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1982从香江开始

1982从香江开始 第413节

  翟远一声嗤笑。

  你们那个闺蜜团里一群赌鬼,后来都被营销号扒烂了好吗!

  挂断电话。

  翟远脑海中浮现出林清霞的那张熟悉面容。

  东方不败、六指琴魔、慕容燕……

  年代原因,让他对林阿姨的大部分印象都停留在反串角色里。

  除了作品履历不够深,也算是港影里的一线红星了。

  “如果林清霞也过档,再把梅燕芳和张蔓玉签到公司,岂不是凑齐了传说中的霞玉芳红组合?不知是种什么体验呢……”

  翟远靠在床头,把玩着青山知可子垂到自己胸前的发梢,脸上逐渐露出不可名状的笑容。

  ……

  《广岛怪物》的筹备在东洋和香江两地徐徐推进。

  与此同时。

  快播与东芝家电子公司的合作,初步达成统一意见。

  陶宗颐和海伦与对方的谈判过程相当顺利。

  在索尼、飞利浦这些大厂都对VCD虎视眈眈之际,快播肯主动上门谈生意,东芝自然举双手欢迎。

  15%分成外加每部机器0.1美金的专利费、九一娱乐的影视歌进入东芝的内容提供商名单。

  东芝没有拒绝这两个最关键的要求,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磨合了。

  “田中老哥,我这边已经搞定了,等正式签完合同,下半年东芝第一批VCD生产线正式启动,横滨工厂第一季度预计生产组装二十万台机器,刻录一百万张内容光盘。”

  翟远在电话里,给田中翔太画了个饼:“大把钱等着我们去赚,不过前提是快点搞定那三条生产线呀……”

  推个书~~~~~今天两更,明天再加一更

第336章 好莱坞入侵

  有时候要拍一部电影。

  不单止拍一部电影这么简单。

  《广岛怪物》在香江做完一轮宣发,文联工作的夏濛又联系到翟远。

  “我联系过施楠生小姐以后,才知道你近期在东洋。”

  电话里,夏濛阿姨跟翟远寒暄两句,问了问他在异国他乡的近况。

  接着进入正题。

  夏濛在电话里说:“你知道的,内地过去的电影市场,一直是东洋的电影占比最大。香江电影涉及到一些客观原因,通常不会在这边发行……”

  “这边?”翟远插嘴问:“濛姐现在在内地?”

  “嗯,马上又到国庆,来内地筹备几个节目,本来还想请你过来……”

  夏濛半开玩笑道:“总之具体情况见面再聊,咱们在电话里尽量长话短说,给你打个国际长途我得用电话局的机器,后面还有不少人在排队。”

  翟远想了下排队打电话的场面,会心一笑:“好啊,濛姐你继续讲。”

  夏濛的声音伴随着沙沙电流再次响起。

  打这个国际长途过来,是受到内地电影界的委托,希望用便宜的价格让《广岛怪物》能登陆内地院线。

  “今年开始,北美的不少娱乐片进入内地市场,固然很受欢迎,但引进价格比东洋电影更贵,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有限,北美电影引进不了太多,东洋也拿不出优秀的商业片填补,所以电影界对你这部《广岛怪物》比较感兴趣。”

  话说的还是挺委婉。

  实际上,七八十年代正是东洋电影在内地的黄金时期,顶流高仓健为首的影星受到全国人民追捧。

  最近五年时间里,内地一共上映了29部东洋电影。

  不过几乎全部是文艺剧情片。

  所以当好莱坞的商业片,今年刚尝试进入内地电影市场后,瞬间击穿了东洋电影。

  只是商业片价格太贵,轻易动用外汇储备根本负担不起。

  于是内地电影界先找了东洋电影公司,希望多引进一些‘好莱坞式的东洋动作片’。

  时间紧任务重,东洋仔只好先拿出几部旧作给内地电影院应急,比如1967年田宫二郎主演的《快枪手》,以及1969年石原裕次郎主演的《暴风勇士》之类(实际上映内地的时间有一两年的偏差)。

  虽然当时的吉永小百合美到爆镜,可惜时隔十几年的旧作到了内地,依旧被好莱坞大片轻松碾压。

  “明白濛姐你的意思。”

  翟远琢磨了片刻,冲听筒笑着回应一句。

  对内地电影界来讲,此时引进好莱坞大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贵,除此之外,免不了也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恰好九一娱乐也在拍特效大片,所以要提前预定《广岛怪物》。

