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1982从香江开始

1982从香江开始 第437节

  图纸上,绘制出造型各异的恐龙图案。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壳里蹦的……

  总之今年的香江电影圈,注定很缺道具师傅。

第357章 夏濛的偶像

  桥咀岛上已经有工人开始施工。

  不破不立,先把叶志明此前辛苦建设的海上乐园拆拆卸卸,这让原本还想观摩施工现场的叶岛主一阵气闷,索性眼不见心不烦,重新回到船上做captain。

  旧时代的摩天轮、烧烤摊项目迅速清除一空。

  第一支施工队照着翟远的构想规划,出了一张自桥咀岛始,贯通三座离岛,全程足有八百米的翼龙云霄飞车图纸,安全员评估通过以后,下一步就是在海岛打下钢筋混泥土基座。

  第二支施工队紧随其后,在枕头岛划出5公顷的占地面积,开始兴建一所‘侏罗纪度假酒店’。

  整个主题公园的流线设计,自然不是翟远一个人可以搞定,专业的事要请专业的人来做。

  因此特意找来前两年,刚从东京迪士尼乐园项目组退下来的设计师团队。

  自己提出来需求,对方再根据建筑结构、游客动线、交通便利各个方面展开规划设计。

  仅一个设计师团队就包含了建筑、工程、艺术几个分支。

  花钱如流水一般。

  买下两座岛并不算贵,开发才是真正用钱的地方。

  单建一条八百米的云霄飞车,东洋请来的顾问团队报价就超过三千万港币,还没有包含一整套的电力系统。

  “这样一算,想把三座岛全部开发出来,没有几个小目标恐怕下不来啊。”

  翟远从东洋顾问那里得知,东京迪士尼在千叶县那座公园造价逾10亿美金,自己就算做一个山寨版也负担不起。

  现在的情况是挣得没有花得快。

  东芝那三条生产线尚未盈利,还在靠ToKyo Hot持续输血,但近两亿美金真金白银花了出去。

  香港以1024院线为中心组成的电影公司,一年带来的票房收入,堪堪持平新视觉特效公司购置机器、招揽人才过档的各项支出,谈不到亏损却也只是略有盈余。

  倒是快播科技公司自从联手东芝,打开东洋和香江两边市场,版权费和分成收入日渐增多。

  但短期来看,仍不足以负担眼下的大宗开支。

  于是翟远口袋里还剩下差不多一亿美金的现金流,此时正泄洪般往外流出。

  遇到这种开工破土的工程,许家强无疑是最兴奋的。

  新年伊始新记接连拿到两个大项目,一个是重建春秋学校,另一个就是这座恐龙公园,尤其是恐龙公园的项目,把条四与和记羡慕的两眼通红,愈让他觉得许家胜死得其所。

  不过翟远也知道,这群江湖人都是利益驱使的野狗,一旦自己项目停摆,对方分分钟转头咬回来也不出奇。

  “还是要扎一笔热钱备用,否则现金流一断就成第二个叶志明了。”

  穷的只剩下几亿港币的翟远居安思危。

  已经开始考虑从哪儿再弄一笔钱,先维持住自己从影视辐射到实业的基本盘。

  ……

  “奇怪,现在香江的大老板齐齐进股市、炒楼花,你做一间机器轰鸣的快播科技公司已经是异类,无端端又买几座离岛开发,难道真是钱多到没处使?”

  夏濛乘坐快艇上了桥咀岛,被翟远搀着落船,环顾岛上的施工队伍笑着问:“这次又玩什么新花样?”

  此时香江的金融市场金砖铺地,不断有新钱取代老钱。

  翟远凭着做多日元大捞一笔之后,人人都以为这位股坛神童要继续狙击市场,想不到开年第一枪先打在地皮上,还是无人问津的离岛,让不少将他当做风向标的股民措手不及。

  “《广岛怪物》积累了些经验,下部戏打算继续拍特效电影,提前选好场地。”

  翟远没怎么隐瞒,又将模仿迪士尼乐园打造恐龙乐园的构想简单讲几句,听得夏濛不住蹙眉。

  “乐园我不懂,不过东洋拍的那部怪兽片还没看到成绩,就花更大手笔筹备新片,不怕蚀本呀?”

  “我是神童来的嘛~”

  翟远谈笑间,带夏濛走到一处沙滩椅落座。

  不远处的工人们,正从码头一艘轮渡里卸下来一只几十厘米的迅猛龙模型。

  这是给电影拍摄准备的道具,开发公园的周期很长,趁着这段时间可以先拍摄《侏罗纪公园》岛上的戏份。

  夏濛忍不住起身,凑过去观摩迅猛龙模型,赞道:“这套恐龙做的很逼真呀,不怪得最近电影圈道具师傅少了很多,银都机构拍那部《黑太阳731》,之前牟敦芾导演想请人做几具尸体的道具,惯常熟悉的道具师傅全部话在替你做事,排队要等三个月之后才有工期。”

  “岂止三个月。”翟远笑着说:“目前做这种小恐龙的模型没什么难度,但涉及到霸王龙那种大家伙,道具起码做半年,这还是集结了道具师协会全班人马的进度。不过我暂时不急着开机拍摄,《黑太阳731》剧组赶时间的话,我分一批道具师傅过去帮手。”

  夏濛摇摇头道:“不必,副导演陈洪海自告奋勇,花3000块在长春一家大学医院买了12具尸体,用完退回去还能返2000,尽量节省些开支。”

  翟远听完觉得有些荒诞,但想到这部电影的题材,又觉得有些沉闷。

  沉默片刻,翟远呼出口浊气,点起支烟笑着问道:“怎么样濛姐?今日亲自过来找我,不单止想参观我这几座离岛吧?”

