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526节

  终于,在内卫宣读完最后一条罪状之后,他猛地一挥手,大声喝道:“行刑!”

  刹那间,板子落在几人身上。

  看到这一幕,不少大臣纷纷拍手称快,叫好之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要知道,自从朱厚照登基以来,这“八虎”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幸,可谓是日益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他们不仅在宫中横行霸道,欺凌弱小,而且还时常干预朝政,丝毫不把朝中的诸位大臣放在眼里。

  如今,朱棡能够挺身而出,将这几个嚣张至极的家伙一举铲除,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举。

  “八虎”中的这七人被当朝杖毙,曾经凶名赫赫的八虎一个不剩。

  原本弥漫在朝堂之上的紧张氛围顿时烟消云散。大臣们那颗悬着的心也总算落回了肚子里,对于朱棡的果敢和决断,他们暗自钦佩不已。

  待到散朝之后,朱棡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朝着御书房走去。

  此刻,老朱早已在书房内等候多时了。当他看到朱棡推门而入时,手中正握着一只破旧不堪的鞋子,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问道:“老三啊,你说说看,咱究竟啥时候才能动手去收拾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呢?咱可是有些等不及了!”

  朱棡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轻声说道:“父皇,您也知道,孩儿刚接手这里。这里的状况跟洪武大明不同,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贪污的行为。如果按照咱们洪武年间大明定下的六十两银子的贪污标准来衡量的话,那恐怕到了明天早朝之时,朝堂之上将会空无一人喽!这样一来,孩儿又该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呀?”

  老朱听后,不禁冷哼一声,双眉紧蹙,怒目圆睁地斥道:“哼!这些个家伙敢贪污,难道他们还有道理不成?只要是贪官污吏,咱见一个杀一个!若不是当下局势特殊,朕昨天就动手将这群蛀虫统统铲除干净!”

  一旁的朱明则嘿嘿一笑,调侃道:“若是昨天真的动手,今天的朝堂之上,就只有朱老三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端坐在那龙椅之上,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发愣!要我说,要不老朱你支援一批人,或者先行开科取士,广纳天下贤才,充实朝堂力量。当然啦,对于那些贪赃枉法之人,也不能轻易放过,适当地斩杀几个以儆效尤,给其他官员敲敲警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老朱听完这番话后,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他心里自然清楚如今的形势还不适合让自己过瘾。

  沉默片刻之后,缓缓开口说道:“也罢,既然如此,那就暂且按你所说的办吧。其实咱心中已有几个人选,待到明日上朝之时,便拿这几个人开刀问斩,震慑一下那些贪官!”

  正德大明,整个国家的发展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迹和规划。

  在朱棡刚刚登上皇位之际,朱明又传送过来整整三十万大军前来相助。

  其中,二十多万雄师肩负着重任,紧密围绕在朱棡左右,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只为给朱棡稳稳地压住阵脚。

  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全力维护大明国都的安宁与稳定,确保不会有任何居心叵测之人趁虚而入、借机生事。

  而在另一边,另有数万精锐之师如离弦之箭般从大明国都疾驰而出,他们马不停蹄地朝着四周迅速辐射开来。

  时光匆匆流逝,短短不过半个月的光阴,这支军队已然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覆盖得严严实实。

  那些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的士兵们,不仅踏遍了大明境内的山山水水,甚至连周边的数个国家也被他们探访了大半。

  此时此刻,正德朝廷所发生的惊天巨变,犹如一阵疾风骤雨,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哪怕是远在各地的藩王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收到了这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朱佑樘膝下仅有一子,这便使得众多藩王心中,时常盼望着朱厚照能遭遇什么不测风云。如此一来,待到那时,说不准他们便能登上皇位。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间骤然易主!

  更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新皇帝竟是洪武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朱棡!

  众所周知,洪武太祖的三子朱棡早在百余年前便已与世长辞,如今留下的唯有那一具冰冷的白骨而已。

  所以,最初听闻此讯时,几乎无人愿意相信。

  毕竟,更换皇帝这样关乎国本的大事,又怎能让一个死人来担当呢?

