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03节
张浩没有动怒,只是伸出手来:“这是南阳那里催粮的文书,若是今日再不发出去,大军可真的要饿肚子了。”
“你,唉!”敬嗣晖长长叹了一口气,将文书放了回去,又在原地跺起脚来。
萧玉虽然也是焦急,但眉宇间还算平静:“该如何是好,还得张相公拿个主意啊!”
张浩将刚刚那份文书摊开,摇头笑道:“老夫能有何主意?你我都被困在这汴梁城中,哪里都无法借力,谈何破局之法?”
敬嗣晖上前几步,低声说道:“我听闻张相公的族兄守素公自涡口来信,他是如何说的?”
张浩似乎并不意外,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来:“与元忠说的别无二致,无非是杀掉太子,拥立曹国公罢了。”
敬嗣晖刚刚接过信件,还没有来得及看,就有走马郎君前来禀报:“户部梁尚书回来了,此时就在政事堂之外!”
这下子不只是敬嗣晖与萧玉,就连刚刚还表情淡然,与文书较劲的张浩也豁然起身。
梁球身为户部尚书,自然能任意进出政事堂,他直接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然后瘫坐在了椅子上,咕咚咚灌了一壶的茶水。
“梁尚书……你这是……这是……”张浩见状也有些张口结舌起来。
梁球喘着粗气说道:“别多问,我先长话短说。在巢县大战后,我充作使节去了一趟宋国建康城,见到了陛下,也见到了赵官家与宋国的那些宰相将军。”
说着,不顾其余几名宰执都已经目瞪口呆,梁球再次灌了一顿茶水,方才说道:“陛下还好,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只不过被看管的很严,难以脱身的。”
敬嗣晖嘴唇蠕动,良久之后方才说道:“巢县之战……如何……如何会……”
梁球直接摆手:“都已经尽力了,完颜阿邻和韩棠都是实打实在战场上战死的,淮东三万户的那三千精锐也全军覆没,没有花哨,纯粹在硬碰硬中被打败了,多说无益。”
萧玉瘫坐在了椅子上,喃喃说道:“如此说来,岂不是除了投靠曹国公,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梁球摇头以对:“这倒是未必,因为宋国似乎有些将陛下放回来的意思。”
三名宰相微微一愣,他们都是有七窍玲珑心的人物,立即就反应了过来。
“宋廷想要的是……”敬嗣晖浑身剧烈颤抖着,缓缓说出了那个猜测:“他们想要在大金,也就是辽东曹国公继承大统,却还没有完全得到各地效忠的时候,将陛下放回来。从而,从而让大金再次内战一场!好毒的计策!”
“好毒的计策!”敬嗣晖仰天咆哮。
这就是阳谋了。
无论是谁,只要跨过这一步,就是退无可退不死不休了。
是完颜亮能放弃回到故国?还是完颜雍能放弃登基称帝?
都不可能的!
到时候完颜亮掌握关中与半个河南地,完颜雍掌握幽燕加辽东,哪怕如仆散忠义、徒单贞、完颜毂英这些大将都中立,双方也能将整个金国打成热窑。
原本这三名宰执都是完颜亮的死忠,还期盼着自家陛下能回来,现在看来,完颜亮还他妈不如直接死在巢县了呢!
关键时刻,还是张浩保持了冷静,他直接挥手说道:“想要办成这件事,需要掌握好时机,太早不成,太晚也不成,赵构那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绝对没有这个能耐的。”
敬嗣晖与萧玉想了想赵构过往的战绩,立即就吃了一大颗定心丸。
这话说得可太他妈对了!
但梁球还是有些忧虑:“宋国的宰相与将军还是有几个能人的。算了,不说这个了。”
刚刚张嘴,梁球就揭过了这个话题,正色说道:“我听闻太子死了,谁杀的?”
萧玉闻言叹了一口气:“还有谁?乌古论元忠那厮啊。他身为曹国公大女婿,如何不为自家岳丈出头?”
梁球心中一惊,随后又好奇问道:“既然做下了这等事,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就算不是你们下的手,到时候怎么脱得了干系?还不赶紧投靠曹国公?”
