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967节
“我现在的处境,很不妙。
先生应该知晓,我是父皇的皇长子。
这些年为父皇镇守青州,立下的功劳,也是几个皇子之中最多的。
于情于理,太子的位置,都应该归属于我。
可父皇迟迟不立太子,怕是有心要立我三弟袁尚。”
“三弟一直仇视于我,暗存加害之心。
若是将来三弟登基,吾必死无葬身之地。
今日前来,是想求先生救我…”
听袁谭说这么多,郭嘉心中暗自觉得好笑。
袁尚想要加害袁谭,袁谭何尝不想害袁尚?
这兄弟二人不过一丘之貉,从袁谭嘴里说出,就好像他很无辜一样。
“这就是殿下想要问我之事,也是殿下的志向吗?”
袁谭听出郭嘉话语之中,有些许失望之意。
他好似想起了什么,连忙说道:
“取得本来就该属于我的太子之位,只是第一步。
吾之志向,是要横扫乱世群雄,救天下黎民于水火!”
郭嘉心道你要真想救黎民于水火,就立刻举青州之众投效大乾,投效自己的主公袁耀。
如果袁谭真这么干了,主公绝对不会亏待于他。
这对袁谭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也是郭嘉的上上之策。
可惜,郭嘉心中也明白,这上上之策,袁谭是绝对不会选择的。
自己也只能出一些下策来坑袁谭。
“既然殿下有如此雄心壮志,又找到了我,那我姑且为公子谋划一番。”
郭嘉摆弄上桌上的棋子,对袁谭道:
“首先,殿下想与袁尚争位,从他手中夺得太子之位,是不可能的。”
“什么?!”
袁谭双目一瞪,不敢相信郭嘉的话。
他来寻东郭先生,是想让东郭先生给自己出一出良策。
没想到东郭先生一开口,就给自己当头棒喝。
如果不能得到太子之位,那他早晚要被袁尚清算。
什么雄心壮志,到最后都是一场空。
“先生,你为何这样说?
我身为父皇长子,怎么就无缘太子之位?”
郭嘉没有回答袁谭的问题,而是笑着对其反问道:
“殿下觉得,天子看重袁尚更多些,还是更看重殿下您?”
“这…
袁尚与父皇年轻时长得很相似。
就因他的长相,父皇便对他另眼相看…”
袁谭咬牙道:
“可我毕竟是皇长子,父皇当真会废长立幼吗?”
第791章 申生亡于内,重耳生于外
“殿下要知道,天子受命于天。
陛下想要立谁为太子,谁就是得天命者。
吾观陛下之意,明显是想要培养三皇子袁尚,接替他成为大燕之主。
现在之所以还未立太子,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待时机成熟之后,三殿下成为太子,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国家的语气很平静,袁谭闻言却脸色铁青,捏紧了拳头。
“难道这就是我袁谭的命运?
我不论如何努力,在父皇心中都比不上袁尚,终究要成为父皇的弃子吗?
我不甘!”
郭嘉淡然开口道:
“殿下也不必忧虑。
陛下虽然更倾向于三皇子,很难将太子之位给殿下您...
可这并不代表,殿下没有成为大燕天子的机会。”
郭嘉这句话,让本已绝望的袁谭,突然产生了一丝希望。
袁谭猛然抬头,对郭嘉道:
“先生此言何意?”
郭嘉轻轻摆弄着棋盘上的棋子,对袁谭道:
“殿下可曾听过‘申生亡于内,重耳生于外’?”
袁谭点头道:
“此事我当然知晓!
春秋之时,晋国太子申生被人陷害,死于宫廷之变。
而公子重耳则流亡诸国,最后借秦国之兵一雪前耻,成了大晋的国君!”
郭嘉微笑颔首道:
“殿下博古通今,令人钦佩。
那么殿下是想当申生,还是想当重耳呢?”
“先生的意思是...太子之位,对我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上太子之人,将来也未必能执掌大燕?”
“正是如此!”
郭嘉笑着对袁谭道:
“如今天下时局动荡,虽不似春秋之时那般混乱,却也是诸国争雄。
即便袁尚成了太子,也并非天下主宰。
更何况...殿下您的处境,其实比当年重耳要强得多。
殿下治下,还有青州之地,还有忠勇将士。
若是谋划得当,执掌大燕、进图天下也不是虚言。”
袁谭精神一振,对郭嘉拱手道:
“还请先生教我!”
郭嘉将棋盘上的棋子一摆,顷刻间,黑白子泾渭分明。
郭嘉指着棋子,说道:
“这些黑子在南,为乾国。
白子在北,为大燕。
天下虽是四国并立,可汉、晋两国,实力并不足以与大燕和乾国相提并论。”
“大燕与乾国之间,早晚会有一战。
这一战的胜负,将决定谁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
“殿下且看,此处便是青州...
青州临近徐州,与乾国的徐州接壤,乃是我大燕抵御乾军的要地。”
“想那江休所出的计策,虽然能将百姓困在大燕,不得南逃,却也会损失民心。
殿下在青州若能善待百姓,积累民望,击溃强敌,那大燕民意,就会凝聚在殿下身上。
到时袁尚即便能当上太子,也是得位不正。
殿下可名正言顺地取袁尚而代之,成为大燕之主。”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