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女侠请住手

女侠请住手 第165节

  其实大家不傻,单论质量,或许两人的诗真的难分伯仲,但不要忘了,宁国韬可是一连写了五首诗,而且每一首的质量都可谓上乘!

  这么算的话,宁国韬已经赢了。

  而这个平局,为南楚保留了最后一丝颜面。

  画舫中间纷纷嚷嚷,秦亦和宁莞言却选择坐在船头,相互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你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宁莞言问道。

  秦亦摇头,笑道:“我以为会赢。”

  随后他解释道:“因为…国韬随便拿出两首,对面就无法招架,只能拿出跟我打赌的那首,那个时候算做平局最为合适。而国韬只需在此基础上再拿出一首,便能赢下诗会了。我不明白,为何他在没有任何对手的情况下,一下拿出了五首,最后这个平局倒也合理。”

  宁莞言笑笑:“这样也好,起码皆大欢喜,毕竟咱们拒绝和亲的目的早已达成,也没必要对其赶尽杀绝,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秦亦点头:“我也这么觉得,皆大欢喜,明日就能安心离开这里了。”

  “嗯。”

  两人的脑袋靠在一起,看着河面上的圆月。

  而祝想容和祝想颜也跟他们一样,互相倚着坐在甲板上,对于这个结果,同样可以接受。

  只是想到这六首诗都出自一人之手,而那个人还无比淡定的在那谈情说爱,总觉得梦幻。

  ……

  当船再次离岸,诗会结局已定,船上的书生们仿佛卸下压力,开始争相斗诗。

  “画舫吟思念,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船上不乏才子,写出的诗作也算上乘,只是跟那六首诗比起来,黯然失色。

  “凭栏近寒空,杯酒不言中。

  安知千里外,风雨伴月同。”

  但这丝毫不影响众人写诗的热情,尤其他们都愿意围绕着祝家姐妹二人,孔雀开屏。

  祝想颜对此颇为烦躁,她看向秦亦,终于忍不住道:“你就不准备再写一首吗?”

  “……”

  秦亦回头,发现祝想颜这一句话,瞬间把他推到众人眼皮之下,遂摆手道:“不写。”

  “是觉得这些人不配让你出手吗?”

  “……”

  如果不是在船上,秦亦直接拂袖走人了。

  有这么拉仇恨的?

  “祝小姐,或许他不会写诗。”

  “是啊,昌隆城的才子尽数在此,他怕露怯!”

  “是他不配让我们出手呢!”

  “……”

  这些书生围着祝家姐妹转,结果祝家姐妹的注意力却在秦亦身上,他们自然不爽了。

  随后,一位长相清秀的公子站了出来。

  “残云卷尽溢清寒,苍穹无声月似盘。

  孤影入夜不长好,昌隆无仙桂满园。”

  这位公子念完之后,看向秦亦:“不知这诗配不配让公子出手?”

  随即便响起一阵起哄声。

  “别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你还能忍着不写?”

  祝想颜想到秦亦明日便要离开,她却从未当面见过他出口成章、完整写过一首诗词的模样,只觉遗憾,便无所不用其极起来。

  这时宁莞言也轻声道:“写一首吧,我想听。”

  “好。”

  听到宁莞言开口,秦亦当即答应,尽显温柔。

  看到这一幕,不知为何,祝想颜觉得酸酸的。

  秦亦抬头看着圆月,缓缓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念至此处,秦亦停顿片刻,一脸温情的看向宁莞言,柔声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此词一出,全场皆静。

  这种反应在秦亦的意料之中。

  中秋诗词千千万,但【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毕竟这是千古第一中秋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宁莞言以及祝想容和祝想颜姐妹反复念叨着这两句,体会着不一样的情绪和感情。

  这时,画舫已经围着昌隆城绕了半圈,来到了南城城门外,便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驾着马车,急匆匆的朝码头处赶了过来。

  ————

第173章 皇宫炸了

  祝永利没有参加中秋诗会。

  对于他来说,这还是破天荒的一次。

  不过他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等擒龙闕,等他们拿回锁龙骨。

  或许是出于不信任,又或者为了避嫌,明武帝是禁止擒龙闕的人出现在皇宫的,所以擒龙闕只能把锁龙骨送至内阁府,由祝永利转交。

  虽然心中着急,但身为内阁首辅,他不好直接站在门口抛头露面,而是让祝想华在门外等着。

  暮色时分,祝永利站在院子里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朝着内阁府的方向奔来。

  他赶紧往外走,恰好碰到祝想华抱着一个铁匣走了进来。

  “爹,送来了!”

  “好,随我进宫!”

  随后,父子二人乘坐早已备好的马车,朝着南楚皇宫的方向驶去。

  路上,祝永利仔细打量着手中的铁匣。

  他发现这铁匣上的封条,似乎有些古怪,因为他也亲自为珍贵物件贴过封条,无论手法还是样式都跟这个有很大的不同。

  不会真有问题吧?

  想到这,祝永利的眼皮跳了起来。

  “爹,叔父带回的锁龙骨,不能有问题吧?”

  这时候,祝想华开口问道。

  “……”

  祝永利的手搭在铁匣上,他有一种提前打开铁匣看看的心态,到底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但最后的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随即叹了口气。

  祝想华见状,安慰他道:“父亲,就算这里面的锁龙骨是假的,跟咱们也没有干系,不必着急。”

  “怎么没关系?”

  祝永利扫了他一眼,说道:“这锁龙骨是你叔父带回来的,而你叔父是我请出山的,现在他拿回来的东西有问题,咱们怎么脱的了干系?”

  “……”

首节 上一节 165/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