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24节

  老朱看向自己儿子,亲手把话语权交给对方。

  坐在下方的朱标没有马上回答。

  倒是杨思义的声音先在老朱耳边响起。

  “陛下,杨小友作为新晋官职,内心有些狂傲这是自然,可老臣认为这实在乃镜花水月不现实呀!

  老臣当初为了能更好的在户部帮助陛下分担天下大事。

  特意聘请朝廷麾下的先生教教我,五百个字满打满算哪怕是让天赋好的人学习,也最少需要四个月时间。

  那些武夫不是老臣瞧不起他们,而是条件太糟糕了,完全做不到!”

  老朱对杨思义的提醒颔首点头,算是承认。

  综合所有条件下,他也认为这完全不现实。

  当初自己拥有最顶级的资源不还是花费许久才弄明白那些诗词的字迹。

  “杨兄,你有多大的把握能成?”

  朱标并未出现老朱内心预料的全力质疑。

  反而隐约有些期待。

  “太子,我既然说有把握,那就是十全把握,只要给我一个机会就行。”

  杨晨没有废话,直接说清楚。

  “好!我相信你!”

  朱标选择再次相信杨晨,当初就是他自己跟对方联合,数术问题对方已经能找到解决问题,至于文字方面,他相信杨晨肯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

  “好!承蒙太子信任,所以陛下打算什么时候给我选拔‘人才’我会亲自当著你们的面,传授对方如何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五百个常用文字。”

  “咱到真想看看你能有什么本事,找人的事情就交给标儿处理吧。

  至于在什么地方教,咱就定在皇宫校尉场地内,咱会亲自检验,你小子别想找人蒙混过关!”

  老朱要有兴致地对杨晨说道。

  站在身旁的杨思义则是一脸迷茫,杨晨要做的事情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不希望这么年轻人的人就此陨落。

  正当他还想要说些什么,对方又提笔在宣纸上书写。

  第一步:

  组织独立税收机构,不一定只负责税收,还能兼并都察功能,可以实现。

  第二步:

  招揽人事,其具备掌握数术、识字、异地办公等等条件,日后能实现。

  第三步:

  推广政策,分解中央皇权,广播挥洒到民间,让百姓知道中央陛下知道他们的事情,不至于让百姓误会陛下的全部措施,同样能实现。

  “杨兄,我有个问题。”

  “请讲。”

  朱标提出疑问说道:

  “如果按照你之前的说法,大明群众服务中心除了税卫之外,还有皇权下乡,可你要知道,百姓整日劳苦,几乎没有多余的钱财跟知识阅读大明的事情。

  全部都依靠税卫,也肯定不能给每个人都亲自解释。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自愿参与。”

第138章 换成日历就好

  杨晨建议办理报社合并在大明群众服务中心,连同税卫一起把大明的消息告知给百姓。

  却没考虑到,劳苦大众似乎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和闲钱去购买报纸跟书籍观看。

  在现代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书籍在当今可是奢侈品。

  哪怕是大明的印刷术已经很先进,能够随时以最廉价的成本印刷出很多东西,可以一下子把这个闸门打开,并不会得到什么对于朝廷有利的结果。

  “太子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百姓购买‘书’的习惯,对于劳苦大众来说,功能性大于娱乐性。

  那么按照这个办法,大明可以出钱印刷日历,在日历上面印刷一些有趣味的东西,来以此引导大明百姓购买。

  亦或者说,不需要大明购买,对于一定条件下的百姓,能让当地衙门分发出去。

  一本日历价格不贵,也就几文钱。”

  “日历?这个办法好,比直接让那个百姓购买书籍好多了,父皇儿臣觉得杨兄所提一切都有可能完成,只要经过时间考验,若是能成,对于大明来说只有无限的好处。”

  问题都解决,此刻只需要老朱发话肯首,这件事就算是敲定了。

  站在老朱身旁的杨思义还想要说些什么,可被老朱抬手表示别说话。

  旋即语重心长地说道:

  “办法是一个好办法,目的也是一个好目的,可标儿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将这些人分散到大明各处,朝廷将会多出一笔费用。

  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得到解决,倘若费用花销太大。

  哪怕是创建这个独立部门的利大于弊,咱也无法支持下去呀!”

