州。
曹丕手中还有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派出去与乾军作战。
将兵符交给夏侯惇的时候,曹丕对夏侯惇叮嘱道:
“元让叔父,大魏的未来,朕就交给你了!
你一定要守住徐州,守住我大魏的希望!”
夏侯惇接过兵符,对曹丕道:
“子桓,你放心。
我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乾贼击退!
有我夏侯惇在,乾贼就休想夺取徐州!”
自曹丕称帝后,所有人皆称曹丕为陛下,唯有夏侯惇还亲切地称曹丕为‘子桓’。
曹操在世的时候,夏侯惇就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武将,没有之一。
就连同为宗亲的曹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远远比不上夏侯惇。
曹仁见到曹操,要恭恭敬敬地称曹操为主公。
夏侯惇则不然,他大多时候都称曹操为‘孟德’。
在外出作战时,夏侯惇经常与曹操同乘一辆战车。
这样的待遇,除了夏侯惇之外,只有一人拥有,那就是曹操的心腹谋臣郭嘉。
甚至连曹操的卧室,夏侯惇也可以随意出入。
这对于‘好梦中杀人’的魏王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信任了。
在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夏侯惇以军方大佬的身份力挺曹丕,获得的曹丕的尊敬与信任。
对曹丕来说,叔父夏侯惇就是大魏的国之柱石。
有夏侯惇出手,必然能挡住入寇徐州的乾军。
曹丕看着眼前的夏侯惇,原本勇武无比的夏侯叔父,此时一只眼睛被黑布蒙住,还失去了一条手臂。
为了保持战力,夏侯惇在左臂处安了个铁钩。
那铁钩锋利无比,宛如一柄镰刀,看上去颇为凶残。
人若是挨上一下,恐怕非死即残。
但曹丕知道,即便有铁钩之助,元让叔父的战斗力,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叔父为了大魏,实在是付出了太多。
第675章 这是最后一次了
夏侯惇得了守护徐州的重任之后,第一时间并不是整军奔赴徐州战场,而是去了荀攸府邸。
荀攸穿着一身白衣,府内上下尽皆挂孝。
他将夏侯惇让到房内,对夏侯惇问道:
“如今大魏战事将启,元让来寻我何事?”
夏侯惇对荀攸抱拳道:
“乾贼入寇徐州,陛下给我大军十万,命我抵御乾贼。
吾思来想去,想要破贼唯有求助公达。
还请公达随我同去徐州,助我一臂之力。”
荀攸意兴阑珊的摇了摇头,说道:
“抱歉啊元让将军,我帮不了你。
文若死后,吾曾发誓要为文若守灵三年。
三年内,我不会离开此地。
而且…我已经决定,想陛下上书辞官,回归故里。”
夏侯惇闻言惊讶道:
“公达,你难道不管大魏了吗?”
荀攸道:
“文若一心为了大魏,到最后是什么下场?
他在府中死得不明不白,陛下说是暴病而亡,可他真正的死因,元让不觉得蹊跷吗?
元让觉得文若之死,跟陛下无关?”
荀彧比荀攸年长五岁,两人虽是叔侄关系,却情同手足。
荀彧这一死,荀攸心中悲凉,也不打算继续辅佐曹丕了。
荀攸是聪明人,看事情看得很透彻。
他此言一出,夏侯惇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荀彧的死跟曹丕没关系?
荀彧刚在朝堂上呵斥百官,转头回家就死了。
这其中要是没有蹊跷,夏侯惇都不信,更不用说荀彧了。
“公达…
就算是子桓对不起文若,可那也是子桓的事情,并不是孟德对不起文若。”
“孟德在世的时候,曾发誓与文若同生共死,一同成就大业。
大魏乃孟德心血,公达怎么忍心让孟德毕生心血付诸东流?
即便是文若在世,也不愿见到大魏覆灭于伪乾之手吧?”
“公达,我求你…出手帮一帮大魏。
不是为了子桓,而是为了孟德,为了文若一直以来的坚持…
最后再帮大魏一次,可好?”
夏侯惇说罢,竟然跪伏在地,向荀彧叩首。
“元让,你这是做什么?”
荀攸大惊,连忙将夏侯惇扶了起来
看着仅有一只独眼,手臂残缺的夏侯惇,荀攸终究还是心软了。
“罢了,这次去徐州,我随元让同去。”
夏侯惇大喜,用残存的右手握住荀攸的手,说道:
“太好了!
公达,我就知道了,你一定会助大魏破敌!”
荀攸轻声道:
“这是最后一次了。
此战过后,我就会向陛下请辞归隐。”
见荀攸态度坚决,夏侯惇也没有再劝。
荀彧之死,或许当真把荀攸伤到了。
夏侯惇请动了荀攸,便与荀攸一同前往徐州,去抵御吕布大军。
与夏侯惇同行之人,还有曹魏大将许褚、越兮。
作为大魏的武力天花板,他们二人是专门来对付吕布的。
曹魏的另一位宗亲大将曹仁,则率领曹洪、曹彰、曹休、曹纯等一众宗亲大将,前往汝南抵御袁耀。
汝南属于豫州境内,是豫州最大的一个郡。
曹操和袁术,各占据汝南的一部分,曾在汝南与大乾进行过激烈的交战。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