  这岂不是视他们这些藩王如同无知孩童一般愚弄吗?

  众人皆以为这不过是一则荒诞不经的谣言罢了。

  随着安插在朝廷的眼线,将消息源源不断地涌来,众多藩王终于相信,帝竟然真真切切地换了人!

  据他们所获取到的详尽情报,一个叫做朱明的神秘莫测之人,竟拥有穿越时空的神奇能力,成功地从洪武大明把三皇子朱棡给带了过来。

  不仅如此,就连太祖和太宗这两位百多年前的皇帝,也一同降临至此朝。

  面对如此荒诞不经、匪夷所思之事,各地藩王们肯定是不可能相信的。

  哪怕是傻子,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绝大多数藩王都坚定地认为,这必定是有人心怀叵测,妄图通过谋逆篡位之举来颠覆现有的政权,并假借太祖和太宗之名号以蛊惑人心。

  对于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身为一方诸侯的藩王们自是绝不会轻易应允。

  心中不约而同地涌起了各种各样异样的念头。

  其中几位实力较为雄厚的藩王更是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直接举旗呐喊,恢复大明江山。

  有的以“清君侧”为名,领兵朝着大明国都前进。

  别说肯定是假的太祖太宗,就算是真的,为了皇位也得打。

第310章 朱棣对‘明成祖’的怨念

  正德大明各地的情报,正静静地摆放在御书房墩庄的书桌上。

  朱棡凝视着这些情报,嘴角泛起一抹冷冷的笑容,冷哼道:“哼!真没想到啊,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们,居然有如此胆量,竟敢公然造起咱们老祖宗的反来了!”

  一旁的朱明微微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想想看,他们所获取到的那那些情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老朱和朱棣穿越时空来到了本朝,并且在他们二人的协助之下,百年前的晋恭王朱棡得以登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宝座。任是谁听到这般荒诞不经的消息,恐怕都会认为坐在龙椅上面的是骗子吧。”

  朱棡听后不禁一怔,他那双精明的眼眸滴溜溜地转动了几圈,随后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讪笑,喃喃自语道:“嗯……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照此情形来看,他们造反倒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若不造反反倒显得有些反常了呢。”

  老朱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不错,不愧是咱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只是可惜呀,大家皆是大明的铁血将士,如果真的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最终遭受损失的依旧是我大明王朝自身的军事实力啊。”

  朱明眼珠一转,忽然嘿嘿一笑,向众人提议道:“依我之见,不如派遣李景隆率领大军前去平定这场叛乱如何?以李景隆的才能,定能马到成功,确保此次平叛行动万无一失。”

  朱棣闻听此言,略作思索之后缓缓开口道:“倘若由九江亲自带队出征,的确可以让人放心不少。毕竟,李景隆将军智勇双全,久经沙场,其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言语之间,对于李景隆充满了信任与赞赏之情。

  老朱那饱经风霜的脸庞突然微微一沉。

  关于李景隆,老朱对其酒量可是心知肚明,从未有过丝毫疑虑,称之为大明战神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一旦涉及到领兵打仗之事,老朱的心便开始七上八下起来,着实难以估摸。

  毕竟,李景隆虽依仗着万朝联军那令人咋舌的先进武器装备,看似胜券在握,但真打起来胜负如何,老朱心里实在没底儿。

  回想起当初第一次从朱明口中听闻“大明战神”这个名号时,老朱满心期待地以为会是如李靖那般智勇双全、威震天下的猛将。

  谁曾想,当真正了解到李景隆所谓的“惊人战绩”后,老朱简直惊得目瞪口呆!

  怀疑当时自己是不是瞎了眼,竟然能对此人委以重任。

  就凭他那离谱的表现,如果换作一个稍微正常点的对手,朱棣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之后大明王朝那些光怪陆离的奇葩皇帝们登场的机会?

