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609节
有刘邦这条大鱼在,冒顿最终没有撤兵。
不过形势不明,心生顾忌之下,冒顿将自己的大营,后撤三十里,派人全力调查。
距离冒顿几十里甚至百里的地方。
不少摩托车正在飞驰。
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够看出,这些摩托车仿佛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将匈奴大军围在里面。
第374章 刘邦震惊,你们是这样打仗的?
冒顿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匈奴大军如潮水般迅速后撤三十里之遥,而后有条不紊地重新安营扎寨。
面色阴沉地伫立在营帐之中,心中犹如压着一块沉重的巨石。
直至此刻,依然未能理清思绪,想不明白为何原本看似孱弱不堪的汉军竟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以至于此番凌厉的进攻最终落得个一败涂地、惨不忍睹的下场。
数万匈奴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甚至连敌人的面前都无法企及。
满心忧虑的冒顿深知当下局势紧迫,当机立断地召集来自己的心腹将领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只见他眉头紧蹙,目光冷冽地扫视众人一圈后,沉声道:“诸位,事已至此,接下来咱们应当如何行事才好?”
话音刚落,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挺身而出,拱手抱拳说道:“大汗,依属下之见,不妨派遣一支精锐小队悄悄潜入附近山上,暗中侦察敌军情报。务必要查清此次与我军交锋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另一名将领紧接着附和道:“除此之外,还需仔细查明对方所使用的兵器。从部份伤员的伤势来看,他们似乎被某种形似铁片之物所伤。这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以往从未在战场上出现过,倒是与某些江湖人士惯用的暗器颇为相似。在下斗胆揣测,或许乃是一种崭新且威力强大的致命武器!”
这时,又有一人上前一步,冷静分析道:“尽管此次交战我方遭遇挫败,但不可忽视的是,那刘邦老儿依旧被困于此地动弹不得。想必他们的粮草已然所剩无几。因此,只要我军继续严密围困,同时击溃其他赶来增援的汉军部队,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一时间,几位心腹谋士各抒己见,纷纷踊跃献计献策,营帐内气氛热烈异常。
冒顿则一边倾听着众人的建议,一边陷入沉思,苦苦思索着能够扭转战局的良计妙策。
遥望着白登山所处之地,眼中满含森冷的杀意,仿佛要将那座山吞噬一般。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冒顿决定在尚未彻底查清敌方情况之前,暂且放弃强行进攻的策略。
害怕贸然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和风险。
尽管此前的战斗遭遇了挫折,匈奴承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如今他麾下仍有数以十万计的匈奴大军,这让冒顿心中依旧底气十足。
之前的作战计划推翻,开始重新策划。
一方面,准备趁援军尚未抵达之际,抢先攻占周边的一系列战略要地;
另一方面,则派遣数万精锐士兵悄悄潜伏于方圆数十里的区域内,密切监视着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此时的白登山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阵阵欢声笑语响彻山间,朱明从汉景帝的时代,调拨来了一大批粮草物资。
不仅如此,还有好十几车各种各样的新鲜肉类被运上山来。
那些长期忍受饥饿之苦的汉军将士们看到眼前堆积如山、数量惊人且不限量供应的食物时,一个个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般大,闪烁着兴奋与喜悦的光芒,纷纷欢呼雀跃起来。
刘邦站在一旁,望着眼前这一幕,眼皮却不由自主地跳动个不停。
心里暗自思忖着大汉各地的粮仓是否能够及时补充这批被消耗掉的粮食。
汉景帝似乎察觉到了刘邦内心的忧虑,笑着宽慰道:“皇爷爷,您不必为此事担忧。这些粮草都是孙儿从我那里调配而来的,足够我们吃上整整三天呢!孙儿那边有了高产作物后,粮食充足,皇爷爷可以慢慢还。”
刘邦哈哈一笑:“不愧是咱的圣孙,按理来说,皇爷爷不能要你的东西,不过皇爷爷也不能寒了圣孙的一片孝心,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借?
那可绝对不存在!
这明摆着就是孙子的一片赤诚孝心啊!
汉景帝刚想要开口表明一下,说自己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日后肯定会归还的。
然而,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刘邦便抢先一步说道:“朕可是听闻了你跟你父皇共同开创了一个所谓的文景之治,嗯……既然如此,那等过些时日,皇爷爷寻个恰当的时机,干脆直接改立你父皇为太子得了。”
话音落下,刘邦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直地朝着汉武帝和刘协看了过去。
毕竟,连孙子都已经这般孝顺地献上心意了,那么作为重孙甚至可能是不知隔了多少代的晚辈,难道不也应该有所表示吗?
