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28节

  “懿请留天水,敢立军令状!

  “必使粮道绝疏失之患,三军免断炊之危!”

  吴懿说着便涨红了脸,咬牙道:

  “只遗恨…不能亲眼见到陛下还于旧都那一刻了!”

  座中之人一时动容,魏延心底暗松一气,吴懿若也不愿留守,那他到了关中同样不能放心,虽不至于丢了陇右,但粮道一旦有失,疏通起来又是一番麻烦事。

  …

  陇西。

  襄武。

  “郭使君,游府君,到底怎么回事?为何蜀寇未及相攻,你们便主动弃守天水?!”

  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见到狼狈的郭淮、游楚二人,神色愠怒不已。

  这位是真正的大魏忠臣,早年在太祖武皇帝身边当军谋掾,又曾先后担任陇西、南安两郡太守。

  此刻虽然任凉州刺史,但在这座陇西郡治襄武仍有不小威望。

  加上其人『使持节』之命,代表天子行使地方军政之权,见节如见天子亲临,郭淮不够格跟他叫板。

  “徐使君,右将军被蜀寇斩了,随他下陇的四万多人马,有三万降了蜀寇,十余校尉几十司马全降了,就连鹿磐都降了。”

  郭淮不卑不亢,也不因丧军失城而表现出什么沮丧之情,那股情绪已经过去了。

  徐邈原本愠怒的神情骤然一滞,猝不及防之下,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正常人类应有的惊惧之情。

  许久之后方才平息,最后又化为愠怒:“可天水弃守,蜀寇必举大军入关中争长安,长安有失,你我皆难辞其咎,纵一死无颜见陛下!”

  郭淮心中暗叹一气:

  “徐使君,你不是不知,祁山守军在回天水时便遭遇了蜀寇伏击,损失过半,士气本就沮丧。

  “昨日蜀寇在城下列阵,我见士气萎靡,便想激烈士气,说定是右将军挥师上陇来救,蜀寇才会选择攀城蚁附,寻求速决,于是士气始振。

  “结果不曾想,刚说完没多久,右将军忠颅便被带到了城下,蜀寇跑马扬言右将军已死,动摇完军心之后又将之丢进了城里。”

  徐邈听得愕然,再也无语,愠怒之色也是烟消云散。

  这种情况下,郭淮能想到速速突围逃出天水就已经算镇定了。

  断粮几日就能军变,更别提归路断绝,再无援军,再者,天水豪强可是叛过的。

  “徐使君有多少骑?”郭淮没有继续拖拉,径直问道。

  “眼下有千骑。”徐邈道。

  “还有千骑奔走在凉州各地,筹措粮草,护卫粮道。”

  两千骑,已经不算少了。

  马儿要跑就要吃精饲,凉州的粮草运到襄武,十失其六,撑不起太多骑兵远征。

  郭淮思索着道:“徐使君刚也说了,蜀寇一旦据有天水,必挥师径夺长安。

  “而蜀寇陇右粮道五百余里,一路上粮草辎重必是源源不断,却没有太多人马护粮。

  “为今之计,唯有再聚骑数千,兵分数路,待蜀寇入关中后分别袭其粮仓粮道,将蜀寇逼回陇右,使其疲于奔命。

  “若然,则长安压力减半,以司马公之能,又定可保长安无虞,使蜀寇功亏一篑。”

  徐邈了然点头:“郭使君,游府君,你们二人守住襄武,我回凉州募集粮草,往说酋豪,看能否再召三五千骑出来。

  “待蜀寇人马大部下至长安,我应该就回来了,到时可因粮于敌,或许还有机会为大魏保住长安。”

  郭淮亦是颔首:“我已遣我弟郭配往说天水羌氐酋帅,看能否在蜀寇未及反应前以利诱之,向他们借来些骑兵襄助。”

第87章 五年大棋?十万大懵

  江夏。

  武昌。

  自从昭烈兵出夷陵,孙权便移都至此。

  即使火烧连营彻底坐稳荆州,也没有回返建业,迄今已有七年,颇有种吴王守国门的感觉。

  毕竟曹魏控扼了汉水以北的荆州地界,一旦有变,随时可以引水师自襄阳顺流而下。

  在夏口备战的陆逊,今日突然收到孙权的紧急诏令,让他速至武昌。

  于是乘轻舟顺流而下。

  百多里水路,不过两个时辰便至,而孙权已在码头等他多时了。

  “至尊,何事如此紧急?”陆逊上前见礼之后径直相问。

  孙权也不言语,先将一封帛书递给陆逊。

  陆逊疑惑之中接过。

  将之展开,首先入目的赫然是汉家天子之印。

  惊疑中移目视信,片刻后整个人已是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蜀主亲征?”

  “曹真被斩?”

  “三万魏寇尽丧斜谷?”

  不怪孙权网速慢,实在是五丈塬距武昌三千多里,道路难行,船只在越过三峡之险后速度才快了些。

  孙权神色复杂地点点头,长叹一气:

  “孤实在没料到,阿斗竟然会亲征?

  “更没料到,没有诸葛亮在,靠着赵云一支偏师,他竟能败魏军,斩曹真?”

  言罢,孙权胸中郁气愈发凝结,难以释然。

  同样都是亲征,他被张八百打得江东小儿闻辽止啼。

  而那被诸葛亮架空成一具傀儡的刘阿斗,怎么就大败魏军,斩了曹真?

  一念至此,再叹一气:

  “难怪司马懿斩孟达,夺了东三郡后,并没有选择举军入襄阳,而是引大军往北去了。

  “这是要去守关中啊。

  “伯言,你说……

  “蜀军此次北伐,会不会根本就不是为夺陇右?

  “而是径夺关中,欲籍此直接安定潼关以西地界?

  “或许诸葛亮才是诱敌的偏师,阿斗与赵云才是主力?

  “或许阿斗装了五年庸主,诸葛亮装了五年权臣,就是为了今日麻痹曹魏,径取关中?”

  刘禅信中当然没有大书特书汉军是如何破曹真的。

  给孙权透个大概消息,传个战报就差不多了。

  “若果真如此,阿斗岂不要如当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中夏一般,闹得天下震动,人心附蜀?”

  孙权越说越是烦闷。

  他可以接受诸葛亮夺取陇右。

  甚至可以接受诸葛亮夺取关中。

  却断然无法接受阿斗这个人尽皆知的庸主,竟然会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若果真如此,阿斗与诸葛亮这一对君臣,花了五年时间下的这盘棋就太大太大了。

  陆逊看出了孙权心思,道:

  “至尊,蜀主此胜,曹真此败,料想正如当年至尊拔逊为督,关羽骄矜致败一般无二。

  “非战之由,无以说明蜀主如何英武,蜀军如何精锐。”

  陆逊话虽如此,可对于孙权刚刚所问,刘禅与诸葛亮会不会一起蛰伏了五年,就为今日,他一时也不敢轻下定论了。

  毕竟以刘禅继位五年的表现,庸主而已,御驾亲征这个词,根本不可能与他产生一丝一毫的联系。

  更别提竟还在诸葛亮不在的情况下大败曹真?

  这是刘禅?

  这已不是一鸣惊人,这是一鸣惊世了。

  “伯言,现在当如何是好?

  “可还要让周鲂诈降曹休?

  “还是说,趁司马懿无暇南顾,我大吴径取襄阳?”

  孙权本就欲取襄阳。

  毕竟合肥离水三十里,需要登陆作战,东吴上下对步战攻取合肥早就信心丧尽。

首节 上一节 128/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