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1982从香江开始

1982从香江开始 第173节

  《英雄本色》正邪交错,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大公报》

  这是各自买水军造势的环节。

  午夜场试映期间,全港的报纸新闻头版,差不多被这两部电影包揽。

  另一位主角《A计划》反而像小透明一样,只在报刊中被偶尔提及,但死忠粉影迷却一点不少。

  这是佳禾用口碑换来的底气。

  三方电影试映,很快到了最后一天。

  12月21日。

  距离电影正式上映的前一天。

  一大批本土的盗版录像带,从元朗乡下悄悄流入市区,先是在小范围传播,接着迅速席卷到各大租赁商店里,最后开始明目张胆在秀茂坪屋邨的十几家录像厅里播放。

  “老板,最近有没有新电影?”

  三五成群的学生仔走进盒带租赁商店,胡乱翻找着心仪的影片。

  “这部喽,今天新到的《英雄本色》,最近在电影市场很红火的。”

  “老板你别玩啦,这部电影还在试映阶段,怎么会这么快就出盒带。”

  “你带回家看过不就知道啦。枪战片不合心意啊?嗱,这里还有佳禾的《A计划》,新壹城的《女皇密令》。”

  盒带商店的老板将一沓录像带抓在手中,向顾客展示:“三元租金,全日任看。”

第162章 票房稀释,三败俱伤

  秀茂坪屋邨的连锁录像厅,今日热闹非凡。

  早上四点,天尚未明。

  一群忙碌的身影便开始在各个屋邨楼下挂起广告牌。

  ‘农历新年将近,录像厅宜街坊,最佳新片,一元任看。’

  将戏院正在试映的新片海报拷贝下来,裁剪后贴在广告牌上,许官杰和陈仕龙的大头照尤为醒目。

  等屋邨的居民醒来看到广告牌时,皆一脸懵圈。

  录像厅又降价了?

  作为已经成为秀茂坪屋邨的一道独特风景,翟远的录像厅开了一年多时间,就与附近的超级市场、社区士多店一样,融入屋邨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票价从原来的每部电影单独售卖,到后来八元套票看一整天,不仅是屋邨居民廉价的娱乐方式,还成了家长寄存小朋友的圣地。

  没想到现在又搞个春节特惠,票价直降到一元?

  老板心善啊!

  “我看海报上有戏院正在试映的贺岁档新片,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骗人的噱头,贺岁档还没开始哪里来的新片?不过我们一家人已经准备好钱,打算圣诞节去大戏院看《最佳拍档》,一年难得进一次戏院,这次买最贵的超等座。”

  “我也打算带家人去看《最佳拍档》,超等座太贵,我家六口人,还是买普通楼座划算点。”

  两个从工厂回来的打工人,在看到录像厅的广告牌后,一边闲聊一边往回走。

  迎面又撞到一位熟面孔,对方刚刚从录像厅走出来。

  “阿飞、阿基,这么早收工?”

  “是啊华哥,今天有什么好电影推荐?”

  华哥是这座屋邨的老戏迷,录像厅的常客,一壶茶水就能坐一整天。

  “你们回来时没看到路上的广告牌咩?录像厅这个月春节大酬宾,不仅搞到了贺岁档要上映的三部电影,而且还有几十部今年的新片。”

  华哥解释完,又摇头叹气道:“挑!讲起来就后悔,我之前为了看那些新片还花了一百几十块跑去戏院,早知道录像厅会上映,就多等一等不浪费那笔钱了。”

  阿飞和阿基两人面面相觑。

  “贺岁片不是还没上映吗?”

  “我听说是一群南亚人为了赚钱,从午夜场戏院偷录下来底片,再卖给各大盒带场。”

  华哥一本正经散布不知被传了几手的消息:“南亚人做的出这种事一点都不出奇,他们是阿差嘛!”

  阿差是香江人对南亚人的一种蔑称。

  因为鬼佬当年启用南亚人做差佬,导致香江涌入不少摩罗差,这群南亚人在香江开枝散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被大家普遍认为是落后、肮脏的代名词。

  甚至不如白石难民营的越南仔顺眼。

  “原来是阿差,那就不出奇了。”

  除了好事,阿差在香江做什么都不出奇。

  阿飞和阿基了然点头,又齐齐问道:“那录像厅有没有《最佳拍档》第三集?”

  “当然有,而且还很清晰,陈仕龙的《A计划》一样犀利。”

  华哥说到这里,遗憾的叹口气:“最可惜是那部《英雄本色》,好似胶片有问题,一到关键时刻就黑屏,只剩对白,搞得我不上不下,只能等首映再买票进戏院去看喽~”

  说完,他像是想起正经事,跟阿飞和阿基作别:“得啦!我不同你们讲,还要赶去通知街市荣、口水苏他们,这几个傻仔还打算今晚买票去看陈仕龙的《A计划》,浪费银纸!”

