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322节
这次从香江出发,一小时左右就落地到鹏城。
翟远领着二十来位香江同胞,在鹏城待了几个小时,办理入境单一类的手续,顺便去银行换了点人仔。
期间包了间老广肠粉店,他招呼众人道:“随便吃点喝点,到了燕京可就尝不到了。”
八十年代的鹏城,经济方面已经逐渐有抬头趋势。
不过几个经济特区里单论发展速度,汕头这个港口城市仍遥遥领先。
恩格斯讲话了:汕头是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可惜老人家没料到,后来宝岛和日韩也发展起来,汕头高不成低不就的航运距离,便逐渐被鹏城取代。
“形势一片大好啊!”
翟远吃了两口肠粉,站起身来观望四周围环境。
货客满载、人流如织。
口岸城市的年轻人,此时已经开始时兴墨镜衬衫喇叭裤的搭配,估摸随手一抓就能抓出个万元户。
相较之下,内陆没有港口红利,这时候尚不显发达。
一群香江来的土鳖频频发出感慨:“机场真大,建筑真大,城市真大……”
翟远笑着问:“是不是跟你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不一样?”
徐勀深以为然点头道:“还是要出来看一看,否则我真的信了报纸,以为内地人还在吃树皮。”
香江是一个信息茧房很严重的城市。
这趟来之前,袁家班还有几个武师担心入境就被抓,说什么也不肯随行。
尤其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接受外界信息只能靠新闻或者综艺。
新闻良莠不齐,不能指望宝岛的纸媒说什么好话,上综艺的那群明星一是顾忌自由总会,一是香蕉人出身,更夸大其词唱衰。
后世还有个经典的方便面梗,宝岛人说自己在车站泡一桶方便面,一群内地人围上来问什么东西这么香?
恁娘较好!拿着几十年前的旧闻当新闻,跟香江那个姓倪的一个德行。
“差不多够钟,出发,下一站燕京。”
在鹏城逗留了不长时间,翟远挥一挥手,一群人呼啦起身,又浩浩荡荡往机场赶去。
鹏城到燕京距离就远了些。
上飞机撩了李赛凤两句,翟远困意涌上来,靠在她肩头上眯起眼,不多时便昏睡过去。
李赛凤怕吵醒他也不敢乱动,扭过脸跟过道隔邻座位上的翁美玲轻声交谈。
“美玲姐,我问过了,机场大厅里那个女仔是翟先生的表妹。”
“你见过跟表妹拥吻送别的吗?”
翁美玲冲她翻个白眼,又叹口气幽幽道:“不过他起码还肯找个理由骗你……”
李赛凤知道她又想起汤镇业,轻声劝了两句,翁美玲兴致缺缺,盖了条毯子也靠着假寐起来。
机翼掠过云层,驶向北方。
夜渐渐深了。
…………
飞机在凌晨四点左右,徐徐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
伴随着喇叭里的播报声。
乘客们悉悉索索离开座椅,往外涌去。
翟远揉揉眼,感觉肩膀上湿不拉几的,侧头发现李赛凤尚未睡醒,不知何时半张脸枕在自己肩头,小嘴微张流出口水。
“醒醒了嘿!”
翟远嫌弃的捏住李赛凤的鼻子往上提了提。
一旁的翁美玲看见他的举动,皱眉说:“斯文点好不好?”
李赛凤被惊醒,很快发现翟远肩膀上的痕迹,脸上本就被压出的红痕愈发鲜艳,忙不迭跟翟远说抱歉。
“什么玩意儿你这是!”
翟远擦了擦衣服,没搭理翁美玲,望着脸憋通红的李赛凤说:“你这流口水是病得治啊!正好我学过几手针灸,晚上来我房间给你扎一下穴位。”
李赛凤连连摆手推辞拒绝。
翟远义正词严要帮她治疗。
“你这一看就是练武落下的病根,这种病你现在不治,轻者嘴歪眼斜,重者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
“啊?”李赛凤听他说的煞有介事,迟疑道:“针灸真的有用?”
翟远一边拉着她走下飞机,一边语重心长道:“人身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怎么会有假?”
“那我试一试?”李赛凤蹙眉想了想,下定决心般点点头,旋即又苦着脸对翟远说:“翟先生,你别看我练武,其实我很怕痛的,你针灸的时候不要扎我的大穴,可不可以只扎小穴?”
