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987节
“行!
我马上去向父皇借大戟士!”
一日鏖战下来,战果也很快呈到了大燕天子袁绍面前。
袁绍看着昌邑城外东西二寨的战报,眉头渐渐皱起。
袁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挡住了乾军数次进攻,重创了乾军?
显思这孩子,还真是遗传了自己的勇武…不错。
可显甫这边是怎么回事?
虽然战报也强调了袁尚的勇敢与用兵之能,可到底与袁谭所书的战报不同。
袁谭是亲自杀敌,身先士卒。
袁尚则是在后面指挥。
虽然袁绍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以身犯险,但袁谭能如此勇敢,他还是很欣慰。
袁尚在战报之中,只写了自己打退乾军一次进攻。
到最后,还跟袁绍说乾军勇猛,不可力敌,祈求袁绍将大戟士调拨给自己。
与袁谭相比,袁尚可就显得胆小多了。
‘难道朕一直看好显甫,是错了吗?
朕的长子显思,或许更适合继承大燕?’
袁绍心中的天平,又渐渐向袁谭偏向了几分。
‘显甫向朕请求大戟士,朕给还是不给?
算了,给他吧…
朕不能看显甫陷入险境。’
打定主意,袁绍开口道:
“公则?”
郭图连忙躬身,对袁绍应道:
“臣在。”
“去把张郃给朕叫来。”
“臣下遵命。”
很快,身披甲胄的张郃便来到袁绍面前,对袁绍行大礼道:
“张郃拜见陛下!”
“儁乂啊,现在显甫守寨压力很大。
你今日便率五千大戟士出城,助他守寨吧。
能不能守住营寨,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显甫的安全,知道吗?”
“末将遵命!”
张郃领命而去,郭图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觉得若不趁机为大公子袁谭争取一下,简直浪费了这大好机会。
待张郃走后,郭图对袁绍谏言道:
“主公,显甫殿下需要张郃将军相助,才能稳住局势。
可显思殿下仅凭一人之力,就数次击退乾军。
由此便能看出,显思殿下用兵之能,远在显甫殿下之上啊!”
“如今正值乱世,我大乾想要一统天下,就需要对各国用兵。
陛下选一个能征惯战的殿下当太子,更能凝聚人心,对我大燕攻伐天下更加有利。”
郭图的话,袁绍最能听进去。
他点点头,沉声道:
“显思…确实有过人之处。
此事,朕会细细思量。”
郭图闻言心中暗喜,他知道,凭借这一件事,还不足以让袁绍改变主意,倾向袁谭。
可只要袁谭足够争气,多立功劳,与袁尚形成对比。
只要陛下不糊涂,就知道谁是大燕太子的最佳人选。
袁绍派张郃去助袁谭的时候,田丰、沮授二人也在房中商议战事。
田丰轻叹道:
“我夜观天象,帝气旺于金陵。
反观我大燕,则星象暗淡,似有衰微之象。
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最近这些时日,我军与乾军连日征战,胜负,我都看在眼中。
乾军武备精良,将士能征惯战,更有吕布这等所向披靡的猛将。
我大燕即便兵多将广,也很难压制乾军。”
沮授也轻叹道:
“战局如此,不论是急攻还是缓守,对我大燕来说,都很不利。
许攸向陛下献计,想凭借昌邑坚城阻挡乾军。
待乾军粮尽之后,自会知难而退。
可这样的概率,本就渺茫。”
“公与,所言甚是啊!”
田丰摇了摇头,说道:
“乾国本就富庶,此战又是背靠豫州。
魏国覆灭后,豫州民心早已归附乾国。
他们可以从许昌源源不断地运粮到前线,而不会有粮草之忧。”
“陛下起大军七十万,乾军只有二十万。
我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乾军的数倍。
只怕最后撑不住的,会是我大燕啊…”
沮授对田丰问道:
“元皓,你可曾想过,此战我军败了,会是何等情况?”
“败了,自然是丢城失地,士气尽丧。”
田丰说道:
“我军若败,兖州一定是守不住了。
只能退居河北,将中原之地尽数让与乾逆。
乾人得了中原,势力会加速膨胀。
此消彼长之下,我大燕只怕更不是乾军的对手了。”
“元皓兄,就是这个道理啊。”
沮授抓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道:
“可是…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击败乾军呢?”
第808章 使者至
“从乾军目前的状态来看,堪称无懈可击。
就连你我二人想出的奇计,也尽数被乾军化解。
乾军之中,是有高人啊!”
田丰很同意沮授的看法,说道:
“乾国太子袁耀,本就是天下最强的谋士之一。
他的智略堪称妖孽,还有极强的大局观。
我多次复盘乾国崛起之路,发现袁耀早在征江东时,就有今日的布局了…”
“这等人物,你我不如也。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