  “的确是想来参观下嘅,本以为你九百万港币买下两座荒岛就足够阔绰,想不到还是我眼界太浅。”

  夏濛又环顾一圈周围的施工场面,岛上百十来个工人们忙忙碌碌,她似乎看到大把港纸在熊熊燃烧,忍不住发出轻声感叹。

  旋即收回目光,冲翟远微笑道:“现在见识过大富翁挥金如土,讲点正题,听说你要将粉菊花师傅的春秋学校改建成专上学院?”

  “是,打算做成一所演艺学院,好似燕京电影学院那种。”

  “那就没问题了。”夏濛点点头:“香江马交办公室很支持你做这件事,我这次过来是要介绍一位教育界的前辈给你认识,学校这方面应该能帮到你不少。”

  翟远好奇问:“边位前辈?”

  夏濛语气中带出几分钦佩道:“市政局副主席,观塘西议员,亦都是我偶像,杜叶锡恩女士。”

  (出去看了个破地狱回来晚了,新书打算写个民俗类的,这算采风了吧……太晚了先更一张,欠一章和今天的更新一起发

第358章 杜叶锡恩

  香江有个荷里活。

  香江亦有个叶锡恩。

  从桥咀岛坐船离开,翟远随夏濛来到观塘功乐道附近,周围熟悉的街景,令到前两年的旧事浮上心头。

  在搬家去深水湾之前,自己还曾在功乐道碧丽苑买过一间单位,那时候少林五祖硬顶邓广荣,卫星在家门口斩死几个联公乐烂仔,一度让碧丽苑沦为凶宅……

  时间过得好快。

  当初还在抢录像厅生意,一转眼自己就开始着西装、扮绅士。

  不过今次重返功乐道,并非要缅怀过去。

  翟远换上身得体西装打扮的人模狗样,与夏濛一同来到隔邻街道的一间中学校舍。

  慕光英文书院。

  正是上课期间,学校里显得安静。

  夏濛与保安亭的门卫交谈两句,回身冲翟远招招手,带着他一同走进学校。

  “阿远,你听未听过这位杜叶锡恩女士?”

  “当然听过,香江良心嘛~”

  翟远与夏濛谈笑间走进学校,一同前往校长办公室。

  作为一间中学书院,慕光自五十年代绥籍名人杜学魁与叶锡恩创办以来,一向都在为本港清贫子弟提供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早年间学校在启德村只有几间帐篷,现在在两人几十年的努力下几经搬迁,已经开设两间分校和三间幼稚园,却仍坚持走平民办学路线营运,足称得上真正的慈善教育名家。

  前两年杜学魁与叶锡恩结婚,改名做杜叶锡恩。

  相较于深耕教育的杜学魁,杜叶锡恩在媒体前露面的时候更多,经常参与社会运动为基层争取权益,更容易被大众熟知,坊间对她还有个称呼,即是翟远刚刚提到的香江良心。

  盖因为六七十年代,香江的社会资源因为人口不断膨胀,未能够赶及实际需求,从而贪腐之风盛行,索贿行贿是差佬和市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救火车要给消防员‘水喉费’,救护车要给司机‘茶钱’,去医院要给医生‘打赏’,连轮候公屋和入读官立学校,也要贿赂相关公职人员。

  其时,杜叶锡恩身为市政议员,亲眼见到江湖人勒索小巴司机,一旁的差佬不仅不制止还跟对方谈笑风生,此后杜叶锡恩便开始经常在公开场合揭露黑警贪污事件,可惜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上并未受到港府重视。

  于是杜叶锡恩一怒之下直奔伦敦,在国会门口拉横幅斥责香江的环境,又恰逢刚刚发生的暴乱事件,白人鬼佬想装作看不见都难,等新任港督麦理浩上位后,便第一个接见杜叶锡恩,拿着她多年来搜集的贪腐罪证,成立了如今的廉政公署,过去让市民叫苦不迭的‘规费文化’方才逐渐消失。

  杜叶锡恩自此便得了个‘香江良心’的响朵。

  “杜叶女士现在出任市政局副主席,杜学魁先生又是教育界名家,有他们站台你创办那间专上学院会更方便,办学校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是演艺院校同样需要文化课程安排,两位老人家五十年代起就一个教中文一个教英文,经验丰富……”

  夏濛对待翟远的态度越来越像子侄晚辈,一路上不住叮嘱。

  直到在学校职工楼三楼处,一间挂着校监衔头的办公室门口驻足。

  校监办公室房门虚掩。

  伴随着从里面传出的吵架声。

  夏濛挂在脸上的笑意敛了敛,叩门的手势悬在半空,轻轻蹙眉。

  “慕光的中文书本课程,是我同杜学魁辗转燕京、绥蒙、宝岛甚至东洋多个地方,翻看县志历史逐条记录成册,现在讲我们的课本纲领‘洗脑’不准出版?港英当局推行强化几十年的英文教育,我分分钟从英文课本里找出来几十条篡改他们对爱尔兰人的行径,这样算不算洗脑?咁点解英文课本可以出版?我同杜学魁从来都不排斥英文教学,但是不可以‘重英轻中’呀你们!”

  连珠炮一般中气十足的呵斥,从虚掩的办公室门扉中传出。

  翟远顺着门缝往里面瞅了两眼。

  校监办公桌前里,一个经常在电视画面里看到的熟悉面孔——74岁的老太太——杜叶锡恩把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杜叶女士对面,站定两个中年男人。

首节 上一节 437/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