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90节

  “嬴政,你灭我楚国,害我祖父、父亲,我要你不得好死!”项羽却没有范增想得那么多,在发现无法挣脱锁链之后,立时向着嬴政怒骂了起来。

  项梁也是冷声向着嬴政道:“成王败寇,如今,我等刺杀于你失败,你尽可处死我等,但嬴政,你暴虐无道,不修仁德,秦国迟早是会灭亡的。”

  “` 」我会在幽都等着你到来的!”

  “不,不止是我,所有死在秦国手中的六国之人,都会在那里等着你!”

  “哼!”嬴政听到项梁的怒骂,嘴角亦是勾勒起了一丝冷笑,“既如此,那朕也只能尽可能不死了,只要朕不死,你就永远没有这个机会。”

  “倒是你们,确实是该进入幽都了!”

  幽都,乃是阴间的称呼,其统治者名为土伯多。

  回答了项梁的话之后,嬴政又看向了项羽,“你就是项超的儿子?朕看得出来,你很不俗,若等到你长大之后,或许真的能够给我秦国带来一些麻烦,但现在,也只能够让你和你祖父项燕、父亲项超一起死去了。”

  不管怎么说,嬴政都有个大宗师级别的实力,虽然这个大宗师不是通过正常的方式修炼上去的,相较于正常的大宗师略微弱上了一些,但毕竟是大宗师,力量是实打(吗李的)实存在的,否则的话,重伤的季布也不可能被嬴政一击给击杀。

  因为实力在那里,嬴政的眼力劲也是随之不俗了起来,他能够看出眼前这个项氏一族的少年根骨不俗,如果长大,想必会是一名猛将。

  但遗憾的是,嬴政不想给对方成长的机会。

  倒是项梁、项伯等人,听到嬴政这句话之后,藏在心底多年的一个疑问,终于得以解答了。

  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兄长,确实是死在了秦国,死在了嬴政的手中。

  昔年,他们去往秦国拜访昌平君,却一去未归,后来此事成为了一桩悬案,他们虽然猜测父亲兄长可能是在秦国出了意外,却苦于没有证据。

  现在,听到嬴政的话,算是有了确切答案。

  但这个答案,却不是他们想要听到的

第五百九十八章 成为叛逆心中永恒的梦魇!

  偏殿之中,在苏玄陪伴之下,嬴政见了一番楚国的叛逆。

  在告知对方某个答案之后,嬴政就再也没有兴趣和这几个叛逆对话了。

  离开偏殿,而后向着影密卫之人下定,直接将这几人给处死。

  依照这些人的罪责,若为了达到以儆效尤效果的话,完全可以留着他们,将他们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之行,但嬴政想了想,这样以来岂不是便宜了这些人,让他们多活了一段时间?故而,为了不便宜他们,还是早早处死他们,让他们下幽都,见土伯比较好。

  离开偏殿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夜晚了。

  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之中,月光皑皑洒落在大地之上,好似给大地之上蒙上了一层轻纱,在明月旁边,又有亿万星辰点缀,恍若一盘古怪的棋局。

  嬴政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之明月,又向着一旁的苏玄说道:“国师,你说,这天下,究竟还藏着多少叛逆啊?”

  苏玄沉默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数不胜数!”

  嬴政下意识的想要说‘不可能’,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答案,他叹息道:“是啊,秦灭六国,夺走了很多人的一切,这些人因此对秦国恨之入骨450,只是迫于秦国之强大,只能够暂时蛰伏在暗中。”

  “今日,楚国项氏一族的余孽振臂一呼,就有楚国四大军团的三位统帅前来,诸多楚国残余士卒集结,只为了刺杀于朕。”

  “这还仅仅只是楚国项氏一族的能量,在浩荡天下之中,还不知道有多少叛逆存在。”

  “朕本以为在灭国之时,尽可能的避免对平民百姓带来影响,施以仁德,就可以消除六国之人对秦国的抵制、怨恨心理。”

  “眼下发现,朕还是太仁慈了!”

  “朕对六国之人施以仁德,但六国之人,却不会感恩戴德。”

  “这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苏玄在一旁淡淡开口,回答了嬴政的话。

  嬴政好奇的看着苏玄。

  苏玄解释道:“用通俗易懂点的话来讲,就是秦灭六国,夺走了六国很多人的钱财和女人,他们在失去了钱财和女人,失去了过往的地位之后,自然是异常不甘,所以,必须得想方设法夺回自己的一切,所谓的反秦,所谓的复国,其实都只是一个借口,本质上,还是为了夺回自己的一切。”

  “只要这些人依旧存在,就算陛下对六国底层平民施以仁德,那些六国残余的贵族之人,却不会感念陛下之恩惠,依旧会想方设法的鼓动底层平民为他们卖命,造反作乱。”

  “这一切,都是因为陛下所施加的恩德,不及他们原本就拥有的一切!”

  嬴政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

  虽然苏玄的这番话太过通俗易懂了,有些不大好听,但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苏玄又向着嬴政道:“所以,陛下必须得尽可能的活得更久才是啊!”

