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请住手 第147节
全程下来,故事走向都由朱彦锡来引导,仿佛他就是这座大殿的主人一样,游刃有余。
这时候,站在另外一侧、身形单薄、面容跟朱彦锡酷似的年轻男子突然站了出来。
只见他咳嗽几声,沉声说道:“皇弟,为兄身体抱恙,既然父皇把这里交给你了,那为兄就先行回去可好?”
此人便是南楚二皇子,楚王朱彦庆。
朱彦锡看他一眼,一脸关心道:“皇兄身体一向羸弱,早些回去歇着也好。若是皇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跟我说一声便好,不必劳累多跑一趟。”
“多谢皇弟了。”
朱彦庆说完,面无表情的离开了朝见堂。
在场的南楚大臣们面面相觑。
这还是明武帝第一次让朱彦锡主持朝会,而且还是在大梁使团来访之时,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可想而知。
但朝见堂内的大部分臣子还是支持楚王朱彦庆的,看到朱彦锡这般姿态,心中并不爽利。
好在大梁使团刚才说明来意,他们这次送还锁龙骨的同时是为了退婚,楚王只要不跟大梁公主和亲,那争储一事便还有机会。
而随着朱彦庆离开,一些老臣也不愿意再听朱彦锡主持大局,全部以抱恙的理由,陆续离开了朝见堂,堂内很快便剩下了包括内阁首辅祝永利在内的三四十位臣子。
朱彦锡看着那些离开的臣子,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都这种时候了,还不知道该站谁吗?
好呀,等到大局已定,到时候你们就算想换队站都没机会了!
而董洪新等使团成员也有点懵,在外国使团到访的情况下,皇帝不露面就算了,怎么皇子和一众大臣也相继离开了?
不是,这也太冒昧了吧?
不过老道如董洪新,很快便反应过来,这些人的离开并非是因为轻视大梁使团,而是因为他们的三皇子朱彦锡!
关于南楚皇室的储君争夺传闻,董洪新倒也听过一些,没想到现在能够亲眼见证,只能感慨。
这时,朱彦锡再次开口:“董大人,关于商讨和亲事宜,倒也不急。使团不远万里从大梁京都来到昌隆,舟车劳顿,怕是还未好好休息,也没有好好感受一番昌隆的人文景色。
这几天,使团可以在鸿胪寺内歇息,同时也可以在孙侍郎的安排下,在昌隆城内游历一番,孙侍郎切勿做好陪同事宜。”
南楚礼部侍郎孙正平站了出来,毕恭毕敬:“殿下,遵命!”
尔后,朱彦锡话锋一转:“董大人这次来访的时间刚好,明日恰逢中秋佳节。昌隆虽然不及京都那般重文轻武,但中秋诗会还是很热闹的。”
说到这里,朱彦锡的视线扫过人群,最终落在宁国韬身上:“上次在京都七夕诗会交手后,本王对于败在宁公子手上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本王听闻宁公子也依靠打败本王的事迹,一跃成为大梁礼部主客司的员外郎?可喜可贺啊!”
宁国韬走出朝列,躬身作揖道:“多谢三殿下记挂!上次能赢三殿下,不过是运气使然。”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朱彦锡皮笑肉不笑道:“听闻大梁境内,许多人已经奉宁公子为诗仙,说明宁公子的诗才在大梁早已深入人心!南楚百姓对于宁公子的到来也是期盼许久,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
“……”
宁国韬想到从进入昌隆,一直到昨晚宵禁,萦绕在耳边的谩骂声,他不禁抽了抽嘴角:那是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那是恨不得我死啊!
“所以本王决定,明日在听风苑中,特意为宁公子举办一场中秋诗会!到时候,本王会携诸位文臣到场,亲眼见证宁公子的风采!”
“……”
此话一出,董洪新和宁莞言对视一眼,当初在两仪殿内的猜测全部成真,来到昌隆,是如何也避不开中秋诗会的。
好在,秦亦也跟着来了。
想到这里,董洪新安心不少。
随后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早朝结束。
……
退朝之后,朱彦锡并未立即离开,而是跟内阁首辅祝永利,一起来到了皇帝寝宫。
此时,南楚天子明武帝卧在软榻之上,面色红润,没有半点不适的模样。
看到二人进门,明武帝坐了起来。
“如何?”
“父皇,儿臣已经按照父皇嘱托,把事情安排妥当,只是皇兄…”
随后,朱彦锡便将刚才朝见堂内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在他讲时,明武帝看似无意的瞥向祝永利,见祝永利点头,他才算信服。
“彦庆体弱多病,倒也可以理解,只是其他臣子的做法,未免太过明显一些。”
说着,明武帝的脸色阴沉下来:“明知朕心中所想,他们却横加阻拦,真当朕不会生气?”
“父皇,诸位大臣虽然迂腐,但对我们楚国朝廷可谓忠心耿耿,父皇不要迁怒于他们!”
