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83节
在那期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当嬴政离开太后赵姬处后,显得异常之愤怒,而后,令人将其囚禁于雍城的冷宫之中,并且削减了她的诸多用度。
从嬴政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认为做错什么,即便在对待母后的态度之上可能有些不好,但若是追及原因的话,终究还是因为赵姬和嫪毐私通在先,甚至于,此番嫪毐谋反,也未尝没有母后的帮助在其中,否则的话,嫪毐虽为长信侯,又岂能调动兵马?他之所以能够调动兵马,用的乃是太后的懿旨。
虎毒亦不食子,赵姬的所作所为却是比虎更毒,嬴政难免会有些心寒。
可偏偏,这件事不知何故被传了出去,加之嬴政隐瞒了雍城王宫之中发生的事情,毕竟那是王室的丑闻,不能公之于众。
所以,在这些不清楚缘由的人看来,嬴政囚禁母亲、削减母亲用度一事,实乃不孝的行径。
诚然,嫪毐是太后的人,曾经受太后所宠信,嫪毐会谋反,固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太后国度宠信嫪毐,让其手握大权,但这件事的元凶终究还是嫪毐,秦王迁怒太后又是何意?
当即就有官员,指责起了嬴政。
若嬴政老老实实的服软,接回母亲,恢复母亲的一~应用度也就罢了。
偏偏因为嫪毐一事,嬴政处在气头之上,他本身就是一个性情如火之人,当然-不会同意此事。
于是乎,一场本不会发生的君臣冲突,就此展开。
若只有一人指责嬴政,嬴政最多也只会将其当做一名愚者,不会太过计较,但似乎是有一股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最终,很多大臣都开始指责起了嬴政。
嬴政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些人却对他妄加指责。
这引得他勃然大怒。
终于,在怒火攻心之下,这场君臣之争……见了血。
愤怒的嬴政,命人将指责于他的官员,当庭诛杀。
当大臣被嬴政杀死之后,这件事的性质,也顿时发生了改变。
不再有人在意嬴政囚禁母亲,削减其用度一事是对是错,只会认为嬴政这位才亲政不久的秦王乃是无道昏君,纷纷指责起了嬴政,甚至于,有人提出了让相国吕不韦继续代秦王把持朝政之言,附和此等提议的人,甚至还不少。
自嬴政除掉嫪毐,加冠亲政之后不久,第一场君臣之争,就这样悄然展开,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
……
房间之中,苏玄没有和焰灵姬下棋。
主要下棋这种娱乐活动,偶尔玩上那么一次就够了,老是玩的话,会有些腻歪。
他盘腿而坐,将一颗丹药消化完毕。
从han国带来的诸多丹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看来是时候得向嬴政要些好处了。
焰灵姬眼见苏玄睁开眼睛,修行完毕,向着苏玄问出了一个问题,“在你看来,这位秦王所作所为,是对是错呢?”
苏玄道:“如果嬴政不是秦王的话,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没有问题,匹夫一怒,血溅三尺,谁敢对我妄加指责,我便让他付出代价。”
“但他是秦王,他此番的行为,就是错的。”
焰灵姬好奇的看着苏玄。
苏玄淡淡道:“作为王者,必须得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放在最后面,万事万物,绝对不能够意气用事,因为他的每一个决定,所影响,都是很多人。”
“加之为了隐瞒母亲的丑事,他未曾将嫪毐和他母亲之间的事公之于众,这样一种情况下,即便有人对其指责,他也应该欣然忍受着,而非与群臣对抗到底。”
“群臣不知实情缘由,受秦王如此对待,只会认为秦王不孝、不仁,实非人主!”
0 ········求鲜花···· ···
苏玄肆意评断着嬴政之对错,只能说,这时期的嬴政,确实还太过稚嫩了一番。
他心有宏伟志向,在亲政之后,急于将心底的志向一一实现的想法是好的,但终究是初次独立处理朝政之事,行事的手段,着实算不上老练。
他还算不上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苏玄语气又是一转,“当然,此番的事,未必没有他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焰灵姬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很快就猜出了苏玄所指之人是谁,“你是说……吕不韦?”
0
“吕不韦虽然迫于形势,还政于嬴政,但从他当日派人刺杀嬴政一事来看,显然是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就那么送出去的。”
“此次的事,不出所料,就是他的手笔!”
