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717节
“你就当我是钱多的没有地方花,干脆就搞出来一款国产的操作系统出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就算是用不上,也能当做是一个备选方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再说了,谁也不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科技会是什么样。”
“也许到了日后,大家都不用手机了,也未必没有可能!”
王东来笑着对雷布斯说道。
“好吧,既然王总这么说,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我就等着王院士的好消息,早点研发出更为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出来。”
雷布斯听到王东来这么说,也没有再继续刚才的那个话题,就转移起话题来。
“那雷总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雷总,就真的不考虑一下进军汽车领域吗?”
“我知道雷总向来不喜欢做吃螃蟹的人,想等着情况明了之后,再做决定。”
“但是,有些领域的话,早点进入是有先发优势的,后续进入的话,就有一些门槛了。”
“雷总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要是有意的话,说不定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王东来笑着劝说起雷布斯。
后世的时候,雷布斯宣布最后一次创业,就是选择的汽车领域。
短短两三年,就研发出了引发市场的SU7。
他也想看看,如果雷布斯早点进军汽车领域的话,会不会有更为优秀的表现。
对于王东来再次提到这个事情,雷布斯也犹豫了一下,随后才语气有些坚定地说道:“王总,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再说了,这也是一件大事,我也需要召开董事会,听取其他股东的意见。”
“不过,要是真的进军汽车领域的话,我想我们一定会有合作机会的。”
“那我就期待着雷总的好消息了!”
王东来笑着回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
在挂掉了雷布斯的电话之后,王东来正准备投入到学习当中。
就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正是BYD的船夫哥。
船夫哥打来的电话,其实也很简单。
并不是准备通过王东来,拿下唐都市无人驾驶技术试点的单子。
反而是劝说起王东来,控制唐都市无人驾驶技术试点的规模。
此时的BYD还远远没有日后的辉煌,在汽车领域依旧还是那个不入流汽车品牌的形象。
但是只有王东来才知道,BYD在日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横扫!
毫无疑问的横扫!
从高端车型,再到入门款,再到主流车型,BYD都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
目前的BYD正处于技术积累的阶段。
哪怕是有王东来研发出来的半固态电池,BYD依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有所保留,并没有完全梭哈上来。
而是按照着之前的计划,进行着油电混动、增程式等技术研发。
同时,BYD也是对无人驾驶技术最为保守的一家厂商。
并不是船夫哥否认这一技术,而是船夫哥对于这个技术相当的谨慎。
毕竟,船夫哥是真正的理工男,也在这个领域发展了这么多年。
所以他很清楚汽车的优缺点。
无人驾驶听上去很好,可是在技术真正成熟之前,都是弊大于利。
一个不注意,发生了车祸,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是赔点钱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更何况,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技术,都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
一提到无人驾驶,就认为可以完全取代人。
所以,船夫哥才会在无人驾驶技术上持保守态度。
要不是和银河科技的合作紧密,同时,船夫哥也极为看好王东来的潜力和银河科技的发展,船夫哥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交浅言深,这个道理,船夫哥还是很清楚的。
只不过。
面对船夫哥的劝说,王东来并没有生出不喜的情绪。
反而是,通过自己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了解,以及对未来汽车的发展的了解,引起了船夫哥的强烈兴趣。
毕竟,很多王东来提出来的东西,都是日后BYD拿出来的产品。
现在,从王东来嘴里说出来,自然是挠在了船夫哥的痒痒肉上面。
一来二去的,船夫哥也就打消了之前的想法。
而在最后,王东来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更是让船夫哥心动不已。
那就是,把一款BYD的汽车打上太空!
第540章 网络攻击,智能程序
接下来的几天,王东来大多都待在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并没有出来。
不得不说,量子计算机这一领域,确实有很多的高深知识。
王东来之前虽然通过自己的能力,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但是,能够被放到外面的资料要么是基础的,要么就是落后的。
真正重要的,领先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放出来。
相关的论文也是如此。
王东来也清楚这一点,在进入项目组之后,这几天在办公室里面,就是在看潘宏给自己准备好的各种资料。
而以王东来的能力,这些资料他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记住。
再稍稍一思索之后,就能彻底明悟。
所以,看资料耽误的这几天,并不能算是耽误时间,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至于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也没有去打扰王东来。
当然了,该有的欢迎仪式还是有的,也进行了一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认识。
……
实验室。
如此重大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自然不可能是只有寥寥几人参与。
除去潘宏这位院士之外,还有江浙大学的教授,以及中科大的教授,以及一些研究生和博士,也都参与了进来。
对于王东来的加入,这些研究生和博士是极为欢迎的。
从年龄上来说,他们的比王东来还要大。
可是,不管是从学术成就,还是从人生成绩来说,他们都远远比不上王东来。
王东来已然成为了年轻人一辈的模范。
更不要说,王东来的很多行为,都极为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所以,在私下里,王东来就是众人讨论的核心。
“真的没有想到潘院士能把王院士请来,那么是到现在,我都有些不敢置信!”
“是啊,王院士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在进行航天准备吧,不是说航天员都需要几个月的封闭训练么,会不会是因为要来我们这里,所以王院士选择放弃了航天员封闭训练啊?”
“这个还真的有可能,没有经过航天员封闭训练,那岂不是说王院士到时候可能参加不了航天任务?”
“那我也没有看到航天局发出公告啊,真要是换人的话,也应该放出消息吧!”
“不提这个了,我更想知道王院士加入进来之后,能对我们的研究项目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还用说,以王东来的能力,绝对能够把算法优化一遍,说不定超导量子比特的数量也能提升好几位。”
“就是,王院士可是放眼全球都是顶尖的数学家,有了王院士的加入,我们这个项目中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了。”
实验室里,几位年轻的研究员助理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惬意地闲聊着。
在大众的眼里,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人,都是穿着一身白大褂,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根试管,要么就是凑在显微镜上。
以及这些科研人员,都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的理科呆子,脑袋里除了做实验,就没有了其他东西。
但这根本就是刻板印象。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全民数据化时代:开局百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