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237节

  听到韩非的话后,伏念眉头顿时皱起。

  他是个聪明人,当然听出了韩非话中之意。

  意思大抵是秦王欲要对儒家下诏。

  按理来说,秦王身份尊贵,儒家说到底,不过只是诸子百家之一,接了秦王的诏书也无所谓,但在此前,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儒家的总部乃是坐落在齐国的。

  齐国,还没有被秦国所灭呢,秦王向位于齐国的儒家下诏,又是什么意思?

  此番架势,等若是将齐国当成自己的地界了。

  秦王,还真是霸道!

  伏念心底生出了诸多感慨,可就算知道秦王霸道,他也无可奈何。

  毕竟秦国大势已成。

  若自己不接这份诏书,则意味着整个儒家会因此得罪秦王。

  眼下的齐国虽然还未覆灭,但从秦国表现出来的决心,迟早是会对齐国下手的,而齐国,是绝对无法挡住秦国征伐的。

  换言之,齐国以及儒家纳入秦国的统治,乃是迟早的事情。

  眼下开罪秦国,秦国或许一时半会儿无法奈何儒家,但却会留下隐患,不利于儒家的未来。

  一时间,伏念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他看着韩非道:“不知诏书在哪?”

  虽然暂时没有下定决心是否奉诏,但在此前,伏念不介意先看一看诏书,而后再去思索那个问题。

  韩非不发一言,从袖袍之中掏出了一个卷轴,将其递给了伏念。

  伏念打开韩非递来的卷轴,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这份诏书加盖了秦王的印玺,加之又是韩非送来的,他倒是不怀疑诏书的真假,倒是其上的内容,使得他的眉头又是一蹙。

  其上所书的内容大抵意思就是滋有儒家掌门伏念,治学有道,有教化之功,遂加封为博士云云……

  先前在听到韩非言称秦王欲对儒家下诏,伏念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眼下,在看了一番诏书的内容之后,顿时明白了秦国的用意。

  “秦国,这是在强迫我儒家站队啊……”

  他在心底叹息了一声。

  作为一名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伏念其实并不喜欢秦国,同很多儒生一般,他并不喜欢秦国,虽然说,自春秋以来便礼崩乐坏了,但秦国,完全是没有礼乐可言,他们使用法家的治国理念,重刑罚而轻仁义,哪怕齐国向来和秦国交好,但在齐国诸多儒生心目中,秦国实乃暴虐之国,秦王,更是不仁之君。

  然而即便心底对秦国,对秦王不喜,伏念也必须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这些不喜之意给压制下去,只因为,他是儒家的掌门,他需要为儒家考虑一番。

  略作思量之后,伏念向着韩非道:“是否奉诏,我需要考虑一番!”

  韩非在一早就知道这份诏书的内容,对于伏念的回答也不意外,他点了点头,“应该的!”

  ……

  就这样,韩非、苏玄、惊鲵三人在儒家小圣贤庄住了下来0

  小圣贤庄之中的风景极好,更有朗朗书声回荡。

  苏玄似乎对小圣贤庄极其感兴趣,在入住这里之后,就时常从韩非口中询问起了小圣贤庄内部的一些布置,更是问起了藏书楼所在的位置。

  韩非只道苏玄是对儒家的藏书感兴趣,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了苏玄藏书楼所在位置。

  他没有注意到,在知道藏书楼位置之后,苏玄眼中闪过了一丝奇异的光芒。

  另一头。

  伏念在收到那一份殊为烫手的诏书之后,就立时找到了自己的师弟颜路。

  颜路是半道加入儒家的,他的师傅和伏念师傅,上任儒家掌门似乎是忘年交,在颜路来到儒家之后,上任儒家掌门就收留了颜路,而后,在上任儒家掌门死去,伏念继任为儒家掌门之后,颜路也是一跃成为了儒家的二当家。

  “伏念师兄!”

  此时的颜路还是一个少年,颔下也没有胡须。

  他毕恭毕敬的向着伏念行了一礼。

  因为那份诏书的缘故,伏念也没有讲什么繁文缛礼,直接开口道:“子路师弟,你看看这份诏书!”

