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80节
被朱儁、皇甫嵩夸赞过的王昊,面对满殿将校的羡慕嫉妒声音,早已经淡定许多,至少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丝毫不为所动。
王允见他神色如常,举止毫无瑟缩之态,心中更喜,摆手示意道:“你别站得太靠后,上前边来。”
“诺。”
王昊应声承诺,径直上前。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虽然不甚情愿,但也只能稍退一步,让开位置。
王昊颔首致谢,不管怎样,至少礼数上要周全。
毕竟,大家同殿为将,将来或许会有合作,尽量要维持关系的和睦。
王允环视一圈满殿将校,缓缓点头,长出口气:“既然各营已经到齐,那咱们便开始吧,本官仔细梳理了各营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乃是乡勇组成的队伍。”
“王某与刺史府各级官员商议后,决定对乡勇组成的队伍,暂时调入各县队伍中,以方便后期的指挥与行事。”
“赵俨、荀谌何在?”
“在。”
“你们率领阳翟、颖阴附近的乡勇队伍,依附在长社县尉王昊帐下,暂且听他指挥调度,不得有误。”
“诺。”
王昊扭头瞥向两个年轻人,不由眼神放亮。
荀谌?
颖阴人士。
莫非是历史上最终归顺袁绍的智囊?
而在其旁边的赵俨,乃是颍川阳翟人士,莫非是历史上与辛毗、陈群、杜袭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赵俨?
嘶—!
王昊惊诧不已,暗暗倒抽一口凉气。
这俩人可是颍川名士啊,居然会干出率领乡勇作战的事情?
不科学啊!
按照他们的身份,完全可以走举孝廉,做郎官的路子,干嘛做这种极具风险,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总该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这概率有点低啊!
带着疑惑的心,王昊接过竹简:“子霄啊,他们尽皆是饱读之士,你要与他们好生配合,争取为平定豫州黄巾,再建新功。”
饱读之士?
王允的提醒已经很明显了。
可以肯定,赵俨、荀谌必是王昊心中所想之人。
王昊唇角浮起一抹淡笑,此刻的他,能明显感受到王允对他的提携与爱护:“使君放心,末将必不负厚望。”
“恩。”
“我相信你。”
王允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满意地点点头:“回去以后,速速整军,咱们立刻要对汝南、陈国、沛国的黄巾展开进攻。”
王昊欠身拱手:“诺。”
接下来。
王允继续对剩余的队伍,进行妥善的安置,但绝大多数,都是简单交代即可,从来没有像是对待王昊一样,反复叮嘱,寄予厚望。
这其中固然有王昊屡建奇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王允已经认定王昊,乃是他们王家的旁系,这才对他有不同于常人的期望、提携。
不管将来得到的结果如何,至少现在,王昊可以因此积累更多战功,即便未来跳槽到皇甫嵩帐下,也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而不是简单当个小透明式的附庸。
议政结束。
王昊出了太守府,命令赵俨、荀谌引兵来军营汇合后,便立刻返回。
这一次,他没有如往常一般刷技能熟练度,而是径直返回军帐,坐在上首,心念一动,调出游戏版面,进入【军团模拟】功能。
虽然,赵俨、荀谌还没有把本部兵马带来军营,但现在,他们的具体信息,已经全部在【军团成员列表】中,得以展示。
王昊仔细分析了两支队伍的成色,原本的期望稍稍有些落空,他们并没有王昊想象中那般强悍,反倒有些拉跨,尤其是跟王昊的队伍相比。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如果这两支队伍比自己的队伍还要强悍,颖阴、阳翟又岂会轻易被攻破,成为黄巾领地。
罢了。
慢慢带吧。
只要经过战火的淬炼,总会把战斗素质提上来的。
王昊心念一动,立刻进入到【军团组织机构模拟】中,企图将目前的军队重新整合。
【正在模拟......】
1%
2%
......
99%
100%
【模拟成功,最新组织机构如下。】
下一秒,一幅标准的组织架构图,便呈现在王昊面前。
由于兵力获得了扩充,且有智囊的加入,这一次的组织机构图,明显比上一次要复杂。
县尉:王昊
尉佐:荀谌
尉计:赵俨
副将:徐庶
军司马:李羡、秦刚......
军侯:陈三......
......
依旧如此前一般,只不过这一次,金色边框的亲卫军到了军侯一级,仍旧是由陈三率领,李羡、秦刚等人的官职,也从军侯提升到了军司马。
王昊仔细梳理了下方每支小队的兵员分布,除了陈三麾下全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外,其余所部尽皆以老带新的组合模式。
这正是王昊想要的模式。
如今走出长社,进入正式的反攻阶段,鸳鸯阵的用处将越来越小,不适合全军皆习此阵,只要能保留一支绝对的精锐,便足以应付某些战场。
至于绝大多数的士兵,还是按部就班地训练为好,可以稍微结合一些鸳鸯阵进攻与防守的法门,但不必如此前般苛求。
王昊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取来笔墨,拿起竹简,按照【军团组织机构模拟】的结果,进行最终的誊抄。
而与此同时。
荀谌、赵俨已经率领麾下士卒,合兵一处,准备赶来与王昊汇合,接受王昊的指挥调配。
在赶往军营的路上,赵俨细眉微蹙,沉思良久,轻声询问:“友若兄,你对于王昊此人,如何看待?我可听说,他此前本是长社小卒而已。”
“伯然啊。”
荀谌自然清楚赵俨的想法,不过是认定对方出身不好,因此有些鄙夷:“你或许不知,王昊极有可能是并州王氏的旁系。”
“哦?”
赵俨不由惊诧:“王氏旁系?”
荀谌点点头:“恩,听说王使君已经写信回乡,命人调查去了,太原郡王家人,想来极有可能是王氏旁系,只是不知何故,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赵俨恍然大悟地道:“怪不得王使君对他这般器重。”
“当然。”
言至于此,荀谌急忙补充道:“王县尉的出身是一回事,人家在长社的战绩,才是受人倚重的根本,长社那场大火,据说便是王县尉献的计策。”
“是他?”
赵俨愈加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
“恩。”
荀谌尽量使用平淡的语气描述,但还是令赵俨愈发的震惊:“能够提出火攻妙计,而且早有准备,趁势潜入阳翟,此人还真是有胆有识,令人敬佩。”
荀谌捏着颌下一缕短须:“你仔细想想,陛下对皇甫嵩、朱儁寄予厚望,可他们却首战落败,若非火烧长社、计赚阳翟,岂能继续担任统帅。”
“这......”
赵俨长出口气,缓缓点头:“是这个道理。”
荀谌继续道:“所以啊,你别以为咱们县尉年轻,便轻视他,殊不知,朱儁、皇甫嵩早已对他有招揽之心,若非被王使君捷足先登,或许他早已成为二人麾下。”
“友若兄切不可胡言。”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