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7节

  不得不说,魏延是个有点文化的猛将。

  东汉的豪族武人大多对士人身份有种特殊的向往与执念。

  许多豪族出身的将领都热衷于文化学习,更热衷把自己的子侄培养成士人,希望他们出将入相。

  诸曹夏侯的二代极少出猛将,而出了曹植、夏侯玄这样的文人,这是原因之一。

  张飞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也是如此。

  魏延亦然,所以平日里有机会他就会读读史,只是没想到没用的知识居然还真在今天派上了用场。

  费祎则被魏延这番说辞震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昨日还让他心惊肉跳的不祥之兆,亡国之象,居然还能被这般解释。

  又是许久,丞相似乎下了决断。

  “如今陛下应已至箕谷,马谡大败,我们退师的消息,这两日又肯定会传到关中。

  “关中战事将起,我再如何想把陛下劝回成都也无济于事。

  “好在有赵老将军老成持重,不会听陛下任心而行,有他护着,想必陛下必能无恙。”

  丞相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或许真是先帝托梦呢?

  他忽然又这样想着。

  之前他最大的忧虑,就是关中的曹军一定会比赵老将军更早知道马谡已败。

  如果赵老将军不备,那么就有可能再遭一败。

  而现在天子竟能料败于先,那么赵老将军就必然早有准备。

  另一边,曹军却不知赵老将军已料到马谡已败。

  或许真能借此出奇不意呢?

  天子已经把那群最善鼓弄唇舌,又有能量传播舆论的大儒全部带去了汉中,蜀中舆情短时间内就不会被引爆。

  想到这,丞相心中慢慢燃起一点萤火般的希望。

  “文长,你明日率军围祁山堡,若是高刚献降,你领六千人马,一年粮草据守之。

  “我率大军继续南下,驻军陈仓道,增援列柳城,等陛下消息。

  “若后日正午,祁山仍不能克,则全军回师陈仓道,保全退路与魏逆相拒,你不许再提祁山之议!”

  魏延振奋抱拳:“唯!”

  魏延向以善养士卒著称,自忖自己带出来的将士就没有一个怕死,一个言降的。

  所以他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屡屡提出子午谷奇袭,蚁附攀城,钉死祁山这种种不怕死的弄险之策。

  他手下那群弟兄太渴望建功立业了。

  一旦明日能夺下祁山堡,钉死在魏军南下追击的路上。

  那么他将变成季汉的来歙,凭祁山,足可挡张郃数万人马来攻!

  又或者张郃围而不攻,继续衔尾追击丞相,那么他将变成郭淮,祁山则是他的上邽。

  魏军至少要分一两万人马来围祁山与护粮道,否则绝不敢继续追击丞相大军。

  而若是阿斗真能得胜,那么张郃就必须回师长安!

  曹叡在长安。

  他不敢不回。

  到时候,陇右局势又将大变。

  …

  …

  斜谷。

  天蒙蒙亮。

  两百余骑在田垅间纵马奔驰。

  一匹白马人立而起,前蹄腾空。

  马上擐甲戴胄之人挽弓如月,朝旁射出一箭。

  一头大鹿跑出数步后倒下。

  “陛下真乃神射也!”

  一直骑马护在刘禅左右的短腿将军夹着马腹,整个人高高立起,高举马弓放声大叫。

  二百余骑紧随其后纵声高呼:

  “陛下神射!”

  “陛下神射!”

  声音震山动谷,惊得山林群鸟扑棱棱飞向高空。

  刘禅一头黑线,差点红了脸。

  事实上,这位身被甲胄的天子已经连续射出七八箭了。

  最后实在觉得丢脸,才勒马停下射了一箭。

  骑射确实难嘛!

  谁能想到这麋胖这般拍马屁?

  但不得不说,就算明知道这是不要脸的拍马屁,听着也让人脸红,但刘禅还是差点就在这一声声陛下神射中迷失了自己。

  毕竟那鹿目测得有四十多米远,自己能射中就已经挺牛鼻了吧!

  转念一想,难道这便是佞臣与昏君的开始吗?

  “威,再陪朕练一个!”

  刘禅一边说着,一边已踢了下马腹向前驰去。

  短腿将军很快拍马跟上,并越过了刘禅。

  刘禅随即挽弓朝那位短腿将军瞄去,却见那披了甲的短腿将军抱着马儿脖子,一下藏在了马腹下面,在刘禅视线里彻底消失。

  刘禅又勒马跑到另一边,结果还不等他挽弓,麋威便又一个横翻,从马腹底下翻到了马儿另一侧。

  如是反复。

  两人就这么跑了一会儿,刘禅终于还是放弃了。

  于是麋威放慢速度,让自己与刘禅并驾齐驱,再次夹着马腹高高立起,并放声呼啸起来,似乎这样做会让他显得更加威猛。

  刘禅不得不赞叹造物的神奇。

  你说一个一米六出头的小胖墩,祖籍沿海,他怎么能这么会骑马,怎么能这么会骑射?

  家族天赋吗?

  在阿斗那份记忆里,老墩麋竺也很善骑射,阿斗第一次骑马射箭都是跟麋竺学的。

  昭烈帝一心创业,教育阿斗的事情几乎没怎么插手过。

  几人就这么疾一阵缓一阵向前驰行,不多时便在天大亮前看到了石门。

  山雾朦胧。

  一杆龙纛,立在彼处。

  三千名百战劲卒等候多时。

  “参见陛下。”邓芝上前参拜。

  刘禅翻身下马,将邓芝扶起。

  “爱卿久等了。”

第13章 事以密成 语以泄败(44k)

  关中。

  斜谷口。

  四五百名身穿蜀服的汉军将士在斜谷栈道的尽头建帐立卡,不许任何闲杂人等通过。

  一名白盔白甲的白袍小将坐在栈道边上,两脚悬空,极目望北。

  视线的尽头,便是那座四十年前由董卓所建,被叫作郿坞的坞堡。

  这便是居高临下的好处了,曹军自郿坞行军至汉军营前,至少需要一日时间。

  他们这些山上的汉军便能在第一时间观测到敌军行进。

  曹军只要一离开坞堡,他们便能通知山下做出应对。

  白袍小将看远处好半天没什么动静,于是目光便又转向近处的汉军营地。

首节 上一节 17/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