  “只要陛下还活着,这些宵小之辈,也终究只敢藏在暗中。”

  “如今日项氏一族这般,胆敢进行殊死一搏者终究只是少数!”

  “没错,是这个道理!”嬴政因为苏玄的一番话,忽而变得豪气干云了起来,心头,也是生出了几分傲然之意,“为了大秦江山,为了见识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为了不给这群叛逆可乘之机,朕会一直的活着!”

  “只要朕还活着,朕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梦魇!”

  ……

  博浪沙刺秦的事,最终随着主犯、从犯全部处死,就此拉下了帷幕。

  在原本历史之上,项羽会成为一代霸王,成为秦国灭亡的元凶之一,甚至(aiee)于,在动漫原著之中,他也是主角之一。

  但那毕竟是原历史,原著之中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他还没有成长起来,就直接被杀了。

  他的存在,就如同一颗石子落入茫茫大海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东巡的队伍因为博浪沙刺秦的事情,被迫在行宫之中又待了几天,而后继续前行,向着东方而去。

  途中,嬴政依旧是之前那副做派,没有直接将自己的路线告知众人,往往是到了一地之后,在一地待了一段时间,众人才知道接下来的去向是何处。

  期间,倒是没有遭遇项氏一族刺杀这种事,不过,依旧是遇到了很多事情。

  比如,嬴政目睹了山东六国的现状,处死了一些贪官污吏,更加清楚的知晓了天下的情况。

  也是因为这些事的缘故,东巡的队伍行进速度并不算快。

  但嬴政也没有忘记东巡的主要目的,准确的说,东巡其实只是顺带而行的一件事。

  此番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去往泰山封禅。

  值得一说的是,在东巡进行了这么长时间之后,诸多儒家的博士跟随着嬴政一道,依旧没有将封禅的礼仪给商议完毕。

  眼看着东巡的队伍已经来到了齐鲁之地,即将进入齐郡,马上就要去往封禅的目的地泰山了。

  他们还没有商议出个所以然。

  嬴政不免有些恼怒了。

  他当即召来了儒家掌门伏念,给伏念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对方在抵达泰山之前完成礼仪的制定。

  对于此事,伏念虽然一面应承了下来,一边也很无奈。

  没办法,他虽然是儒家掌门,但架不住儒家辈分高的老人多啊,这些人顽固无比,可不愿意听他这个掌门的话,对于封禅的礼仪,他也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才说出口,就直接被这些人给否了。

  似乎是注意到了伏念的烦闷,苏玄这位国师安慰了他。

  “伏念掌门不必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解决办法的。”

  当日在嬴政面前,苏玄也说出了类似的话,眼下在伏念面前又说了一遍。

  伏念初时不解,很快明白了。

  这一日,一名老者乘坐着马车,来到了东巡队伍之中。

  他是……荀子!

第五百九十九章 住口,尔等贱儒们!

  荀子,或许不是当世儒家辈分最高的人,但绝对是威望最重之人。

  在秦昭王时期,他就曾游历过秦国,那个时候,也是他最为意气风发之时,曾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在诸子百家之中,都享有莫大的威望。

  可惜,那次秦国游历的结果并不怎么好,秦国并非是荀子心目之中的理想之国,在给秦国留下一番评价之后,他便离开了秦国。

  后来,他也曾在楚国担任过兰陵令,最终发现,楚国亦非他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乎,在晚年之时,他受儒家掌门之邀,去往了小圣贤庄,在小圣贤庄一~心治学。

  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圣贤庄会被尊为儒门圣地,其实和荀子也有着不-小的关系。

  谁也没有想到隐居多年的荀子,会在这个时候出山。

  要知道,多年前的那次秦国之行,他对秦国的评价可不大好,眼下,又是出于何等原因,才来到东巡队伍之中,见驾皇帝呢?

  哦?仔细想想,这里不是咸阳,而是齐郡,那就没有问题了。

  比起荀子的到来,更让诸多儒家儒生在意的,是荀子来此的目的。

  他是味儿了泰山封禅的礼仪而来。

  按照荀子所言,他在很早之前,就受人相邀,制定起了泰山封禅的相关礼仪,直到近段时间,才制定完毕,所以前来确定一番。

  一边说明来意,荀子一边说出了自己所制定的封禅礼仪。

  他所制定的礼仪,乃是依据秦国祭祀天神的礼仪演变而来的,并没有依据上古之时的某些礼仪。

  荀子才一开口,当即就有儒生发表了反对的意见。

  “不妥,封禅之事,岂能如此儿戏?按照上古之时的礼仪,封禅之时当以蒲草裹住车轮,以免得伤到山上的草木……在荀子所制定的礼仪之中,并无相关之概述!”

  “是啊!”又有其余人发表了看法,“除此之外,理应扫地而祭,铺上用菹秸做的席才行!”

  这两个人开口,顿时又引起了一番争论。

  有人补充起了其余的礼仪,也有人说这些礼仪都是上古时代的,今时并非上古,岂能继续依循这些古礼?秦皇亦非上古的那些王,自当用新的礼仪来进行封禅。

首节 上一节 390/7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