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868节

王权对袁耀拱手道:

“唯。”

许褚的尸首,已被李儒送到平舆,请袁耀定夺。

在这一路上,李儒用了大乾医学院特制的草药,以保持许褚尸体不腐。

这草药乃是华佗研制,药效不凡。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尸体腐烂,却可以极大的延缓腐坏时间。

袁耀要将许褚厚葬于许都,许褚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东西。

听闻袁耀要请许褚来,城上魏军更加惊疑不定。

莫非连许褚都投降乾军了?

假的吧!

许褚,那可是最忠诚于曹魏的大将。

就算是死,他也不可能投降啊!

曹仁、曹纯等曹氏宗族大将,倒是知晓许褚身死的消息。

他们脸色铁青地望着袁耀,想看看袁耀究竟要做什么。

不多时,王权便率锦衣卫,将许褚的尸身运到了战场上。

许褚的体形没什么变化,身上还穿着他招牌的褐色战甲。

就连曹操赏赐给许褚的虎头大刀,也摆在许褚身侧。

许褚勇冠三军,曹军将校那个不识?

城中很多底层将校,都是见过许褚的。

就许褚那腰大十围的身形,寻常人根本无法模仿。

他们看一眼便能确信,这确实是许褚的尸体。

“当真是许褚将军!”

“许褚将军战死了?”

“连许褚将军都战死了,乾军所言恐怕为真啊...”

袁耀见许褚尸体震撼到了曹军,继续对城头的敌军道:

“除了许褚尸体,我军还有越兮和乐进的首级,以及夏侯惇的帅旗。

这些都能证明,徐州魏军已然覆灭。”

王权跟袁耀配合极为默契,袁耀只让他请许褚,他就把袁耀所说的证据全都带过来了。

这就是一个好下属应有的素质,根本无需自家老板多言,就知道老板想要自己做什么。

看到城下那残破的大纛和两颗狰狞人头,城头的魏军彻底相信了袁耀之言。

如果是乾军欺骗自己,不可能将这些东西做得如此逼真。

袁耀笑道:

“事实根本无可辩驳,不知曹仁将军考虑得如何了?”

我大乾的万户侯,可是虚位以待。”

曹仁咬牙切齿,怒喝道:

“吾乃大魏骠骑将军!

岂能向反贼投降?

袁耀,多说无益,你有本事就来攻城!”

袁耀摇了摇头,叹道:

“真是太可惜了。

曹仁将军,竟然对我大乾万户侯的位置不感兴趣。”

“既然将军不感兴趣,那我就把万户侯给别人好了。”

袁耀高声道:

“城头的魏军弟兄们!

尔等追随曹贼,唯有死路一条。

归顺我大乾,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谁要能取下曹仁的首级,开城归降我大乾,孤便赏其万金!

封其为大乾万户侯!”

“除此之外,其余的弟兄们也都能分到土地,享受我大乾府兵的待遇!

弟兄们,你们还等什么呢?

速速斩杀曹贼,开城投降啊!”

袁耀之言,还真让不少魏军士卒意动。

杀曹仁得万户侯这种功劳,他们不敢想。

可大乾府兵的待遇,这些曹军士卒却早有耳闻。

据说大乾府兵每人都能分到十亩良田,还不必交税。

所有的收入,全归自己支配。

这对于一个个穷得叮当响的曹魏士卒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十亩无税田产,那是什么神仙日子!

第711章 袁耀用兵,也不过如此

如果可以的话,这些魏军士卒真想当大乾的府兵,不想当大魏的兵了。

毕竟在大魏当兵,除了有一口饱饭之外,什么都捞不到。

一旦他们在前线阵亡,连家里的婆娘都不知会跟谁。

这种没有保障的日子,他们也不想过。

可军士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轻易不会反抗大魏。

即便再心动,魏军士卒还是会严守军令,这都是曹仁治军严谨之功。

只不过这军令魏军能遵守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袁耀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起到了瓦解敌军军心的效果,当即拔出霸秀剑,指向平舆道:

“攻城!”

“轰!轰轰!”

乾军攻城,第一个步骤就是以霹雳车,对平舆城墙进行一番洗礼。

城头曹军不慌不忙的立起厚重盾牌,抵挡大乾巨石攻击。

对于霹雳车的进攻,曹军士卒一开始还是很慌乱的。

可乾军足足攻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已经习惯了。

魏军知道,这烈焰巨石就是声势骇人,其实砸不死几个人。

他们有十万大军,一个石块落下,最多也就砸死砸伤数人。

按照乾军的石弹供应,霹雳车也就能有几轮齐射,最多让魏军伤亡数百。

真正棘手的,是大乾的大攻车和云梯车。

大攻车冲撞城门,魏军就以箭矢和落石将其捣毁。

这些天乾军虽然损失了十余辆大攻车,可魏军的城墙也岌岌可危。

若继续任由乾军这么打下去,城门倒塌是早晚的事。

大乾猛将纷纷指挥士卒登城,与魏军鏖战。

两军一直战到日暮,袁耀才下令收兵回营。

回军路上,童飞策马跟随在袁耀身旁,对袁耀笑道:

“主公,您真是用兵如神,末将实在是太佩服了!”

“主公三言两语,就让魏军战力大减!

照这样攻下去,只需十日,我军就能攻下平舆!”

袁耀对童飞微笑道:

“猛攻敌军城池,也就是今日。

从明日起,我军就不再攻城了。”

首节 上一节 868/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