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49节

  “替朕卸甲。”他大臂一张。

  那件套在他身上已经三个昼夜不曾解开片刻的先帝银甲,在这一刻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先帝有灵?

  …

  …

  东面,下游。

  曹军一触即溃。

  或者说,不触即溃。

  有什么可说的呢?

  连续作战奔袭两日一夜,饥寒彻骨,袍泽在不知是天降还是神降的洪水中死伤过半,谁也不知会不会就在下一息被身边人踩进水里。

  要是这都不溃不降,天下早就被大魏一统了。

  仅仅在被汉军泄愤般杀伤四五百后,前部数千魏卒全部弃兵卸甲,举手献降。

  后部。

  数百战马驮着他们的主人下水。

  数千魏卒涉水跟上。

  被浊流淹没者近半。

  几百曹真蓄养的死士终于得以散开,在浊流中结好阵势,抵抗汉军虎贲的猛烈攻击。

  尽死。

  半刻钟过去。

  谷口水位大减。

  已经可以涉水渡河。

  中军监关兴带领一千虎贲渡过浊流,拉来尸体,搭上人梯,爬上已经被破坏了一小段的栈道。

  半个时辰过去。

  精神抖擞的虎贲追上了栈道上溃逃的数百曹军,开始了乱杀。

  又半个时辰。

  栈道上已经罕无人迹。

  一名穿着普通魏卒甲衣的胖子,红着眼刀斫栈道。

  当那员带头追杀的青袍小将距他十余步,他终于放弃了砍斫,而后用尽他最后的力气震声大吼:

  “我已为蜀狗所辱,不能再为蜀狗所擒!”

  言罢,其人踹翻木栏,面向深谷,横刀自刎。

  尸体落入水中。

  那绿袍小将只看了两眼栈道下深谷水势,其后竟褪去衣甲,毅然跃入浊流之中,却是争那尸首去了。

第39章 上陇

  斜谷。

  洪水已经全部退去。

  大约六千伪魏降卒被褪去甲兵,打散建制,押往箕谷赤岸库看管。

  至于其校尉、司马、军候、都伯等中高层军官,则被虎贲禁军暂押在天子行营附近,由相关人员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话。

  整片山谷泥泞不堪。

  汉军就在这种泥泞中努力寻找还算干燥处烤火饮食,稍作休整。

  两日作战奔逃带来的身心极度疲劳,让大汉的将士们即使面对如此大胜,也没心力生出太多太久的喜悦。

  只是终于感到一丝放松,直接在火堆旁沉沉睡去者甚众。

  此时本该由虎贲宿卫护佑的汉家天子,由于这几日与赵统、赵广兄弟俩混出了颇为深厚的战友情,命虎贲宿卫或帮忙处理伤员,或督运粮草薪柴到各营分发,留统、广兄弟与那些已经面熟的亲卫死士随行左右。

  如此行径,实在教那些与汉家天子朝夕相处许多年的虎贲中郎们有些牙酸嫉妒起来。

  但无可奈何。

  谁教他们来迟一步呢?

  这种在血与火中生出的上下互信与战友情,不是太平无事的朝夕相处能够比肩与替代的。

  “陛下,您也两日未曾合眼了。

  “这些受伤的战士民夫都会有专人负责医护救治的,更不会有哪个将士缺了吃喝。

  “您请回行营稍事休息吧!”

  赵云次子广与汉家天子这几日几乎形影不离,

  见过天子将台观战泰然自若,见过天子收拢溃卒从容不迫,见过天子移纛阵前慷慨激烈,见过天子拔剑前指勃然作色,也见过天子三日不曾解甲。

  试问哪一个对沙场有憧憬的将门虎子不想要一个这样的天子?

  本就年少热血的他,此刻忘记了那些流言蜚语与非议,对这位天子已然心悦诚服,死心塌地,觉得自己真该像麋威一样为这样的天子负点伤断条腿才好。

  汉家天子就该如此!

  可眼下,许多将士都已疲累得沉沉睡去,这位汉家天子却还亲自穿行在行伍之间,去看那些伤兵残卒有没有得到应有的照料,去看大伙是不是都分到了吃喝。

  他实在不能不担心天子的身体。

  丞相事必躬亲也就罢了。

  天子你不能也事必躬亲吧?

  刘禅没有理会赵广的劝告,继续强撑着身体,在一堆又一堆燃起的柴火中间穿行。

  遇到伤势较重的将士,他便停下脚步,让人记下他的名字,记下他的番属,让人负责他的医药。

  恰好遇到正在上药的,他便驻足看着,一般这种时候,军中医者便会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地处理。

  穿行许久,走近又一个火堆,他再次停下脚步。

  “他…他还行吗?”刘禅问道。

  那是一个腹部被洞穿的老卒。

  刘禅对他有些印象。

  医者本来正在认真处理伤口,此时听到有人问话便转过头来,见到问话之人究竟是谁后顿时一惊。

  刘禅对这医者也有印象。

  是那日给麋威取箭的老医。

  “陛下…他恐怕不行了。”老医无奈叹了一气,“伤及肺腑,又被洪水泡了一阵……”

  刘禅没来由一阵茫然,而后又居然有些心悸,以至于这老医后面还说了许多话,他一个字都没能听见。

  这老卒无家无室,无儿无女。

  便是假子都没有半个。

  就这么死了?

  脑袋混沌的刘禅走到那老卒身边蹲下,拿起那双苍老干瘪的手,握了许久后才终于想到了什么,用几乎无人能听见的声音道:

  “朕…我…我记得你说你是中山安喜县的。

  “不管我能不能走到那里,一定想办法让你落叶归根。”

  轻声言罢,刘禅起身匆匆离去,没再去看那生死未卜的老卒。

  …

  …

  天子行营。

  刘禅只巡行了小半个营地,便被赵云派的亲兵请了回来。

  侍中领虎贲中郎将董允,坐在行营右上首。

  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赵云,坐在行营左上首。

  其余诸校尉,如冯虎、傅佥、柳隐、宗预、宗前、赵统等分列左右。

  大概由于过分疲劳紧张的缘故,又或是因为包括赵云在内的诸将帅或多或少都受了伤挂了采,营中几乎所有人都与刘禅一般无二,全无大胜应有的喜悦。

  按理说,这一场几乎可以称为大汉立国复兴之战的胜利,应能让所有人都狂欢振奋个三天三夜才是。

  但事实摆在刘禅眼前,整支汉军由下至上,预想中的兴奋喜悦都没有发生。

  这种略显压抑的氛围,让刘禅这个天子有种如坐针毡的彷徨。

  “陛下,伪魏降将说,丞相在陇右大败。”董允声音略有些黯然。

首节 上一节 49/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