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249节

  苏玄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玉坠,暗自猜测着。

  魏国的苍龙七宿暂时摸不清头绪,苏玄暗自想着要不要抽空去拜访一番燕国和赵国的王室这人,探寻这两国苍龙七宿的秘密。

  在燕赵两国灭亡之后,他们的王室之人全都被当做俘虏押解到了咸阳,如今,居住在咸阳一片区域之中,等若是受到了另类的监禁。

  不过,这回苏玄却没有付诸行动。

  倒不是他的拖延症又犯了。

  而是因为,在他探寻苍龙七宿的秘密之时,前前后后,花费了不少时间,道家天人论剑已经要开始了。

  比起探寻苍龙七宿,还是赴北冥子之邀更加的重要!

  苏玄所修的地煞天罡术法,严格来说,也算是出自道家,但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却并未和道家有过任何的接触,阴阳家虽然是出自道家,但终究不是真正的道家,苏玄对这个世界的道家,确实有些好奇。

  这次,正是一个机会!

  ……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在左丘明的《左传》之中更是将其称为九州之险。

  昔年,文始真人尹喜擅长望气之术,时常在南山之中结草为楼,以观乾象,终于,有一天,他发现紫气东来,于是乎,在函谷关等候多时,终于,等到了道祖老聃骑牛而来。

  受他邀请,道祖老聃在这南山之中为其讲道,传下了道德五千言。

  道家,也因此而起。

  老聃被尊为道祖,而他曾经讲经的那座高台,也是被道家称之为“观妙~~台”,一直传承了下来。

  观妙台,在道家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

  直至三百年前,道家内部因为理念不同,分为天人二宗之后,这座道祖曾经讲经的高台,就又多上了一些新的作用。

  道家天人二宗,每隔五年时间,便会在这观妙台之上,进行一场论剑。

  名为论剑,实为论道。

  以此来证明谁才是道家正宗。

  看起来,用比剑来决定谁是道家正宗的行为有些儿戏,但这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毕竟,天人二宗理念不同,靠言语之上的争斗,是很难说服对方的,既然言语无用,那就手头上见真章好了。

  强者为尊。

  通过比试,赢的人便是道家正宗,这样一种方式决定而出的胜负,输的人也无话可说,谁叫他们输了,拳头比别人小呢。

  秋风瑟瑟,枯黄的落叶散落在层林之间。

  阴阳家所处的骊山位于秦岭支脉之上,道家所居的南山,也是位于秦岭支脉之上。

  论及距离,南山距离咸阳城,甚至还要近上一些。

  不过总的来说,骊山距离南山,距离并不算遥远。

  苏玄一人出行,因为没有带跟班的缘故,速度反倒是更快,一步数十丈间,很快,他就来到了南山之中,踏入南山之后他的动作就慢了不少。

  毕竟,后世被称为“终南山”的南山,也算是一座赫赫有名的名山了,初来此地,不游山玩水一番,也着实对不起来此一行。

  “可惜,这座山中没有全真教,山脚处也没有古墓派……”

  苏玄嘟囔了一句。

  他最早知道终南山,还是因为“` 」神雕侠侣”呢。

  山林葱郁,其中,大部分区域都是未经开发之地。

  哪怕道家坐落在此山之中,但道家天人二宗加起来才几个人啊,对比起这茫茫大山,他们所占据的区域实在堪称渺小。

  天人二宗,更多的还是处在南山的主峰“太乙山”之中,对于南山其余区域,很少主动踏足。

  如果说,阴阳家,在曾经的东皇太一带领之下,是一群准备专心搞事的野心家。

  那么道家上下,就是一群宅男了。

  他们潜心修行,只求天道,不闻世事。

  嗯,这样说似乎也不怎么准确。

  人宗的话,除去天道之外,还是在意一些人道的,所以这也是天人二宗争执的缘由所在。

  在天宗看来,既然修道,就理应远离红(了好的)尘,隐于深山,世事风云变幻,与我无关。而人宗则认为,人活一世,来自红尘,不入红尘的话,岂能够参悟出真正的天道叼?

  隐于深山修行,宛若闭门造车,所修之道,更似空中楼阁,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

  这也是两宗的主要矛盾所在。

  在三百年前,道家是没有天人二宗这种说法的,之后分裂,一者号为天宗,一者号为人宗。

  两宗之间的争辩,正是源于“天人”二字。

  在南山之中穿行而过,很快,苏玄就穿过了浩大的南山,抵达了南山主峰太乙山的近处。

  太乙山,也是南山之中最为热闹的一处山峰,除去天人二宗位于其上外,更有诸多道家先贤遗址藏于其中。

  观妙台、仰天池、楼观、老聃系牛的柏树,皆位于其上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人往事

  今日,对于道家而言,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准确的说,是每时隔五年的今日。

  自三百年前道家分裂之后,那柄代表道家掌门身份的名剑雪霁归属权,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经由两宗协商,通过比斗来决定此剑之归属。