敬嗣晖摇头,瘫坐在椅子上:“要是这么简单也就罢了。太子并不是斩首后被验明正身的,元忠那厮也没有这个胆子。在前日东宫失火,太子被烧成了焦炭。”
“围着东宫的就是乌古论元忠的人,此事大约也就是这厮做下的,本来到了此种境地,我们这些老臣也就是哭一哭,并且将皇后送回娘家恩养罢了。”
“但仅仅过了一天,元忠就说死得不是太子,定是有人将太子藏匿了,想要大搜全城,简直是荒谬。”
“也因此,全城勋贵官员人人自危,都在担心这是元忠奉曹国公之命来清洗朝堂来了。”
说着,敬嗣晖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梁球点头。
这就说得通了。
因为此时能坚定向太子完颜光英动手之人,也只有乌古论元忠了,而且这厮也率兵围住并且烧毁了东宫,无论如何事情到了这一步应该就算是完了,汴京中的官员勋贵也都算是认命了。
但乌古论元忠竟然又说太子被藏匿,要大搜全城,实在是太像借此株连的起手式了。
汴梁城中人人自危不是假话,各个勋贵官员以私兵自保,防备乌古论元忠的同时也在互相防备。
而在周围没有大军可以拉拢的情况下,乌古论元忠根本没有办法做成任何事。
他但凡想用手中那几百兵马先去诛杀一门,其余人都会联合起来对付他,就算惹不起完颜雍,也会将其软禁起来,不让他再继续胡搞乱搞。
乌古论元忠不是无智之人,不会在这个阶段搞乱汴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厮还真有可能发现了蛛丝马迹,完颜光英还没有死,只是被某位重臣藏起来了。
想到这里,梁球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了政事堂中的三名宰辅。
有能力,有意愿,有智谋做出这种事的,也就是面前这三人了。
“梁尚书,你带了多少兵马回来?”萧玉想到一事,有些焦急的询问。
现在这种人人自危,人人犹疑的情况下,整个汴梁城都变成了大军营,而且以坊市为单位,互相纠集在一起,互相防备。
但私兵却不是很多,最多的也只是那几个女真勋贵加起来的近千甲士罢了。
在这种局面中,多一些甲士,就会多一些生存的希望,说句难听的,哪怕实在活不下去,要投靠宋国,不也得需要甲士在路上护卫吗?
“只有二百罢了,而且都很疲惫。”梁球淡淡说道:“我会将他们带到政事堂左近,护卫皇宫与皇后。”
敬嗣晖心中怦然一动,随后点头:“我现在就将家小都带到政事堂这边来,寻屋舍安置。”
现在越多兵马越好,而且皇后还在皇宫之中,总能有个聚兵的理由。
梁球却摆了摆手说道:“先不忙,我先去找一趟元忠,劝一劝他,可千万别误了他岳丈的大事!”
第513章 浑水方才好摸鱼
乌古论元忠的位置很好找。
为了防备有人逃出城区,也有可能为了一旦有变就立即逃跑,这厮干脆就宿在了北城门的城楼上,并且派遣心腹拉拢人手,在其余几个城门驻扎看守。
乌古论元忠早就知道梁球进城的消息,原本还有些紧张,然而见对方直奔政事堂,也就没了多余的念头,只待梁球从政事堂中出来,就亲自过去拜访,细细询问。
就算不给梁球脸,也该给他带来的那二百甲骑一些面子的。
可谁能想到,他还没有去见梁球,梁球就来找他了?
“梁尚书,请饮。”乌古论元忠将梁球引上城楼之后,端起茶杯,对门口甲士使了个眼色。
甲士随即会意,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梁球仿佛未觉,摆了摆手说道:“将军不必多礼,我刚刚在政事堂那里已经喝了一肚子了,此番前来,是要问将军一件大事。”
乌古论元忠将茶杯放回桌子:“巧了,我也有些事情想问梁尚书。”
梁球点了点头:“我知道将军想问什么,待会儿我事无巨细的讲给将军听。但我的问题只有一句。”
乌古论元忠正色说道:“梁尚书请问。”
“将军究竟有没有收到曹国公的手令,让你对朝堂众臣赶尽杀绝?”
在梁球的逼视下,乌古论元忠先是叹了口气,随后苦笑说道:“莫说此地距辽东遥远,根本无法快速通讯,就算有飞骑传书,曹国公又哪里会下这种命令呢?岂不是将自绝于大金?”
梁球再次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太子真的没死?”
乌古论元忠眯起了眼睛:“梁尚书,你是不是要为张相公来作说客?”
梁球失笑出声:“非是为梁尚书作说客,而是因为经历巢县大败后,见到朝中是这个局面,想要做些实事,平息混乱罢了。
而且我刚刚入城,与各方无利无害,也恰应该由我来做此事。”
乌古论元忠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看着梁球不语。
梁球也只能将在政事堂中的那番说辞再次说了一遍,而乌古论元忠却问的很仔细,几乎将他奔走的过程问了个通透。
半个时辰之后,口干舌燥的梁球再次拿起茶杯,咕咚咚灌了一肚子凉茶。
乌古论元忠沉思片刻,方才说道:“如此说来,宋国暂时就不会与大金开战了。”
“两淮成了那副德行,外加宋国朝中局势动荡,暂时无力北伐。”梁球正色说道:“不过很暂时,南人还是有能担当的相公与将军的,最迟两年之后,就会打过来的。”
乌古论元忠若有所思的点头,随后喃喃说道:“还是得派遣使臣请和,最起码,要争取些时日才好。”
梁球终于不耐,言语中有了质问的意思:“元忠,太子究竟是死是活?!你这里有没有个准信?”
乌古论元忠叹了口气,摇头以对:“不知道。”
“不知道?”
梁球大惊,这种事还有不知道的情况吗?
乌古论元忠看着梁球的眼睛,诚恳说道:“梁尚书,如果我说东宫大火不是我放的,你信吗?”
我他妈信个鬼!
心中这样想着,梁球却是将犹疑表现在脸上。
乌古论元忠见状,出言解释:“事实正是如此,我若是真的要取太子性命,直接将太子囚禁在东宫中。
随后要立即安抚好拉拢城中勋贵官员还有百姓。
太子无非就是个半大小子,到时候用弓弦一勒,事情就办妥了。根本不用将声势闹得如此之大。”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