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39节

  显然,他的部曲就是勾引塬上汉军的诱饵。

  斜水东岸,参军州泰望向那座极可能藏了汉军将台的土塬。

  张参的两千部曲与两千役夫已经消耗殆尽,只剩四五百了,但却成功拖住了塬上守军。

  将军魏平所引两千精锐甲士趁汉军无兵可调的时机,已经绕路登上塬台旁边的一座小山,正结阵向那座塬台杀去。

  估计塬上最多有两千汉军。

  就算全是精锐,靠堆人命也能把他硬啃下来!

  一念至此,他又看了眼十里外的五丈塬。

  就算蜀寇下塬支援,至少也要两刻钟工夫才能抵达战场。

  而且,他塬上还能有几个人?

  敢下来,虎豹骑直接把他冲溃!

  州泰再度下令:

  “蜀寇将台就在那座塬上!

  “命贾栩再带一千甲士去夺塬,叫令狐愚拨一千人跟上!”

  亲兵勒马渡河。

  与此同时,一千杂兵接到命令,押着一千役夫,朝文钦今日凌晨时去夺的那座矮山压去。

  州泰想看看,能不能籍此拖延时间,诱得敌将不敢调动东围汉军,渡河去支援那座土塬。

  再朝塬下的令狐愚部望去。

  只见令狐愚的河东部曲正在慢慢远离那座土塬。

  甚至有少许甲士已经杀进了汉军的土壁之中。

  而令狐愚部曲后面,将军周当的两千精锐还跟在养精蓄锐。

  只等令狐愚部曲一退,就能衔接上去,不给蜀寇丝毫喘息时间。

  塬上将台。

  邓芝亲兵来报:“邓扬武,魏寇又有两三千人上斜山了!”

  邓芝闻言点点头,站起身来。

  一边观察塬下战况,一边往那座斜山方向走去。

  那座山本无名,之所以叫斜山,只因其有一面长三里的长斜坡。

  大汉兵力不足,兵力只能收缩在土塬与斜谷口附近。

  但那斜山与这土塬之间,却有一道深沟,魏军想到这土塬,必须遭受汉军居高临下的攻击。

  一百盆领重铠甲士,两千筒袖铠甲士,携一千两百张元戎弩,全部布置在那里等着了。

第93章 重铠血战

  骠骑参军州泰的视角来看,邓芝所在的塬台就是一面绝壁。

  只能望见塬台边缘有少许人影,于是其上兵力是一万还是一千,完全靠猜测。

  而率领三千精锐甲士,一千河东杂兵登山绕路,准备夺塬的魏平、贾栩二将,此刻已成功爬上了半山腰。

  喘息片刻,士卒开始整队。

  魏平、贾栩二将则巡视战地,想看从何处突破。

  他们所在之处已经比汉军地势要更高些,已经能望见在山沟对面列阵以待的汉军了。

  “他娘的,难怪蜀寇不在这山上设防,原来这还有一道山沟!”

  魏平嘴里骂骂咧咧,一阵恼怒。

  “也就一个小山沟,怕甚?”贾栩撇了撇嘴,“在上庸蚁附攻城都不怕,还怕他一个山沟了?”

  虽然这山沟确实能给汉军带来居高临下的优势,但坡度不算急。

  比起蚁附攀城的难度来说,根本不算事。

  魏平也是想到了孟达手底下那群废物:

  “倒也是,我看蜀寇也不比那孟达好到哪去。

  “命河东卒速速夺取高地!

  “你再率一千精锐继续登山,从山顶绕到他们背后去!”

  不多时,魏军重整旗鼓已毕,阵中战鼓擂动。

  一千河东卒率先对汉军阵线发动进攻。

  先是缓缓走下山坡,不到百步便下了到山沟最底处。

  最前排的河东卒战战兢兢,开始爬坡。

  地势这么低,山坡上又是草木葱笼,已经望不见上面的汉军了。

  继续向上爬,河东卒也明白他们今日就是炮灰,全都做好了要被汉军箭雨滚木这些东西弄死的心理准备。

  然而一直到他们爬到半坡,距坡顶只有四五十步距离,预想中的箭雨仍然没来。

  “冲!”河东司马一声令下,红色令旗奋力前挥,代表冲锋的鼓点开始擂动!

  到了这个距离,等他们冲到山顶,汉军最多也就只能射一箭!

  冲得越快,存活率反而越高!

  鼓点声与喊杀声响彻山谷,一千河东卒浩浩荡荡冲上山坡。

  “射!”就在此时,山坡上的汉军终于爆发出第一声呼喊。

  两排元戎弩士一排蹲跪,一排站立,直直朝山坡上冲锋的魏军士卒射出一矢。

  这是元戎弩高效杀伤距离,就是重甲在这个距离也射穿!

  四百多枚弩矢一时发出,冲在最前面的百余河东卒,顷刻间倒下八成。

  只剩下二十余人零星地存活。

  然而后排的河东卒迅速补上空位,不要命般红了眼向山上冲去。

  然而还没等他们冲到坡顶,汉军在后排等候的二百元戎弩士直接补上前来,瞬息之间又是收割了一波性命。

  眼看着又倒下一百余人,或死或伤,惨叫连连,被迫成为前排的河东卒已是惊恐万状。

  显然没能想到,汉军弩士竟然如此之多,上弩竟然能如此之快。

  然而就在他们迟疑惊恐的短短时间里,躲在第三排早准备好的元戎弩士又已补到了最前排,从容地往下射击。

  哀嚎满山遍谷。

  还未冲至山顶,一千河东卒便已在弩矢的清洗下死伤三百多人。

  这种三段击的射击技术看似简单,却也不是谁都能想得出来,谁都能用得出来的。

  单单前后换阵而不乱,就足以说明这是一支精锐部曲。

  河东卒喧哗哭喊声越来越大,连坡顶都没登上,就已经有了溃散的趋势。

  然而局势根本不容许他们溃散。

  将军魏平隐隐有些猜测,此处的汉军估计只有弩,没有弓,于是率着两千甲士结成密集方阵,紧随河东卒之后。

  几十名河东卒溃下山来,想直接往山下跑去,魏平的督战队立时弯弓搭箭将他们射死,只有两人靠着蛇皮走位成功逃下了山。

  魏平也懒得派人去追,驱赶河东卒继续向前冲杀。

  在山上汉军再次以元戎弩射杀百余名河东卒之后,剩余的五百多河东卒终于有百人登上了坡顶。

  与汉军隔着一排鹿角开始了白刃战。

  已经爬上山坡的魏平见状顿时为之一喜:“冲!”

  战鼓再擂。

  两千精锐开始向山上发起冲锋,力图在河东卒没有全死光前冲上山坡,寻到汉军防御薄弱之处攻入围去。

  然而就在他们前排距坡顶还有五六十步之遥时,突然有箭雨右射左,左射右朝他们泼洒而来。

  “咻咻”的破空之声传来,紧接着便是一阵阵惨叫之声。

  汉军居高临下,箭矢本就有攻击力的加成,魏军甲士再精锐穿的也不是重甲,结阵又是密集,立时死伤四十余人。

  “散开!”

  “往山上放箭!”

  魏平连忙下令。

  四百名颇为精壮的甲士闻令顿时从腰间掏出硬弓,齐齐往山上抛出一箭。

  山上汉军有人不幸中箭倒下,不少前排的河东士卒也被波及。

  从下往上射很吃亏,这个距离想要射中,必须把弓拉满,估计射个五六箭就拉不开弓了。

首节 上一节 139/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