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第828节
冯征说道,“这朝廷嘛,就是为了治理万民,治理四境的。可是,这意思,又不全是如此。
治理,如何才是治理?不管不问,或者,瞎管乱问,那绝对叫不上治理。
所谓治理者,在安百姓,在强国家。而朝廷,用的安抚百姓,强盛国家的法子,那就叫治理,也叫,国策。
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其实,都是在求一个治国的良策。有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农家,道家,阴阳家等等,没错,唯独,没有商家。
可是,诸位想一想,所有的治国良策,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给朝廷多赚粮食,多赚钱,多赚兵器,多赚物质,一是能打仗,二是能安内,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嘛,到处都有花销,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也……”
听了冯征的话,众人缓缓点头。
没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当然,这个祀,放在之前那就是祭祀祖先,放在当下,也就成了日常活动了。
“而不管是打仗,还是安内,都需要钱粮啊!”
冯征笑道,“打仗需要耗费的钱粮巨大,安内,各种沟渠城池的修筑,又何尝不是如此?朝廷的任务,那就是替天下花钱,若是手里没有钱粮,那朝廷,也就什么都做不成了!别说做不成,没钱没粮,你让人饿着肚子给你办事么?那不能吧?所以,说到底,赚取钱粮,那是朝廷的本分,本身责任!”
“对,侯爷说的是!”
听到冯征如此说,不少的人,纷纷表以认同!
“当然,这朝廷赚取钱粮,在一般人看来,就从百姓身上搜刮就够了,毕竟,朝廷代天而牧四方,什么缺了,自然可以从百姓身上得到,这是对,但是也错。”
冯征笑道,“这只是一个自古就有的手段,但是,却不能是唯一。我们嘛,更不能认为,朝廷只有从百姓身上攥取的,那才是正经的,才是合乎身份和名声的。
反正是赚钱求粮,你能从百姓身上得到,从敌国身上得到,难道,就不能自己想办法了?这不是自己钳固自己么?如此做,到底是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咝?
有道理啊!
听到冯征的这一席话,不少人又是一阵豁然开朗。
没错,这朝廷反正是要花钱,而以往,一直都是从百姓,从万民的身上,通过赋税和征缴,来得到钱粮物质。
难道,就只能有这一种方式了?
如此,到底是在钳固谁?
“诸位,不如再想一想……”
冯征笑道,“西周时期,礼乐固守,并无白家。平王东迁之后,春秋伊始,方才开始了百家争鸣。这百家争鸣,放在之前,可遵循符合周礼否?那也不符合吧?
周礼者,守旧也,求的是一个稳,万死不改。而百家争鸣,求的是一个变,求的,是一个更为细腻合适!诸位说,是这个意思吧?”
“对,是也,是也!”
听到冯征的话,众人又是一阵点头附和。
没错!
百家争鸣,求的就是这个目标!
变!
以变化,来应对礼乐崩坏之后的变化,力求更为合适!
这其实也是百家争鸣的本质,毕竟,原本的周朝规则崩塌了,无脑遵循古礼规则的,反倒是自缚手脚。
而百家争鸣,之所以能长久,那就是因为,更为细腻,与各国的国情,更为契合。
一句话,百家争鸣,本身就是对古代规则的冲击之下,才出现的。
所以,别的规则你们可以颠覆,那朝廷经商,又怎么了?
朝廷经商,为的是求财,求钱粮,又何尝不可?
第741章 经商之策,妙在于此
“好!”
冯征摆了摆手,压了压手臂,示意众人安静。
随即,他继续说道,“ 这朝廷经商,功在天下,此番,正是与诸位的道谋论述一样,是为了契合天下,不知道诸位懂了否?”
“懂也!”
听了冯征的话,众人一阵点头。
郦食其稍稍迟缓之后,开口说道,“侯爷,那再敢问一句,经商之下,众人都学商贾逐利,那又有多少人务农耕作?如此,天下的粮食,可还够否?可会出现饥荒否?”
恩?
这倒也是……
听了郦食其的担忧,不少人都为之色变。
没错,众人都参与商贾,那,务农耕田的人,还够不够?
如果不够了,那天下人吃什么?
那些不亲自务农的人,没人替他们种粮食了,那他们还能够吃的么?
“呵呵……这个问题,问的不错……”
冯征笑道,“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这经商,到底是对耕作有害,还是有利。以我观之,是有利的!”
啥?
经商,对耕作,还有利?
“敢问侯爷,如何有利?”
“呵呵……”
冯征笑道,“首先,原本的耕作,的确是占据了不少的人手,也占据了不少的时间。一家子在农田里,累个半死,方才有所收成。所以,基于此,众人才会担忧,粮产不足,人手更少了,容易生祸。”
正是也……
听了冯征的话,不少的人,纷纷认同。
朝廷力主经商,肯定要占用很多的人手。
不说别的,就说如今朝廷修筑长城,还有在各地修筑工程堡垒,那都是占用的天下的劳动力啊!
光是这样,那就让多少的小家庭,需要担负更沉重的生活负担?
壮实的劳动力被抽调走了,家里剩下老弱妇孺来耕作,那不是吃力的很么?
如今,朝廷又要搞什么经商,搞的原本剩下的劳动力,更要去忙活别的,那小家庭,是否真的能熬得住?
“不过!”
冯征说着,突然话音一转,“经商经商,在于制造货物产品,方便天下人的使用。这其中,自然也得包括了农户了!
比如,经商经营之后,物质的调动更为全面便利,不少的工具,都更容易生成,比如犁头,比如耕牛!
原本这些,很不会普及,但是,随着经商之后,后续,只会是越来越普及!我且问诸位一句,十个老弱妇孺,能比得上一把犁头,一头耕牛否?”
咝?
这……
“当不如也……”
没错……
一把犁头,一头耕牛,比十个老弱妇孺?
可别了!
别说犁头加耕牛了,就算是单独的一个犁头,那也不是十个老弱妇孺能比的!
工具啊,这种划时代的工具,能起到的作用,堪称巨大!
虽然说是一力降十会,但是,这力本身,就不是平常普通能遇到的!
而唯有方法得当,效果才会惊人!
比如犁地,在远古时期,撒地为种,后来发现撒地上的收成太低,才有了木棍,瓦片当做工具来翻土耕作。
但是,这种工具,比前有余,但是依旧低效低能。
而随着犁头这种工具的产生,几个人,轻轻松松的,就能超越几十个人同时耕作的效果。
若是再有一个耕牛,效果又能翻十倍以上!
所以,农户百姓们,谁不渴望家里能有个工具,能有耕牛啊!
若是给了这些,你抽一两个劳动力走,那完全不是问题啊!
但是!
这现实么?
当不现实!
这些工具,从来都是少的!
别说先秦时代,也别说大秦了,就算是明清时期,耕牛和犁头,照样是不普及!
没办法,总体的生产力低下,再加上铁器在民间又不是完全通行盛行的,而其他的工具,会打不少的折扣,所以,百姓们想要人手都有趁手的工具,属实如同做梦!
上一篇: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