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506节

  等到狂风散去,两人的身躯从半空跌落,汗水,已经将他们的衣衫全部打湿,除了汗水之外,更有一层层污垢从他们毛孔之中涔出,此刻的他们,就像是掉进了粪坑之中一样,臭烘烘的。

  但对于两个当事人而言,却没有心情在意这一点,他们只觉庆幸,庆幸自己活了下来。

  良久过后,等到身上的痛疼之感消失。

  徐子陵才勉力撑起身子,抬头看向苏玄,“你做了什么?你废了我们的蜈蚣?”

  徐子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虚弱感,所以下意识认为苏玄见他们不愿意交出长生诀,故而废了他们的武功。

  “你再仔细感受一番就知道了。”

  苏玄语气平静,回答了徐子陵的话。

  徐子陵于是再度感受起了身躯的变化,他身旁的寇仲也感受了起来,这一感受,顿时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他们只觉自己浑身的经脉宽敞得不像样子,以往的时候,他们的内力在其中游走,可以充斥整条经脉,但现在,内力就像是一条溪流,而经脉则宛若大河,溪流在大河的河道之中游走,自然感觉有所不同,所以徐子陵会认为苏玄废了他们的武功。

  “怎么会这样?!”

  两个人很是震惊,在意识到苏玄做了什么之后,对于苏玄的手段,两人更是生出了阵阵的恐惧。

  直接将人体的经脉开拓,这种事,就算是武学大宗师也无法做到吧。

  毕竟,人的资质先天固定,练武要趁早,年龄越晚,经脉就已经定型了,是无法后天逆转改变的,他们两人我虽然误打误撞修炼了长生诀,但碰到的诸多高手,都感叹他们练武太晚。

  “长生诀乃是参悟天道的无上玄功,你们一经入门,就进阶到了很多高手都未曾迈入的天人合一境界,修炼的内功更是极为精纯的先天真气,因为长生诀内力的特性,使得你们无论学习什么武功,上手都极快,但这不过是长生诀赋予的特性,有一件事,就算是长生诀,也无法改变0 ”

  “那就是你们的根骨!”

  “你们练武太晚了,哪怕有长生诀的帮助,也无法改变自身之根骨。先前我引来天地之力,为你们醍醐灌顶,开拓经脉,过程虽然有些痛苦,但却成功的拓宽了你们的经脉,从今以后,尔等也算是有大宗师之根基了,如果运气再好上一点,未必不能进阶成为天人,而后问鼎破碎虚空之道!”

  寇仲和徐子陵听到苏玄的话之后,也意识到苏玄做了什么。

  亏他们还以为苏玄准备对自己二人动手,结果,确实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越是感受经脉的变化,寇仲和徐子陵越是能够体会到这份礼物的贵重之处。

  眼下,内力在经脉之中流转,虽然宛若溪流,但随着经脉被拓宽,只要他们不断的修炼内力,将经脉给重新填满,他们的实力,怕是也能够因此更上一层楼。

  可紧接着,寇仲和徐子陵的心情有复杂了起来。

  人情债,可不是那么好还的。

  他们此前和苏玄无亲无故,44苏玄更是想要以和氏璧交换长生诀。

  或许他们可以不接受和氏璧,但眼下,承了苏玄这么一份重礼,如果不回报苏玄的话,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子陵?”

  寇仲看向了徐子陵。

  徐子陵也是神情复杂的望向寇仲。

  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如果是一男一女的话,绝对会成亲,因为都是男的,所以也只能做兄弟,他们可谓是心有灵犀,即便对方不说,也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四目相交,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都知道了彼此的意思,而后,是寇仲开口,看向了苏玄,“长生诀被我们埋藏在了……”

  他说出了一个地点

第七百七十一章 得手长生诀!

  对于寇仲和徐子陵而言,原本是不想将长生诀的下落告诉苏玄的。

  一本长生诀,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痛。

  可以说,他们的人生,正是因为长生诀而改变。

  干娘傅君婥,亦是因为长生诀而死,虽然成功修炼了长生诀,但对两人而言,此物不详,故而他们选择了将其埋葬。

  但架不住苏玄给的实在太多了,直接送给了他们一场天大的造化。

  这样的造化,寇仲和徐子陵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偿还,所以,也只能够选择将长生诀告诉苏玄。

  按照苏玄所言,体内拥有内功的人,是无法修炼长生诀的。

  所以,就算眼前人得到长生诀,也无法修炼,对方寻求长生诀,更多的恐怕是为了探寻破碎虚空之道。

  就算对方得到长生诀,也不会酿成什么大祸。

  既然如此,倒不如将长生诀的下落告诉对方。

  记下了长生诀的下落之后,苏玄看着寇徐两人轻轻点了08点头,“虽然报酬已经给你们了,但长生诀对我而言,毕竟有大用,所以此物,还是交给你们好了。”

  一边说着,苏玄随手一抛,手中的和氏璧飞出。

  寇仲当即手忙脚乱的将和氏璧给接住。

  当日在王世充口中听到了关于和氏璧的奇异之处,先前也从子陵那里听到了一些其接触和氏璧之后的感受,寇仲本以为和氏璧有些特殊,等到入手后,方才发现,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他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和氏璧之中众生的愿力、万民的信仰之力都已经被苏玄给汲取干净,继而让凝聚出了一具信仰身,凝聚出了神身,其中的异力因此彻底消失。

  否则的话,哪怕寇仲没有运转内力,用手握住和氏璧,依旧是会受到其影响的。

  最后又看了一眼寇仲和徐子陵。

  苏玄说了一句,“好自为之!”