  想到此处,老朱不禁心有余悸,连连摇头摆手,急切地喊道:“不行不行,李景隆绝对不行!咱可万万不能让他再度成为什么大明战神!靖难之役,六十万大军对阵区区几万人马,李景隆不仅没能取胜,反而白白送上赫赫战功不说,更是将各类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送给对方。要是再来这么一出,搞不好到时候各路藩王端着威力巨大的马克机关枪,身后推着成百上千门火力凶猛的克虏伯大炮,扯着嗓子高喊‘勤王’的口号,一路势如破竹般地杀向咱们大明国都!”

  万朝朱棣犹如大梦初醒般。

  作为历史上前无古人、由藩王起兵造反最终登上皇位的第一人!

  对于那场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朱棣心中再清楚不过,若论首功之臣,那非李景隆莫属。

  “父皇说的对,还是换其他人吧。等到有喝酒的事情,可以喊上他。”

  朱棣紧握着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而这份情报所涉及之人正是远在兴王府的朱祐杬。

  只见朱棣脸色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其他那些藩王嘛,暂且不论也罢,但这兴王朱祐杬,非得由我亲自出手对付不可!”

  一旁的老朱满脸狐疑地盯着那份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情报,不解地问道:“这小子究竟得罪你了?竟让你如此耿耿于怀?”

  朱棣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愤愤不平道:“哼,他没得罪我,但是他儿子他可把我给得罪惨了!想当年,我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当上皇帝,死后也有个响当当的庙号——太宗。可谁曾料到,过了一百多年,竟然就是因为这朱厚熜,我的庙号被硬生生地改成了成祖!”

  其实,当朱棣第一次听闻自己的庙号有所变动时,便觉得十分怪异。

  毕竟按照常理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才有资格被尊称为“祖”。

  如今自己无端端被后辈加上这么个头衔,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自己这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吗?

  经过一番仔细追问打听之后,朱棣方才得知真相,原来自己原先确实是明太宗,只可惜历经百年沧桑,却被后人给擅自更改成了明成祖。

  两者相比,朱棣更喜欢太宗这个庙号。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根基,而“太宗”这一庙号自唐朝起便成为了帝国第二位皇帝的固定称谓。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等人选择使用“太宗”这个庙号,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图。

  他通过此举向世人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朱棣才是明太祖朱元璋皇位的正统继承人,而非建文帝朱允炆。

  这种做法无疑是否定了建文帝的合法性,明确表明朱棣才是继太祖之后的第二代合法接班人。

  然而,世事难料,精心选定的“太宗”庙号最终还是被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所更改。

  朱厚熜将其改为“明成祖”,虽然目的不是针对朱棣,但是摆明了,朱棣的皇帝得来不正。。

  此时的朱祐杬根本不知道,因为朱厚熜的原故,已经被万朝朱棣给盯上了,

  正在安陆兴王府内,秘密地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着谋反之事。

  只见朱祐杬一脸怒容,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堂堂大明朝,竟遭此等贼人窃国,本王誓要夺回属于我们朱家的天下!”

  身旁的心腹们纷纷附和道:“王爷所言极是,那贼子竟敢冒名顶替晋恭王朱棡之名行篡权之举,实在是胆大包天。且不说晋恭王早已仙逝多年,就算他还在世,又怎能如此轻易地夺取大明江山?”

  另一名心腹接着愤愤不平地说道:“或许那贼子根本就未将我大明王朝放在眼里,只是随意捏造了这么一个借口罢了。”

  朱祐杬猛拍桌上“欺人太甚,本王怀疑皇上已经被控制住,既然这样,我们就打着勤王的口号出兵征伐。”

  就在他们激烈讨论之时,谁也未曾料到,原本看似平静的王府之外,一处极为隐蔽的角落里,突然间涌出了数万名全副武装的大军。

  这些士兵个个盔明甲亮,手持锋利的兵器,严阵以待。

  朱明缓缓地转动身体,目光扫视着四周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道:“这里便是安陆兴王府的周边区域了,真不知那位在历史长河中声名远扬、赫赫有名的皇帝,此刻正在忙些什么呢?”

首节 上一节 526/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开局入错洞房,娶妻王熙凤

下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