手段的话,看似高妙,但实则不然,从吕不韦连这种手段都使出来了,证明,他也渐渐有些黔驴技穷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嫪毐作乱一事失败了,而他和嫪毐牵扯极深。
“你既然已经猜出了幕后之人是谁,那么要不要将此事告知给那位秦王?”焰灵姬向着苏玄问道。
苏玄沉吟了一会儿,本来,这种朝堂之上的事,他是不愿意理会的,但想了想,嫪毐已经死了,吕不韦的时代也该结束了,秦国这辆战车是时候开动开动了。
继续让嬴政困于这种琐事,也有些说不过去。
“看来我得给秦王写一封信了!”
苏玄的信件很快写完,托焰灵姬走了一遭,将信件送到了盖聂府中。
翌日,盖聂入宫,教导嬴政剑术,将这封信也带给了嬴政。
看完苏玄的信,明了其中缘由,嬴政虽然不甘心,但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
因为在这封信之中,苏玄提到了“天下”,欲取天下,必须得先学会做出适当的妥协!乞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吕相之思,东皇之谋!
翌日,朝堂之上。
诸多大臣们做好和嬴政对抗到底的准备。
嬴政才加冠亲政,就因为些许小事,迁怒母后,这是不孝,而后,残杀忠臣,这是不仁,但嬴政毕竟是秦王,他们也无法将嬴政从秦王之位拉下来,换一个人来当秦王。
所以,也只能够选择劝谏嬴政,让嬴政做出改变。
那么?
嬴政会主动认怂,主动改变吗?
在吕不韦看来,是不会的。
他很了解嬴政,因为小时候和母亲独自在赵国生活的经历,嬴政吃尽了苦头,这养成了他坚毅、不服输的性格,换个说辞,就是“刚烈”。
嬴政对于嫪毐一事的处置,出乎了他的意料。
明知嫪毐和自己母亲之间有着那等丑事,最终,却硬“八七零”生生的将愤怒给压制下去,将那件丑事给隐瞒了,然而,也正是因为将其隐瞒,怒火未曾完全发泄出去,群臣不知究竟,当他们开始指责起嬴政的时候,反倒是将嬴政心底早先未曾宣泄而出的怒火给引发。
吕不韦对此早有预料,他想要看到的,就是嬴政在大怒之下,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一切如他所料想那般。
嬴政最终将屠刀对准了那些指责于他的大臣。
当血光一起。
君与臣之间的关系,便已经出现了裂隙,哪怕嬴政已经加冠亲政,成为了真正的秦王,然君臣不和,依旧是一件极大的祸事,意味着,他想要做些什么,底下的人,也不再那么心甘情愿的顺从了。
‘论及治国,你还差远了……’
吕不韦已经想到了嬴政前来请求自己帮助他处理朝政的情形。
如果再给嬴政几年时间,磨砺一番,或许嬴政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秦王,但现在,这个国家,却是无法离开他吕不韦。
在嫪毐谋反一事失败之后,吕不韦就意识到事不可为了,想要杀死嬴政,已经很难做到了。
于是他果断的转变了思路。
从暗中与嬴政对抗,转为合作。
毕竟他本就是嬴政的仲父,嬴政也是他一手扶持上位的,只要他对付嬴政的事,未曾拿到明面上,两人还未彻底撕破面皮,就始终有回旋的余地。
若嬴政识趣的话,主动向他讨教治国之道,他不介意指点一番嬴政。
吕不韦会生出此等想法。
实是因为嫪毐一事后,他虽然将证据都给毁掉了,但依旧是有几分焦虑,继而发现精力已经大不如前的事实,换言之,他已经……老了。
吕不韦不服老,但却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嬴政加冠亲政,正式成年,自己已经老了,就算干掉嬴政,继续把持朝政,也把持不了多少年……眼下看来,还政于嬴政,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不过他自认还能够再坚持几年,所以这几年,得想办法,混一个功成身退的名头。
这次朝堂之上,众臣向嬴政发难,就是他给嬴政出的一个难题。
只要嬴政按照他设想的那般,来向他请求帮助,他不介意给嬴政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在朝会开始之前,吕不韦就已经想到了嬴政继续和群臣们对方的画面。
可真当朝会开始之后,他却由衷错愕了。
嬴政,竟然主动向着群臣们认错了。
言称早先之时,是他之错。
纵然嫪毐曾是母后的人,然而嫪毐作乱,又和母后何干?
他不该因此迁怒于母亲。
除此之外,还有因怒杀死大臣的事,他也开始认错了。
当一个人软弱惯了,突然服软的话,还不会引起他人的在意,毕竟他以往一直都是软弱的性子,但若是一个性情更烈之人,突然服软,显然会让人错愕不已。
嬴政此番就是如此。
群臣们都做好了和嬴政对抗到底的想法,结果嬴政突然服软,这使得他们到了嘴边的话,最终全部憋住了。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