嘴上看似在为这些大臣求情,但朱彦锡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即使明武帝不动他们,等到他登上大宝后,定会一个个跟他们算账!
明武帝看了他一眼,十分欣慰:“你能有这份仁慈之心,朕十分欣慰。但你不要忘了,身为帝王要懂得何时仁慈,何时狠辣!”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彦锡再次躬身,面带喜色。
哪怕所有大臣不支持他,可只要明武帝站在他这边,他就不可能输!
这时,明武帝看向祝永利:“祝爱卿,锁龙骨的事情如何了?”
“昨天傍晚,君山才回到昌隆,而且他接下来要闭关修炼,下次出关不知何时,便把锁龙骨送回了擒龙闕。”
明武帝闻言点头,又问道:“既然祝君山已经抢回了锁龙骨,那大梁使团带来的锁龙骨,便是假的了?他们哪来那么大的胆子?”
朱彦锡和祝永利都是一脸疑惑。
明武帝随即摆手,“罢了,等朕当着他们的面打开铁匣,当众揭穿他们,看看他们还有何脸面敢拒绝和亲事宜!”
随后又对祝永利道:“向擒龙闕传信,让他们明日把锁龙骨送至宫中。”
“是,陛下。”
————
第157章 天师
昌隆,楚王府。
刚才那些在朝见堂中谎称抱恙,最后离开皇宫的诸位臣子,此时全部聚在楚王府正殿之中。
一位头须花白、身穿紫色官袍的老者,直接拍案而起,冷笑道:“陛下还在,楚王也在,他还真拿自己当圣上了?狂妄,简直狂妄!”
此人便是南楚太傅葛仲宣,也是当初太子和楚王的老师,而平王朱彦锡则拜了礼部侍郎孙正平为师,三位皇子中,偏偏朱彦锡才学最高。
身为太傅的葛仲宣自觉颜面无存,对于孙正平乃至朱彦锡自然没有好感。
再加上他年事已高,思想陈旧迂腐,在太子病逝之后,一直是楚王的拥护者。
“尊师莫要动怒,气大伤身。”
楚王笑盈盈的劝道。
“殿下就是太过仁慈心软了!”
这时,一位身穿红色官服的中年男人道:“当初他从大梁回来,单凭他自作主张参加诗会,且输给一个武将之子,致使我楚国名声扫地,若是殿下肯多做文章的话,他哪会有今日这般威风?”
此人乃南楚兵部侍郎柳朴新,当初曾经受过楚王帮助,也是楚王的坚实拥趸。
另一位身穿紫色官服的中年男人摇头:“因为他比输了,才导致和亲失败,这才是殿下没有向他发难的原因。倘若和亲真的成行,那咱们聚在此处便没有任何意义了。”
说话之人是南楚户部尚书宋昌蒲。
楚王笑着点头道:“宋尚书所言不假,本王之所以没有对其发难,确实是考虑到这点。不过想让我这位皇弟名誉扫地,倒不必着急。”
“哦?殿下可有其他主意?”
楚王闻言一笑:“你们莫要忘了,赢得七夕诗会的宁国韬,也随使团来了昌隆!明日中秋诗会,若是皇弟再输给他,还是在昌隆百姓面前,还有什么比这种局面更丢人的?”
“……”
众人一阵思索,两个身穿军袍的男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殿下,末将听说,这个宁国韬乃大梁镇国公的独子,是武将之后,哪里懂什么诗词?”
“是啊殿下,若是说读书人,我们或许不懂,可是武将嘛,我们太熟了,识字已算难得,怎么可能还写出那么好的诗词?”
“而且据说这位武将之子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他写的诗词是别人为他写的!即使他参加明日的中秋诗会,也怕是赢不了啊!”
“……”
南楚军队共有十二大营,共有六十万大军,再加上三十万禁军,共九十万之多,其中锁甲骑兵便有二十万余人。
而大殿中二位身穿军袍之人,便是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的将军,宋都和邱云生。
大殿内这几人,有文有武,官职都不低,是楚王拥趸中的佼佼者,楚王若想成就大事,还要多多倚仗这几人。
听完两位将军的介绍,众人紧张起来。
而楚王却“哈哈”一笑道:“宋将军和邱将军的消息确实灵通。宁国韬才学不佳,那两首诗词出自一位叫做秦亦的大梁男子之手,而秦亦,恰好便在大梁使团中,此时正在鸿胪寺中。”
葛仲宣闻言,眼神一亮:“真的?”
楚王笑笑:“千真万确。大梁皇室,有一人跟本王同病相怜,昨日便已接到他的飞鸽传书,信中便提及过此事,他还想让本王替他除掉秦亦。至于除不除掉他,就看他能不能赢我皇兄了!”
葛仲宣终于会意,笑道:“倘若他真能在中秋诗会上赢过三殿下,咱们便可大肆宣扬,让他名誉扫地,再无抬头之日!到时候,他自然会记恨秦亦!”
上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