  华哥走了。

  阿飞和阿基对视一眼,进了录像厅。

  而这寻常的一幕,正从秀茂坪屋邨开始,辐射发酵到整个观塘。

  …………

  “线下传播的速度还是太慢,可惜没有互联网,否则枪版能把正版逼死。”

  尤其是点映期间就偷跑的枪版。

  不过传播慢也有传播慢的好处,至少目前为止,佳禾和银公主还没察觉到盗版录像带的流出,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迟。

  翟远一下下敲着桌子,抬头望向等自己开口的陈家乐:“现在外面什么情况?没有人找上门吧?”

  陈家乐笑容自信:“放心吧远哥,偷录的那些胶片连拷贝都没留,全部送给南亚人,他们又转手卖给几家盒带工厂,现在到处都在生产这批盗版录像带,怎么也算不到我们头上。”

  整个香江的盒带市场,被两人搅成一团浑水,已经查不到源头。

  “南亚人是一把好刀,保持点联系,下次可以拿出来继续用。”

  翟远的盗版大业才刚刚起步,这波不仅没赚到多少钱,算下来里外里还亏了十几万,只能先当做前期投资。

  他告诫陈家乐说:“但是你要多安排几只脚,好似那些粉佬一样,多搞几个下线,这样随时都能抽身。”

  陈家乐闻言面露难色:“我身边的人都是屋邨朋友,很难撇清关系。”

  “不紧要,香江最不缺就是捞偏门的人。”

  翟远的另一条线早就铺好,对他说:“新记现在的临时龙头黄俊,有机会介绍给你认识,等你搞定盗版市场,以后赚得不会比秘密花园少。”

  秘密花园的恐怖吸金能力,陈家乐有目共睹,听到这话心中一阵激动。

  短短一年时间,他跟在翟远身边,已经从一个屋邨无业游民,变成如今身价近百万的青年富豪,自然对翟远的吩咐言听计从。

  至于新记黄俊,陈家乐对这个名头并不太感冒。

  他现在虽然比不上对方有钱,但手下也有了几十个人开工,俨然秀茂坪一霸,寻常社团份子根本不放在眼里,不需要借新记的招牌虾虾霸霸。

  “老板,你电影生意搞得风生水起,突然间搞盗版,感觉不太妥啊。”

  会议室里,关伟明老实巴交的发表意见,他比陈家乐更了解市场,正因如此更加无法理解,翟远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抢占盗版市场。

  录像带造价成本太高,又是不稳定的偷拍枪版,售价和销量大打折扣。

  如果翟远没有承租招氏的戏院,他这么做还能小赚一笔,但现在戏院每年几千万的租金,这得卖多少盒录像带才能把收回成本?

  关伟明觉得这是丢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好好拍电影,让盒带厂发行自家正版录像带不好吗?

  “美利坚有一种光盘,用模拟信号储存数据,一张光盘巴掌大小,比这个餐盘更轻更薄。”

  翟远弹了下面前装水果的塑料餐盘,没有直接跟他解释,而是向关伟明科普起一样新生事物。

  他说:“这种光盘我了解过,一开始只能储存照片,到现在已经可以储存37分钟的电影片段,或者52分钟的纯音乐,和录像带一样可以刻录、删除、重写,但是每张空白光盘的成本造价,折合港币最多两三块。”

  陈家乐听不懂。

  但在录像带市场多年打拼的关伟明,却被唬的一愣一愣。

  这种高科技产品,成本还如此低廉,如果继续发展将来流入市场,录像带市场岂不是立刻暴毙?

  关伟明瞪着眼问:“可以显示画面的激光唱片?”

  他说的这种激光唱片,即是所谓的CD光盘,虽然只能录制音频,但无论容量还是音质都远胜于传统的录音带,正在香江掀起一波热潮。

  “差不多是这样。”翟远点点头,又问:“有没有兴趣?”

  关伟明不假思索的点头:“有!”

  “东洋的索尼,美利坚的斯高柏,西德的飞利浦。”

  翟远报出这段时间通过收集报纸,了解到三家正在深耕光盘技术的海外公司。

  他脸色稍稍严肃起来:“公司出钱给你,你带几个技术人才,选一个要去的国家。偷师也好、挖墙脚也好,总之用尽一切手段,最多三年时间,我想看到元朗那间盒带厂变成光盘生产基地。”

  先抢占盗版市场,再慢慢搞出来光盘,最后搞定VCD。

首节 上一节 17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