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59节
可以说,他若是想要写医书的话,可以于顷刻之间写出一本比“本草纲目”还要详备的医术,若是选择从医的话,他亦是天下最顶尖的医者。
在苏玄的命令之下,众人没有再继续一株株草木的去鉴别药性,所有的人都去采取草木,而后将它们送到了苏玄的面前。
苏玄先后看了过去,他很快就给出了结论。
“有用、无用~~!”
简单粗暴的话语,却能够让众人明白眼前的草木究竟是杂草还是药草了。
端木蓉初时还有些怀疑苏玄是不是在胡扯,哪能够看上一眼就辨别出草木的药性啊,不过在稍微研究了一番之后,她又发现,苏玄说的是真的。
这让她震惊无比。
她只能够归结于苏玄实力强大,无所不通一事之上。
甚至还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诸如当年苏玄在阴阳家讲道的时候,就曾讲过草木之道,苏玄既然能够给人讲道,辨别出草木的药性,也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苏玄的帮助之下,很快,众人就将岛上的草木筛选了个大概,其中,大部分没有任何用处的草木被排除干净,剩下的都是一些具有药性的草木。
这些草木都是中原大地之上未曾有过的新品种,很有研究的价值。
端木蓉和阴阳家之人,一边小心的收集着它们的种子,同时尝试想办法将活株给带回去,同时,也在研究着它们的药性。
这个过程很是漫长。
但众人却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毕竟,登上仙山这种事,此生只有这么一回,他们必须得珍稀在仙山之上的岁月才好。
谁也说不准此生是否有机会再登上仙山。
别的不说,单说此番他们为了来到蓬莱,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时间,缓缓的流逝,就在苏玄等人在仙山之上研究着仙山一切的时候。
中原大地之上,也是风起云涌。
在南取百越,将百越之地划分为四个郡之后,秦国已经从三十六郡暴涨到了四十个郡,然而,在从征服百越一事的激动之中醒转过来之后,嬴政却又生出了心事。
这心事,就是蜃楼迟迟未归一事。
从蜃楼出海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过往的时候,苏玄不是没有闭关一年多的时候,但闭关和出海不同。
闭关的话,嬴政至少知道苏玄在哪,知道国师是否有事,出海则不然。
沧海茫茫。
即便蜃楼乃是集合墨家和公输家两家之所长建造而出的大船,可以横渡王阳,但大海之上风云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准是否会遭遇意外。
若是在海中遭遇了意外,前后茫茫一片,没有陆地的话,苏玄是否会发生意外,犹未可知?
故而,嬴政有些担心苏玄。
若国师发生了意外,又有何人可堪与之一道成就大业呢?
嬴政也只能在心底安慰着自己。
他自语国师实力高深莫测,想必是不会发生意外的。
同时,嬴政对于苍龙七宿也是越发好奇了起来。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秘密,才会使得国师出海这么长时间呢?
时间,缓缓流逝。
自嬴政覆灭百越,尽取百越之地后,又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几个月时间,秦国朝堂之上可谓是异常忙碌,都是在忙着如何将百越之地纳入秦国治下,而非让其变成一块飞地。
虽然百越之地,都是茫茫林野,但既然将其给占领了,总归得将其治理好,否则的话,岂不是白征伐百越了?