  若哪方胜了,则可执掌此剑五年,这五年时间里,获胜者作为道家正宗,为两宗共尊。

  起初,这种方式只能作为权宜之计,算是勉强维系道家天人二宗之间的关系,对于两宗之人而言,并不认为天人论剑会一直持续下去,他们迟早会赢得最终的胜利,使分裂的道家重新归一。

  尤其是在阴阳家叛道而自立之后,对于天人二宗的人而言,有一件事是他们在努力克制,竭力避免的,那就是避免彻底和另一宗撕破面皮,从而使得对方叛离道家,如阴阳家那般自立门户。

  在最初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道家天宗,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

  先后出现了列御寇和杨朱两位天才人物。

  列230御寇和杨朱作为那个时代天下十豪之二,前者,虽然出自天宗,但除了推崇清静无为之外,但后续的诸多思想,也是得到了人宗的认同,诸如“齐物为一”、“体道合真”种种,都直接道出了修道的本质,他也是最有可能统一道家,使天人二宗重归于一的一位道家大宗师。

  在他时期,道家人宗一度动摇了。

  但到了杨朱的时代,这一切就又发生了改变,虽然同为天下十豪,但杨朱不同于列子,杨朱推崇全真保性,轻物贵己之说,虽然在当世之天下,引得很多人推崇,一度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出现,但这种说法,却不为人宗所喜。

  人宗在意红尘万物,认为修道,是一种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过程,岂能够行损天下而利己身之行径。

  在他时期,天人二宗再度背离,那段时间,也是人宗被打压得最惨的时候。

  毕竟,杨朱和列子不同,列子贵虚,杨朱贵己,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将人宗给吞并,道家人宗,在杨朱时代,也是最为弱小的时代,说是人宗,但本质上,只有一部分人在苦苦坚持罢了。

  一直到杨朱的时代结束,人宗,终于否极泰来了。

  他们出现了一位空前绝后的大宗师级别的人物——庄周。

  这里的大宗师,可不是当今江湖之中的大宗师,而是学究天人、通古烁今,集道家之大成者的一个称号。

  而当今天下大宗师的境界,则是单纯的武学境界,甚至于,这个境界的由来,也是源于庄周在稷下学宫的论道。

  庄周的学说和老子、列子一脉相传,若是看其学说的话,倒是和这两位很相似,尤其是列子,更是道家天宗的绝顶人物,但除去“天道自然”、“齐物为一”的思想之外,真正使得他作为人宗大宗师的,还是“逍遥游”,一篇逍遥游,似是为人宗之人指明了前路。

  也是在庄周之时,道家人宗,才真正有了和天宗相提并论的本钱。

  人宗,并没有因为天宗的打压而没落,相反,在庄周时代,发展到了鼎盛。

  哪怕庄周故去。

  人宗却已经崛起。

  于是乎,那场五年一次的论剑,就这样一直从三百年前传承至今,哪怕这些年之中,天宗又出现了北冥子这等天纵奇才,却始终不及杨朱,就连杨朱这位天下十豪都没能够彻底的压服人宗,将人宗给吞并,更不要说北(aiee)冥子了,这些年来,虽然依旧是天宗势大,但人宗,也是先后出现了不少奇才,总得来说,两宗还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就如当下,天宗当代掌门赤松子,已经连续两度赢得了雪霁争夺战,天宗已经执掌雪霁十年时间了,但人宗,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

  即便赤松子很强,但这两次雪霁争夺战,他们人宗也只是惜败而已。

  既然是惜败,就说明,人宗修行之法,并不弱于天宗,他们所坚持的东西是对的。

  或者说,他们其实已经没有必要证明自己所修行之法的对错了。

  只因为,对错与否,庄周当年就已经给他们证实过。

  若他们修行之法,推崇的理念有问题,也不可能出现庄周这位绝代大宗师。

  观妙台左右,有松柏长青。

  天人二宗的弟子静静伫立,各大长老混迹其中,两宗之人,如泾渭分明,在两名老者的带领之下,相对而立,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

  天宗掌门,乃是赤松子,年近七旬,却朝气十足,气血旺盛。

  人宗掌门名为逍遥子,他比赤松子年轻不少,三十岁前热血江湖快意恩仇,曾有关中第一豪侠美誉,后不知何故遁入道家,隐世修行,虽然是半道加入道家的,但天才,无论在哪里都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多年之苦修,逍遥子将人宗之绝学融会贯通,更是获得了“逍遥”这个独特的道号,足见人宗对其之看重,他也没有辜负人宗的看重,后来成为了人宗之掌门,在五年前,上次论剑的时候,乃是他继任人宗掌门后的第一战,面对当时已经执掌了一度雪霁的赤松子,他也只是惜败而已。

  此次论剑,人宗之人相信,经过了五年的苦修,他们的掌门逍遥子,一定可以夺回雪霁,使人宗凌驾于天宗之上。

  在天人论剑预热之时。

  南山的主峰太乙山山脚之下,一道身着黑色衣衫的身影缓步而来。

  守山的弟子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来者。

  “来者止步,今日,道家封山!”

首节 上一节 249/7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