  老朱会不知道杨晨提到的这个部门对大明好处多吗?

  他当然知道,可这个代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

  杨晨反倒不以为然,拱手说道:

  “陛下,人才跟如何管理我都已经说了,而如果你还担心花费的话那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首先,按照原本我们的计划,税卫是从退伍老兵当中选取。

  大明有百万雄师,难道还养不起几万人吗?这些人本来就是在各部卫所驻扎居住,虽是自己种田,自己吃,可不还是依靠大明分发军饷?

  我的提议只是让他们从边军卫所回到大明境内。

  再说了皇权下乡意味著什么?这可是能打破士大夫在外垄断中央命令的一项措施。

  这件事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你们知道吗?

  没有税卫的存在,大明很多地方都是土皇帝当家做主。

  比如亲王之前在自己藩地胡作非为,陛下规定十石以下的生意不用收税,可秦王依靠自己的权力,规定,两石生意就要收税。

  我敢保证,类似事情在大明比比皆是,他们有人是皇亲国戚,有人是当地县令。

  没有监督势力存在,他们的权力就是皇帝,不仔细调查就不清楚。

  而有了轮流驻扎在各地的税卫就不同了。

  他们识字又会算数,百姓有不懂的事情可以询问他们,还能申请一定报纸进行贩卖。

  每日会安排不同人手在村门口舞台上通读大明发生的事情,不至于让百姓永远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内。

  百姓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会跟桃花源记里面的人一样,连天下是谁做主都不知道。

  皇权下乡不能贯彻到底,百姓只能活在宗室豪绅构造的世界里面。

  后世将其称之为‘信息茧房’,而税卫是打破信息茧房的重拳!是能让陛下你的声音,你的意志传到百姓耳中的唯一利器!”

  顷刻间。

  朱标、杨思义、老朱三人明白这大明群众服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皇权下乡。

  作为后来者,杨思义不知道前边杨晨有提过此事。

  作为权臣,他很清楚皇权下乡的意义代表著什么。

  地方宗室还有地方霸权主义在对待朝廷绝对武力面前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民间有不少武馆,朝廷允许这些武馆存在,可不能让这些武馆自行打造铠甲还有武器。

  究其原因便是普通人练武能强身健体,还能增强百姓战斗力,危急时刻,紧急招兵买马可以让大明士兵不至于一点作战能力都没有。

  只要不让对方掌握铠甲还有武器,那么随意这些人玩闹,完整大明有绝对的兵马之力将其摧毁。

  没有了武力控制,地方就会使用思想控制。

  为什么杨思义对杨晨的提议不完全反对,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东西能抵御私下反对皇权的力量。

  只不过他一时间找不到词语形容这个东西。

  现在杨晨一句‘信息茧房’让他犹如醍醐灌顶,不停拍打大腿说著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个词?

  当今时代路途遥远,出门行走极为不方便,想要走远门,家里没点钱还不一定能出走十里地。

  百姓别说马车了,有牛车的人都是富农,大部分人都是靠著自己肩膀挑著扁担依靠双脚过完此生。

  为什么从古至今,皇权传达不到百姓耳朵里边,出行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被当地宗室势力贬值的一个信息网给控制住了。

  一张粘贴在城门口的皇榜,除非身边站著一个读书人,否则百姓根本就不知道皇榜上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除了标注要犯两个字之外,谁让通缉令上边都有悬赏金额,百姓看不懂字,可看得懂人跟钱的数目呀。

  “父皇,儿臣愈发觉得,这大明群众服务中心的税卫必然要创建,此番举措,能有效的将底下的税给收上来。

首节 上一节 224/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