第271章 国足雄起的年代?
关于针灸这回事,翟远一路上瞟了李赛凤好几眼,也没想明白到底是谁调戏了谁。
不要扎大穴,扎小……太三俗了!
香江娘儿们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我听了都脸红。
这年头还没有机场大巴。
一群人下飞机,走了好一段路方才出了机场。
土鳖们惊讶内地之辽阔自不必提,李联杰这个在香江受了些歧视的男人,此时也挺起腰板,掌握话语权介绍起京城风貌。
袁家班的糙老爷们听他说了一路,多少有些烦躁。
有人就阴阳怪气挑事:“原来阿杰在内地这么有实力,恐怕翟先生来内地发展也要沾你的光。”
李联杰自尊心被调动起来,看了眼不远处的翟远,低声说:“差不多吧,我经常帮他解决点高层的麻烦。”
一群人低低哄笑,在香江相处这段时间,大家对他也有些了解,这个小年轻坏心眼倒是没有,只是中意吹水讲大话,属于那种如果跟港督见一面,哪怕一句话没讲,第二天也能向人吹嘘港督与他相交莫逆。
出了机场,天色尚未大明。
几辆红旗轿车已经在外面等候。
去年见过面的一位文联工作人员站在机场外,一眼看到翟远领着旅游队般的人群走出来,微笑迎了上去。
“欢迎翟先生和香江同胞们来燕京,文联派了几辆车来接你们。”
说着指了指身后的轿车,继续道:“夏濛女士提前打过招呼,先把你们送到外宾酒店休息,拍摄的事我们再开会讨论。”
翟远看他脸熟,隐约记得这人姓周,只是不知道职位。
见他约莫四十岁往上,索性顺杆爬道:“辛苦周叔,给大家添麻烦了。”
周学军听到这个称呼一愣,旋即脸上多了份热情:“嗐!叫老周就行,我也时不时去香江开会,听了不少小翟你的事,下回再来燕京提前给我打电话。”
翟远这次领着徐勀这群人来燕京,他自己还没放在心上,实际在文联内部算是件不小的事。
二十多个香江同胞过来,比当初李翰翔的阵仗更大,《黄飞鸿》和《僵尸先生》在哪拍,怎么拍,哪家电影厂来学习参观、协助拍摄,全都提前讨论过几轮。
老周跟小翟三两句话拉近关系,进入老家人传统的寒暄环节。
周学军一边帮着把行李塞进后备箱,一边无意义的交谈。
“刚到是吧?”
“对,刚到。”
“燕京最近天气渐热,香江怎么样?”
“感觉也差不多,香江凉快点。”
“是吧,南方空气要好点,燕京这两天老刮土……”
徐勀他们看着翟远游刃有余跟领导交谈,时不时爆出笑声,对老板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不服行吗?真就没有人家应付不了的事。
相较之下,刚才吹得昏天黑的的李联杰,此时气势上就弱了不少,主动跟文联的人攀谈,亮出自己武术冠军的身份,也只换来个礼貌笑容。
袁家班一群武师纷纷向他投去揶揄眼神:这b让你装的,太失败了!
1024财大气粗。
这次直接从袁家班五兄弟里请了两个过来,让袁和平和袁祥仁帮手设计动作。
袁和平因为《醉拳》和《蛇形刁手》的成功,前些年拿到佳禾的一笔赞助,跟其余四兄弟成立了个和平电影公司,只是产片量甚低,迄今为止也只有《佛掌罗汉拳》《奇门遁甲》《巡城马》这寥寥几部,票房成绩也不甚理想。
电影失利拿不到新投资,袁和平便又重回幕后设计动作,倒是胞弟袁祥仁还经常以演员身份,活跃在镜头前。
袁祥仁站在武师堆里,看着翟远跟文联领导谈笑风生,啧啧感叹:“这个细路仔的确有些本事,我要是有他这样能说会道,早就拉来投资开新戏。”
“细路仔?等见到师父,连我都要叫他一声师叔呀。”
袁和平笑容无奈说了句,他是于占元的徒弟,在戏班的艺名叫元庆,虽不属于七小福那一支,仍算是洪鑫宝、陈仕龙的师兄,如今在翟远面前却得自降一辈。
自从于占元和粉菊花来内地拜师后,迟迟没有回香江,袁和平这次来燕京免不了要去探望。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