汉武帝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父皇都表示了,那我也就包下三天的饭食好了。”
眼看着两人都纷纷应承下来,刘协也不好再作推辞,只得硬着头皮跟着表态道:“我……我也照做便是。”
听到众人的回应,刘邦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哈哈,甚好甚好,既然诸位如此有心,那朕也就不再推脱,暂且收下你们这份难得的孝心了。
不过嘛,朕倒是好奇,听说各个朝代都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皇帝,而咱们大汉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个年头,历经多任帝王,按理说这皇帝的数量应当不在少数,怎的今日却不见其他大汉皇帝前来呢?”
“皇爷爷啊,截至目前也就只有咱们这几个人现身,其他的那些人可都还不见踪影呢!”
听到这话,刘邦不禁面露一丝惋惜之色。
心里暗自琢磨着:若是大汉的皇帝能再多冒出几位来,那自己岂不是就能收获好几份沉甸甸的孝心?
如此一来,倒也是美事一桩!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一个半时辰已经过去。
放眼望去,可以瞧见不少大汉的士兵们正懒洋洋地横七竖八地躺卧在地上。
每一个人的肚皮都高高鼓起,仿佛像是被吹胀的气球一般。
在被敌军围困的这段日子里,军中的粮草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每天所能供应给士兵们的食物都是极为有限的。
此时此刻,食物不再限量供应!
于是乎,这些士兵们自然是放开肚皮大吃特吃起来。
尽管负责炊事工作的士兵再三告诫大家不要吃得太多太猛,以后都会如此供应饭食,但这种劝告显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士兵们依然我行我素,不仅将肚子填得饱饱的,而且还纷纷往怀里使劲儿地塞上几个馒头、几块香喷喷的肉块之类的吃食。
毕竟谁也说不准后续是否会再次遭遇断粮之苦,所以先多储备一些食物总是没错的,也好让自己能够多支撑一段艰难的时光。
营帐之中,朱棣那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已然按捺不住,只见他满脸好奇地凑到刘邦跟前,迫不及待地向其询问起有关楚汉之争以及汉初时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来。
与其他皇帝有所不同的是,朱棣似乎对穿梭于各个朝代之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总是热衷于四处打探各种各样的野史传闻和秘辛轶事。
“胡说,我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的女儿扔下车,一定是抹黑!”
被问到自己将女儿推下车的时候,刘邦仿佛被踩到尾巴,大声反驳。
“哈哈,要不要把项羽找来问问?”
刘邦摸着下巴:“这里的项羽应该不知道吧,看他的样子,很明显比争霸天下的时候小了一些。”
朱棣惋惜的说道:“看来这个历史问题,一时半会没有答案了。”
几人继续闲聊。
突然,腰间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报告大帅,第二特战队传来消息,如今潜伏在匈奴一处大营不足五里的地方,大约有几万匈奴驻扎在那里。”
朱棣猛地站起身来。
“好,吃饱喝足,正愁着没事干呢,通知下去,让他们注意隐蔽,16点的时候,会传送大军过去。”
对讲机的距离有限。
不过侦察兵几乎人人一个对讲机,散布在周围,不说实时传递情报,但也方便了许多。
很快,朱棣便点齐五万兵马。
“好久没有活动筋骨,这次本帅亲自带队,老刘,要不要去参观一下。”
刘邦哈哈一笑:“那是当然。”
樊哙几人相互对视一眼后,起身说道:“大帅,末将几人,也想带兵前去打仗。”
朱棣摆摆手说道:“你们几个去观战就行,带兵就算了,不然打起来,你们冲上去,开枪容易误伤。”
朱明拿出名册。
确定第二特战队是谁之后。
打开传送通道。
朱棣领着五万大军进入里面。
周围一片荒凉。
隐藏在这里的第二特战队长赵云正在警惕周围。
突然身边出现黑压压的人影。
知道是朱明带着大军赶来。
“末将见过大帅,见过土豆王,见过汉高祖。”
“匈奴的营帐在何处?”
赵云一脸凝重地指向远方,他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冲锋陷阵。
站在一旁的朱棣则稳稳地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向着赵云所指的方向望去。
透过望远镜的镜片,他们的视野逐渐清晰起来,果不其然,在不远处可以清晰看到匈奴营帐的轮廓。
上一篇:红楼:开局入错洞房,娶妻王熙凤
下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