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424节
搞定个方案而已,总不至于也跟拍戏一样,让自己亲手制作再试用吧?
日用品这种玩意儿,首次普及到民用商店,发源地还是在西德,那里同样也是目前款式最多的市场。
香江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现在的普及率还很低,正式开设铺头店面的商店更是少之又少。
“香江虽然没有商铺,不过庙街那些阿婆都是有档口嘅。”
梁志超对香江的风月场所如数家珍,遥想当年,翟总去戏院看三级片,亦都是超哥带他启蒙长见识。
在得知翟远想将日用品,放进Tokyo Hot版图里的企画。
超哥如数家珍的介绍说:“庙街有个外号叫男人街,除了楼凤和鱼蛋档,就属街边一块布或者一张草席的档口最出名,那些档口基本都是上年纪的阿婆在经营,卖点保险套或者神油,还有就是远哥你说的这种日用品啦!”
翟远虚心求教:“都有什么?”
梁志超说:“那就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了喔。男人用的杯子、女人用的香蕉、布料很少的内衣、咸书咸带、皮鞭蜡烛……我阿妈以前摆地摊,我同班阿婆很熟,见过大场面嘅~”
翟远了然点头,对超哥高山仰止的同时,意识到这一块空缺还真算得上蓝海一片。
非常值得深挖。
实际上直到九十年代,香江半岛市中心才逐渐开设起两三间店面很小的日用品商铺。
直到97以后,香江一个叫冯嘉的咸湿小说作家,开设了间赫赫有名的‘欢乐性商店’,这股玩具热潮方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彼时每逢情人、圣诞两大节日,商店里人山人海,职员拿货都做到无停手,等到千禧年以后互联网开始流行,日用品整个行业的发展逐渐攀升到顶峰,且经久不衰。
如今八十年代日用品便利店稀缺。
一个原因是种类还未够多元化,不足以支撑起专门的店面。
另一个原因则是东亚地区的市民普遍缺乏相关教育,连怎么用都不知道,更遑论尝试。
但这对吃过见过的翟总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
种类不够多元化?
珍珠、塞子、倒模、会跳的蛋、延时的环……
我分分钟设计十几款出来造福全人类!
不知道该怎么用?
今天开始Tokyo Hot的光盘正片里就加上道具play,结尾再出几分钟特辑,手把手教学!
最具优势的一点,日用品和四级片光盘的适配度太高了,客户群体几乎百分百重合,人家搞诈骗还得筛选客户,Tokyo Hot直接连这个最难搞的流程都全部免去,不往衍生品牌上靠拢简直浪费这么优质的客流量。
九一娱乐的电影拍完,能出售小马哥的风衣、九叔的金钱剑。
Tokyo Hot做各位老师们的相关产品同样合情合理。
“东芝那笔钱花出去,还得从其他地方赚回来,况且这是在做实事做好事,东洋下一代的平成废柴们虽然不肯结婚生子,花在玩具手办上的钱可不在少数呢。”
翟远很关心人类繁衍的相关教育。
考虑了一下前景觉得大有可为,于是重重拍了拍梁志超的肩膀:“超哥,这件伟大而又光荣的工作就交给你了,过两日成立一间子公司,照旧你来做老板,不必从西德进货,我从香江请道具师傅过来帮手设计新样品,总之三年之内捧你做东亚最大的日用品捞家!”
出图纸、出方案。
《迷失东京》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剪辑工作。
《广岛怪物》的特效导演徐勀在摄影棚里继续拍摄特效镜头,特效总监川北弘一已经进入三菱综合研究所,带着东宝的特效师进行第一轮特效制作。
而翟总也给自己找了点活干。
先打个电话回香江,让施楠生找几个手艺好的道具师来东洋碰面,优先录用肯加入电影协会的道具师傅,Tokyo Hot给他们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业内顶尖的薪资福利。
翟远在电话里对施楠生说:“楠姐,重点是优先录用电影协会的自己人,顺便把这件事做成新闻,报纸上买几个版面发出去,让外界知道协会除了给自己人提供拍摄补助,同样提供新工作。”
“明白,翟先生。”
在香江电影圈的道具师傅赶来之前。
翟总继续奋发图强,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图文并茂的设计出一个个日用品的企画。
“这个腰带是做什么用的?”
在翟远伏案书写时,美智子和知可子两个架妹陪在身边,红袖添香,突出一个文化气息浓郁。
见翟远仿佛没有创作瓶颈一般,分分钟又新设计出一款图案,腰带相仿,美智子好奇询问用途。
“不就是腰带喽~”翟远理所当然道:“不过除了可以套在腰上,还能挂在脖子上,这里有一个卡扣能再栓条锁链……”
西协美智子脑补了一下那个场面,顿觉羞耻感满满。
“等做出来以后牵你们出去玩~”
“达咩!”