  他将手中的诏书递44给了颜路。

  颜路接过诏书,看清上面的内容后,眸光顿时一凝。

  “秦国,这是在逼我们儒家做出选择啊!”

  他亦是一个聪明人,如何不知道这份诏书所蕴含的用意。

  “可不是嘛!”

  伏念叹息了一口气。

  颜路将诏书重新收好,向着伏念问道:“伏念师兄准备怎么做?是奉诏,还是拒绝?”

  伏念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儒家坐落在齐国,按理来说,是不应该接秦王诏书的,但秦国势大,此时若是拒诏,怕是会留下隐患,不利于儒家的将来……”

  “是否奉诏,我还没有想好。”

  “我准备先去见一见荀师叔!”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先贤精神传承之物!

  “确实应该见一见荀师叔!”

  颜路对于伏念的提议颇为赞同。

  在上任儒家掌门死去之后,荀子,就是儒家辈分、身份最为崇高的人了,他虽然处于半隐居状态,但却没有任何人怀疑过他在儒家的地位。

  可以说,他在儒家内部的地位比起儒家这位儒家掌门还要高。

  就算伏念接了秦国这份诏书,若荀子不同意的话,以荀子的影响力,整个儒家绝大部分人恐怕还是站在荀子的身旁。

  反之,若伏念拒绝了,而荀子同意了。

  哪怕儒家内部对于秦国不喜,百般贬低,因为荀子的缘故,怕是也会被迫接受秦国的加封。

  伏念作为儒家掌门,必须得为儒家考虑。

  他不想因为自己和荀师叔看法不一致,导致儒家分裂,所以,他决定先去看一看荀师叔的看法,准确的说,是确定了荀师叔的看法后,方才好做出决定。

  儒家,藏书楼。

  自从纸张这种东西面世之后,荀子对于此物就越发情有独钟了起来。

  他决定将自己毕生之所学、以及一些儒家经典再用纸张重新抄录08一番,继而编订成册。

  虽然此物很脆弱,容易损毁,但比起竹简不知道轻便了多少。

  也因如此,他离开自己所居的竹林精舍,暂时搬到了藏书楼居住了。

  当伏念和颜路师兄弟来到这里之后,荀子正在抄录着书籍。

  “荀师叔!”

  伏念和颜路向着荀子行了一礼。

  荀子听到他们的声音,不由抬起手,而后放下手中的毛笔,活动了一下手腕,笑道:“看来我是真的老了,才抄录了这么一会儿,就有些吃不消了!”

  伏念正要开口安慰一番荀师叔。

  荀子语气又是一转,“你们急匆匆的来到这里,且面上带着忧色,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只能说,荀子确实是一个老江湖,经验老道,第一时间就发现伏念师兄弟二人来此是有要事。

  “确实有一件事要请教荀师叔!”

  伏念拱手,向着荀子沉声道。

  “说吧,什么事?”荀子向着伏念问道。

  伏念作为儒家的掌门,向来极为有主见,恐怕是什么事他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才会前来请教。

  伏念从袖袍之中掏出韩非交给他的诏书,“秦王派韩非来到儒家,给我儒家下诏,欲封我为‘博士’!”

  荀子眸光微微闪烁。

  ……

  伏念和颜路在荀子处待了一阵子,便又带着那份诏书离开了这里。

  走的时候,伏念紧蹙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开来。

  他本以为能够从荀师叔这里得到答案,结果却没有想到,荀师叔又将难题抛给了他自己。

  “荀师叔啊荀师叔,你可真是在难为我啊!”

  伏念叹了一口气。

  用荀师叔的话讲,就是他身为儒家掌门,且此番秦王册封的也是他,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由他自己来做决定。

  当然,荀子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替儒家考虑。

  他还多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一个选择,很有可能决定儒家的未来,伏念作为儒家掌门,必须得三思而行”!

  看似是为儒家考虑了。

首节 上一节 237/7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