  “濛姐,《广岛怪物》做特效比较麻烦,成片至少要在一年以后。”

  翟远沉吟片刻道:“如果内地缺商业片,可以先在九一娱乐挑一批能过审查的电影,照着引进东洋电影的价格来就好。”

  “其实我们引进东洋电影,通常也不会有太高价格。”

  夏濛在电话里说了个确实很低的数字,解释道:“目前内地电影界在东洋的合作商,主要是一间叫德间的集团,社长德间康快是好朋友,经常用亏损的价格向内地引进东洋电影。”

  翟远听到德间康快这个名字愣了下。

  大映电影株式会社的老板,投资拍摄《菊豆》《敦煌》,后来还捧出来宫崎骏为首的一堆卡通片导演。

  那确实是好朋友。

  翟远笑道:“东洋仔都肯亏钱引进电影,我当然更没问题啦。濛姐,总之以后这种事你找施楠生沟通就好,无谓亲自打这么远的电话过来。”

  如今九一娱乐上映过的电影拷贝,全都储存在元朗的一间货仓里,反正搁在那儿也是落灰,倒不如去内地二轮放映。

  …………

  把九一的电影引进去内地。

  这件事翟远倒觉得无所吊谓,反倒让夏濛阿姨有些不好意思。

  本来只想聊聊那部《广岛怪物》,没曾想翟老板如此豪爽。

  “东洋仔抗不住好莱坞的冲击,倒在了黎明前,不知我顶不顶得住。”

  翟远挂断电话。

  回想起刚才夏濛提到的内地、东洋、好莱坞三个地区的电影市场,感觉东洋电影其实也挺不容易。

  与内地、南韩不同的是,东洋电影市场对本土电影没有兜底保护措施。

  所以理论上,好莱坞电影可以彻底击穿东洋市场

  事实也差不多如此。

  自1975年一部《大白鲨》横空出世,好莱坞首次在东洋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55%以上。

  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这些导演执导的特效电影,以及史泰龙、施瓦辛格这些肌肉发达的超级明星主演的动作片席卷本土院线。

  自此就开始了好莱坞对东洋电影市场长达数十年的统治。

  于是东洋的电影人将目标瞄准内地市场,自掏腰包不计盈利的出口影片,席卷了内地电影市场二十年左右。

  终于等到内地经济开放,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

  结果好莱坞这个搅屎棍又来了,依旧一击必杀,东洋电影在内地经营多年的口碑人气,最后被人连锅都端走。

  ……

  “我前段时间去美利坚参加一个电影讲座,有个鬼佬教授告诉大家,好莱坞凭借其庞大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以及顶级的造星能力,已经成为电影界的钢铁巨兽,将来在世界范围内绝对不可能被战胜。”

  翟远就内地电影市场,现在正面临好莱坞大片冲击的消息,跟徐勀和王金聊了几句。

  老徐听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讲完美利坚见闻,又说:“目前内地市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东洋现在盈利的电影,基本只剩下面向中老年观众的剑戟片,香江的院线如果全面引进西片,本土电影恐怕很快也会被打垮。”

  眼下谈到好莱坞,世界各地的电影人都差不多同一悲观想法。

  根本打不过。

  巅峰时期的香江电影,号称东方好莱坞,但实际上电影流通市场也仅仅围绕东南亚地区。

  多少有点辱好莱坞了。

  除了少数几个演员,鲜有人能进一步覆盖到东洋和南韩,更遑论进军欧美。

  强如周星池,在巅峰期依旧只绕着东南亚打转,而其他演员能在本土有票房号召力,已经能算一线大咖。

  “我觉得还是类型单一的问题。”

  王金从商业角度给了个观点:“我始终觉得特效电影不会长久,当年的《如来神掌》也算特效大片了吧?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跟喜剧片没什么分别,再过些年年轻观众看《星球大战》或许也是同样想法。我觉得香江目前的演员里面,最有希望打进好莱坞的反而是不用特效的陈仕龙。点解?因为动作片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你做其他类型好莱坞根本不缺,就算做到影帝照旧很难在北美揾食。”

  徐勀显然不认可,摇头说:“特效会不断进步嘛,动作片拍的太多观众同样会审美疲劳,但是特效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至少生命周期会更长。”

  两人很快就动作片和特效片展开一场辩论。

  一旁翟远见状,抱起肩膀看戏,笑着摇摇头。

  有什么好争,掺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啊笨!

首节 上一节 41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