两个架妹忙不迭摆手拒绝,指着另一款图案又好奇问:“这个裤子上怎么长个香蕉……哦!搜嘎!”
果然跟在翟先生身边,能学到很多从未设想过的姿势……
……
步入十二月。
翟总的日用品图案在震惊了一群来自香江的道具师傅后,ToKyo Hot事务所专门划分出一间楼层,成立一间工作室供大家照着图案设计实物。
门口挂了个牌匾,全称叫‘好人一生平安工作室’。
图纸设计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毕竟参考了后世流行的产品,值钱的是创意,除了个别用到电池的产品,整体技术难度并不会太高。
第一批简单的道具很快出炉,一个个都做的似模似样。
“不错不错,各位师傅手艺很好,可以考虑下量产的难点在哪里,没问题的话过段时间搞个工厂出来,给你们挂个部门领导的衔头。”
翟远戳了戳桌上做工精致,逼真的玩具,点头称赞两句。
旋即又扭过脸招呼梁志超:“超哥,专利和商标该申请的快去申请,不能因为做日用品,专利局就瞧不起我们!”
翟远很在乎自己的劳动成果,人在东洋嘛,就近去东洋的专利局申请。
“收到~”
梁志超打包好做出来的产品,意气风发走出大楼。
半个小时后。
超哥一个电话打了回来。
“远哥,专利局的人见识太少,想咨询我们厂家,打算申请哪些方面的专利?”
梁志超带着律师大摇大摆走进东洋专利局,把图纸和实物摆在工作人员面前时,一群坐办公室的井底之蛙纷纷瞪大眼眸,开会讨论怎么处理这宗案例。
翟远在电话里听完现场情况,翻了下眼皮:“他们东洋保险套教父的冈本,一个子孙袋都能申请一百多条专利,我们当然也要多多益善啦~总之像什么研磨、雕刻、切割、抛光、震动、润滑、外观……全部报上去给他们研究,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还说自己是公务员,正废柴!”
第345章 返港前的聚餐
“鸡煲八鲜锅,避一避啦,热气呀~”
电影的庆功宴办完,香江来的剧组人员都未能尽兴。
说起来,香江已经算是美食荒漠,想不到东洋的烹调更没劲,连清酒喝起来都寡淡无味,值得称道的就剩下歌舞伎町这种娱乐放松的场所了。
于是趁着十二月底,尚不知能否在年末顺利返港的香江人,索性在东洋自己攒了个局,包下间中餐馆的厨房,各自开始大展身手。
“借借、借借~”
陈仕龙围上围裙从厨房里走出来,端着热气腾腾的砂锅招呼旁人借过。
砂锅摆在桌上时,锅里汤料还咕噜噜冒泡,鸡肉、海鲜和香菇、干贝搭配在一起,闻起来让人食欲大振。
“师侄做菜有一手呀。”
翟远受邀来赴宴,刚一落座就赶上陈仕龙亲自上菜,抽了抽鼻子笑着称赞一句。
“你们有口福,平日里洪鑫宝求我我都不肯下厨。”
陈仕龙对自己的厨艺颇有信心,自得招呼餐桌前的众人:“试下啦,这个是真正揾食的手艺!我老豆以前开饭馆就教给我,他话仔啊仔,我已经60岁了还能做饭,我可以一辈子靠做饭谋生,但你现在20岁,等到60岁难道还要继续打?”
拍完戏份以后,大家心态都放松起来,配合陈仕龙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周围响起一片笑声。
“清蒸石斑来喽~”
秦沛也从厨房端着托盘出来,将汤汁清澈的石斑鱼摆上桌,嘴里不忘吐槽:“东洋仔真是不识食嘢,好好的石斑被他们拿去做刺身,仲要摆进冰箱冷冻杀菌,又冰又冻,点食呀?”
接着又是什么清炒虾仁、荔枝排骨、萝卜牛腩、豉椒辣蟹……
两个剧组里会做饭的男同胞们,多少都露了一手。
剧组里的女人是珍稀生物,不过钟濋红也端了碟白灼菜心摆在桌上。
“你看这菜多绿,看这酱油多黑!”翟远很给面子的赞道:“我单方面宣布红姐就是本届食神!”
说完拍了拍身边的空座:“食神,过来坐!”
钟濋红白了他一眼,略作犹豫,款款落座在翟远身旁。
开席动筷。
梁嘉辉抱了一箱永利威五加皮,挨桌发放一圈。
翟远举杯道:“还有一个多礼拜就到明年元旦节,其实我都不想打搅大家放假,各位明天处理交接完手上的工作,赶着回香江跟家人团聚的可以提前闪人,记得留好机票上我公司报销~”
一片‘翟先生好嘢’的鼓掌声中。
徐勀皱眉低声道:“棚戏还有大半没有搞定,很缺人手的喔。”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