  旋即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他对寇仲有所期待,但只要双龙还在这世上,他还在这个世界,就迟早还会和双龙产生交集的,且苏玄也不认为自己改变了双龙的命运。

  原著之中的双龙因为和氏璧的缘故,经脉得以拓宽,彻底弥补了自身的短板,为他日成为武学大宗师打下了基础,眼下,因为苏玄的缘故,和氏璧之中的信仰之力全部被他给吸收,用来凝聚信仰身,苏玄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得双龙失去属于他们的机缘,于是,便运转道术,以天地之力,为双龙开拓了经脉。

  至于原著之中跟随双龙一道被拓宽了经脉的跋锋寒?

  或许他是一个好人。

  但对于苏玄而言,始终秉持的乃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等想法,跋锋寒毕竟是一个突厥人,不配他给予造化。

  从洛阳离开之后,苏玄没有急着赶往扬州。

  当日傅君婥在扬州死于宇文化及之手,双龙将她的尸体埋在了扬州附近的一处幽谷之中,而后长生诀就在对方墓地周遭。

  苏玄虽然知道扬州,以及从双龙口中得知了具体所在地。

  但架不住,他早先所处的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乃是现代社会,后两个世界都是秦朝,地理环境差不多,此刻来到大唐世界之中,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于苏玄而言都很陌生。

  好在他因为实力在那里的缘故,不管学什么都很快。

  在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他就基本上搞清了这个世界大概的地理城池情况,虽说知道了长生诀所在,但他却并不是很着急,毕竟,对于他而言,时间,已经不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了,他有的是时间。

  一直等到苏玄搞清楚了扬州所在之地后,这才正式动身,去往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因为杨广所开凿的大运河的缘故,一度繁荣至极,苏玄越是向着扬州方向赶去,就越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繁华,诸多商旅纷纷向着扬州之地赶去,当然,在盛世的背后,往往都会隐藏着阴暗之处,更不要说如今不是盛世,而是乱世。

  除去诸多向着扬州赶去的商旅之外,苏玄还看到了很多骨瘦如柴的难民。

  说到底,乱世的背后,往往受苦难的,都是这些最底层的民众。

  所以说,才需要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昔年秦国统一天下,是处于此等原因,如今,这隋朝末年,和战国之时,又是何等相似?军阀四起,亦是需要一个大英雄、大豪杰主动站出来终结乱世,统一天下。

  在原本历史上,这个人是李世民。

  但架不住大唐双龙世界的李世民,着实有些不讨人喜欢,比起李世民,苏玄更喜欢寇仲,这也是他会选择将和氏璧交给寇仲的原因。

  前前后后,花费了月余时间,苏玄慢慢悠悠,才堪堪来到扬州。

  在抵达扬州之后,他就着手寻找起了寇仲徐子陵所说的幽谷,又花费了几天时间,才成功找到幽谷的所在。

  幽谷之中,景色秀丽,其内有着一些生活597的痕迹。

  在傅君婥死后,寇仲和徐子陵曾在这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们一直在潜心修炼长生诀以及傅君婥传授的九玄大法,这也为他们正式踏入江湖打下了根基。

  苏玄浏览了一番双龙留下的痕迹,最终,在傅君婥坟墓附近,成功挖掘出了一本以玄金丝线编织而成的书籍,书籍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共有七千多个,但却只有三千多个被成功破译出来,在这些文字周遭,还写满了古往今来诸多得到长生诀之人的注解,除去了这些文字之外,还有七幅图。

  当日寇仲和徐子陵,就是因为修炼其中的第六和第七副图,才得以成功练成长生诀,这两幅图,也是七幅图之中最为复杂的两幅,对应着一动一静、一冷一热、一阴一阳。

  苏玄虽然知道长生诀的秘密蕴藏在七副图中,但却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而是先行看起了其上的甲骨文。

  这些文字,对于当世之人而言很是陌生,但架不住苏玄所处的时代是秦朝,而他作为阴阳家掌教,精通天罡地煞术法,对于甲骨文,略微有些研究

第七百七十二章 炼精化气,养生之术!

  “倒是有点像《道德经》,但却截然不同。”

  苏玄看着长生诀之上的那些甲骨文,如此评价着。

  在长生诀之上一共有着七千多个甲骨文,但破译出来的只有三千多个,不足一半,也是因为其中的大半没有被破译出来,导致阅览长生诀的人理解的内容也是截然不同,从而留下了诸多注解,不得不说,当初有幸得到长生诀,且给它留下注解的都不是等闲人物,虽然这些注解脱离了长生诀原本的真意,但其中却字字珠玑,另有玄妙之所在,如果将这些注解给稍加整理,不失为又是一篇道家之典籍。

  可惜的是,这些也仅仅只是关于道的注解,而非武学理论,若是按照这些注解去修炼长生诀的话,因为偏离了长生诀之本意,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

  苏玄虽然先后在两个秦朝待过,更是担任阴阳家掌教,阅览了许多上古时代的典籍,对于甲骨文这种古老的文字略有研究,却也无法完全解读长生诀之上的七千多个甲骨文。

  当然,他比起破译长生诀之人还是要好上一些,约莫认识五千多个文字。

  五千多个文字,基本上已经占据了这些文字的大半。

  这些文字,与其说是长生诀的修炼之法,倒不如说是广成子留下的总纲,留下的关于长生之说的论断。

  其大概意思是。

首节 上一节 506/7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