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33节

  部分不通军事的僚属听到此处终于是有些惊愕慌张起来。

  五丈塬有一万大军是他们底气所在,现在突然听到有大半要下去守斜谷口,那谁来保护他们?

  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的邓芝这时候也开口了:

  “陛下一语中的,魏寇不论如何都会选择来袭,而我们不论如何都必须死守斜谷口。

  “至于诸位刚刚说的粮道,司马懿不打算久驻,以牛马驴骡驮十日粮来强攻,完全不成问题。”

  不少人闻声更加慌张。

  刘禅不再理会这些人如何作态,看向校尉杨稷:

  “伯韬,俘虏太多了,一旦见到魏寇兵临五丈塬,难免人心思乱,先把他们全部押往陈仓看管吧。

  “司马懿敢来五丈塬,却不可能再往陈仓深入。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即刻点一千甲士出发。”

  “唯!”杨稷本欲留在五丈塬御敌,但陛下有命,却不是他一个校尉能置喙的。

  若非陛下御驾亲征,他一个负责屯田事务的校尉哪有资格面圣。

  就在他转身离开行营时,天子突然从后面叫住了他。

  “等等,伯韬,陈仓城小,恐怕容纳不了两万多俘虏。

  “朕担忧魏寇可能会派虎豹骑到陈仓城外骚扰。

  “这样,一部分押在散关好了,你千万留心,莫要让这些俘虏趁机作乱。”

  “唯!”杨稷再度应声,腰板挺得笔直,见陛下没有别的吩咐后转身大步离去。

  刘禅仍正襟危坐,目光在屋内数十人中扫视而过。

  很快便在门口附近找到了武功苏氏的嫡长子苏绰。

  “伯舒,司马懿若来五丈塬,则必过你苏氏坞堡。

  “你回去告诉苏县君,让他务必不要出堡迎击。

  “朕再派一名军司马,引五百甲士入你坞堡守御,你意下如何?”

  “陛下但凡有命,苏氏无敢不从!”那苏绰站出身来,拱手相对。

  如今还能留在关中的,尽是坞堡豪强,这苏绰并没有关东士人那种浮华的文气,倒与凉州士人类似。

  刘禅并不担忧主动来投的苏氏会倒戈,只担忧苏氏会在司马懿退军时出堡追击吃大亏。

  苏绰很快也领命离去,刘禅让邓芝拨出五百甲士随行,同时又让杨条派两百骑在前探路。

  保不齐司马懿此刻已经派虎豹骑在武功附近扫荡了。

  武功县境很大,大大小小的坞堡十几座,投汉的也就一个苏氏。

  其他几家遣使联络之后献了些粮食,态度并不明确,至少没有像苏氏一样遣任子来投。

  司马懿动作快些,说不准能够从某些人那里“征”些粮草。

  大汉说到底没有宣示关中的主权,武功名义上还是魏国地盘。

  刘禅又看向邓芝:“邓扬武,若司马懿举一万精锐而来,封锁斜谷口需多少人?”

  邓芝早就有了答案:“陛下,有五千人可保无恙。”

  刘禅暗暗庆幸,徐徐颔首:

  “邓扬武既然胸有成竹,那斜谷口就交给邓扬武了,还请速速派人营造工事待敌。

  “如此一来,五丈塬还有四千战卒可用,足够了。”

  幸亏邓芝与杨条把粮食送进槐里后,只留了两千人守槐里,之后便引军四千回了五丈塬,准备再把粮食往槐里运。

  如若不然,五丈塬就只有六千守军,还不是精锐之师,根本挡不住司马懿奇袭。

  真到了此种境地,槐里的邓芝、杨条,细柳的王平、傅佥就不得不选择出寨与司马懿野战了。

  一万来号人,如何能与司马懿两三万人野战?

  甚至屯驻棘门的赵云都要带兵前往,否则恐怕没人能指挥这场意料之外的会战。

  一旦局势如此演化,那么守在长安的魏军,便可趁大汉营寨空虚之时来夺寨了。

  司马懿此番孤军深入,只要能安然回到长安,毌丘俭、牛金等长安守军的士气都会随之上涨。

  而假使司马懿能胜一场,不论大胜小胜,都能使魏军士气提振,而汉军士气则将为之一沮。

  这不是刘禅愿意看到的。

  刘禅看向杨条:“羌王,渭水北岸已有虎豹骑巡视,想要安然把消息传到赵帅那边,属实不易。

  “但还是请你想办法给赵帅他们传去消息,让他们务必谨守前诏,固守营寨,在丞相大军下陇会师前不得与魏寇野战。

  “五丈塬无可忧者,司马懿所求并非五丈塬,而是诱我细柳、棘门将士出寨野战。

  “否则他根本不需往渭北屯驻,直接举大军往五丈塬来便是。”

  “唯!”杨条拱手领命离去。

  …

  …

  渭北。

  槐里城西十里。

  司马懿大军正在河畔伐柳筑营,掘土作垒。

  魏军将校们对此举颇为不满,议论纷纷。

  骠骑府司马陈圭已经听了一上午诸将的抱怨,忙完一阶段正事后终于来到司马懿身边,不解道:

  “司马公,将士们都在问,我大军既然已经出敌不意到了此处,何不直接奔袭五丈塬,反而要在此筑营?这并非破敌之法!

  “所谓合则势张,分则力薄。

  “我大军三万如今一南一北分成两军,既不能全力攻夺五丈塬,又不能全力对付东方蜀寇,岂不是自断臂膀?”

  司马懿看了看陈圭,从容开口:

  “未虑胜,先虑败。

  “若三万人马全部往攻五丈塬,粮草能坚持几日?

  “蜀寇经营五丈塬已有两月,如何是几日强攻就能攻下的?

  “一旦攻之不下,再发生什么意外,谁可为我大军后继?

  “难道要让张郃之事在我军身上再发生一次?”

  五丈塬于魏军而言还是一片战争迷雾,上面有多少人马全靠猜测。

  甚至有细作买到消息,说诸葛亮已经到五丈塬了。

  “若蜀寇无备,两千虎豹骑一万精锐足可攻入斜谷口,断其栈道。

  “若蜀寇有备,纵是再来三万人马也无济于事。

  “至于你说的自断臂膀。

  “我三万大军若全部渡到渭水北岸,东方蜀寇见我大军尽集于此,五丈塬无忧,如何还会主动求战?

  “这样一来,我何苦率军来此,何不直接去夺高陵细柳?

  “教将士们且放宽心,东方蜀寇见我大军突现此地,必然惊惧。

  “他若来攻,则足可说明五丈塬守备空虚。

  “我可先破来犯之敌,再举大军往攻五丈塬,他若敢追,我再破之。

  “他若不来,则说明五丈塬已有防备,攻之无益。

  “我大军就在此地驻屯,隔绝渭水,断下游蜀寇粮道。

  “待诸葛亮下陇,不来邀击还能如何?

  “我以逸待劳,难道还怕打不过诸葛亮?”

第90章 他母婢的

  “王将军,魏寇竟敢孤军深入,在我们上游扎营,这是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没错,就是我们坚守不出,才使得魏寇如此嚣张!”

  细柳营。

  军司马以上二十余人齐聚王平将帐,群情激奋。

  随王平一并下陇的校尉阳群,猛地把兜鍪往地上一掼,唾沫星子喷得比渭水激流还猛:

  “他母婢的!

  “曹真坟头草都三尺高了,张郃骨灰都他娘被那群降将俘兵给扬了!

  “司马老贼是嗑五石散嗑猛了还是怎么?

首节 上一节 133/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