等到百越的事情好不容易平定下来。
这一日,北方边关告急。
却是漠北之地的匈奴,向着秦国边境发起了袭击。
以往七国并列的时候,匈奴、东胡、大月氏等异族也时常入侵中原,那个时候,抵御这些异族的大多是赵国(吗了好)和燕国,因为他们靠近这些异族所生活的区域。
自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塞外的异族似乎也畏惧起了秦国的强大,没有再继续侵袭中原。
不曾想,今朝竟然主动侵袭起了中原。
当得知匈奴劫掠边境城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秦国民众全部被屠戮之后。
嬴政由衷的愤怒了起来伪。
原本,他征伐百越,是因为苏玄乘坐蜃楼出海了,他决定趁着这段时间开疆拓土一番,结果没有想到,在百越事情结束后,匈奴竟然敢入侵中原。
二话不说,嬴政立时命令蒙恬携大军前去戊边。
在蒙恬被嬴政急匆匆的调到边境之后,这一天,嬴政又想起了一个人。
于是乎,他离开了咸阳宫,来到了咸阳城的某处宅院之中
第五百四十九章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处宅院在咸阳诸多宅院之中显得很不起眼,看起来,就是一处平民所居的院落,但唯有心思缜密,如韩非这等人,才会发现这处宅院的与众不同。
在这宅院左右,有着神秘人暗中看守。
宅院之内的人,向来深居简出,从不主动外出。
当嬴政来到这里之后,顿时,影密卫之人,就将这处宅院的左右牢牢的看守了起来。
宅院之中,一名须发灰白的老者正在翻阅着兵书,在见到嬴政之后,也没有如秦国那些大臣们一般,立时毕恭毕敬的向着嬴政这位皇帝行礼,相反,只是看了嬴政一眼,便将目光继续投入到了手中的兵书之上。
随着纸张的出现,逐渐被取代,同时,书籍的成本也是随之下来了。
之后,苏玄又将印刷之术传授给了墨家,经由墨家研制,印刷技术得以发扬光大,之后又经过秦国官方的授意,很多书籍也是以廉价对外售卖了起来。
这是嬴政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而进行的举措之一。
若是以往之嬴政,其目的只在覆灭六国,统一天下,这个时候,施行愚民之策自然之最好的,423不能让黎民百姓知道太多的东西,甚至于,对限制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
但现在则不然。
嬴政的目标不仅只在中原大地之上,他野心很大,想要统一整个世界。
单靠秦国现在的这些官吏,统治整个中原大地,都有些困难,这是因为识字的人,在天下终究只是小部分,而为了未来考虑,为了他日秦国能够治理整个世界。
他必须得解决识字率低下的问题。
当识字率高了起来,则知识分子、有学之士也会多起来。
秦国既然有纸张这等有利于知识传播的神器,自然得利用起来。
此刻老者手中所捧之书籍,就是一卷纸质的书籍。
嬴政也没有在意老者无礼的行径,其目光落在对方身上,有些复杂的说道:“李牧,好久不见了!”
眼前之人,正是昔年赵国的大将军李牧。
昔年李牧因为大败数十万匈奴大军,得以名动天下,继而被赵王给召回了国都,委以重任,秦国攻赵,李牧挡住了秦国的进攻,若赵国继续重于于他,他或许可以成为秦国的大敌。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赵王病逝,而储君赵迁以及赵王宠臣郭开,都视李牧为眼中钉,秦国稍微动用了一番反间计,就使得李牧失势,之后,更是被秦国施展手段,将其秘密羁押到了秦国。
在秦国这些时日里。
李牧虽然一直受到了嬴政的厚待,但他的心情却一直处于愤懑悲伤的状态之中,距离赵国灭亡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而已,按照年龄的话,李牧应该还处于中年,但他那馒头白发,却好似老年人一般。
听到嬴政的话,李牧终于是缓缓的放下了手中之兵书,他无法再装作没有看见嬴政。
“秦皇日理万机,不去处理政务,怎么有心情来见我这个已死之人?”
说到已死之人的时候,李牧的语气有些怪异。
这也不奇怪,因为除了寥寥数人之外。
在所有人的眼中,李牧赫然是一个已经死去了很多年的人。
“李牧,你真的甘心带着一身兵法,孤老于此吗?”嬴政看着李牧,淡淡说道。
李牧听到嬴政的话,眼中闪过了一丝异色,而后,言语化为了冷漠,尽显生疏之意,“秦皇究竟想说些什么?”
嬴政冷声道:“你曾在雁门之地,大败二十万匈奴大(aiee)军,中原这些年来,诸多名将之中,就属于你对匈奴的战绩最为华丽!”
“今朝,匈奴大举进军,侵袭我秦国边境,屠戮我秦国子民!”
“朕想要你出山,协助蒙恬,迎击匈奴!”
“哦?”听到嬴政这番直白的话语,李牧的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他嘴角挂着一抹讥诮的笑容,“帮助秦国抵御匈奴?秦皇是否忘记了一件事?李牧乃是赵国人,而覆灭赵国的,正是秦国!”
“秦国于我赵国有灭国之仇,我凭什么要帮助秦国?”
“就凭你与朕俱是华夏之后裔!”嬴政沉声回答道:“李牧,你之眼界太过狭隘了,只看到了秦灭赵国一事,却没有看到,秦国也好、赵国也罢,乃是昔年之七国,都是华夏后裔。”
“朕虽然不喜欢儒家,但昔年儒家那些祖师所说的某句话,朕却颇为认同!”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李牧听到这句话之后,眸光顿时一凝,他虽是兵家之人,但也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