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63节

  “大将军在此,陛下天使却为何尚未到来?!”

  郭淮闻言一愣,反应过来后一时震悚:

  “右将军是说,此处蜀寇根本就是疑兵?

  “蜀寇真正的大军,此刻已经隔绝关中陇右交通,甚至已经兵临长安了?”

  蜀人以一州之地拥十几万大军,似乎有失常理,却也未必不可能。

  益州刺史部人口最盛时有近六百万,董卓时期关中大乱,人口又流入巴蜀上百万。

  连年战乱下来,藏户、逃户、亡户算一多半,也仍有两三百万,确实能勉强募集十万左右的大军。

  而闻听郭淮此言,整座大帐十几名大魏将校几乎全部陷入惶恐。

  眼前诸葛亮四五万大军便已经如此难以应付。

  如果这竟是蜀汉疑兵弱旅,那么斩首大将军的伪汉天子所部,究竟是一支怎样的精锐?

  汉军再次兵临长安?

  大汉…难道还没灭亡?!

  这一瞬间,包括张郃、郭淮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二百年前,后汉世祖中兴汉室的故事。

  虽然大家口口声声称蜀汉是伪汉,刘禅是伪帝。

  但只要这蜀汉一日不灭,金刀之谶、刘氏当为天子的古老预言,便只会蛰伏,而不会消失。

  如今刘氏之汉再次兵临长安,曹氏之魏元帅竟然被斩,这一谶语便从蛰伏状态被再度激发,萦绕在所有人心头不能消散。

  张郃于惶恐不安中坐定,许久之后又终于想到了什么,猛的一拍几案:

  “不,不不不!

  “他们势必没有兵临长安!”

  众将闻声惊愣,也不知这位右将军是想以此稳定军心,还是真判断出了什么东西。

  郭淮在滞了数息后,却也是突然也反应了过来:

  “对对,右将军说得对!

  “蜀寇势必没有兵临长安!

  “大将军之所以败军身殒,不过是中了蜀寇埋伏而已!”

  “使君何以断之?”前雍凉二州刺史张既所辟,此刻为雍州刺史郭淮别驾的胡遵出言相问。

  郭淮再次缓了许久,等到稍稍平复心情后沉声出言:

  “若是蜀寇真能举大兵以攻长安,又如何会将大将军…送到此处?

  “他们何不直取长安?

  “之所以把大将军…送到此处,便是知道我们无法得知关中虚实,欲以此诱我们陇右大军入关中救驾!

  “若我们果真中计,举大兵出秦岭入关中去救驾,则陇右空虚,必为诸葛亮所夺!”

  思虑片刻,众皆恍然,又终于是心下稍安。

  郭淮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然而雍州别驾胡遵再次质疑:

  “右将军,使君,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入关中救驾?”

  郭淮一愣:“以道,既明知这是蜀寇诱我之计,如何还能中计?”

  那别驾胡遵却仍是一脸忧色,连连摇头:

  “使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右将军是沙场宿将,威名天下皆知,使君您又是威震雍凉,羌豪号为神明。

  “今右将军与使君为陇右三军柱石,蜀寇如何不知?

  “倘若蜀寇料定,右将军与使君在见到大将军殒没之后,便无论如何都不会下陇山,进而趁此时机攻夺长安,又当如何是好?

  “如今陛下尚无消息,若是真被蜀寇逼于长安,右将军与使君不引军去救,恐生大变。”

  张郃与郭淮皆是一怔。

  如胡遵所言,如果他料到我会如此判断,又当如何是好?

  这种猜疑链一旦开始,便没完没了。

  胡遵又道:

  “右将军,使君。

  “若无关中,则无陇右。

  “关中既已为蜀寇所得,则我粮道已然断绝。

  “今我陇右有将士五六万,加上辅卒民夫、驽马挽兽,十几万张嘴要吃饭,而我余粮已不足半月支用。

  “虽凉州徐使君在金城、武威、天水、南安四郡为大军筹措军粮。

  “但四郡百姓不过十有数万,又星散各地,更是数百里皆无水路。

  “纵是筹得粮草十万,供至前线也已十不存二。

  “再聚大兵于陇右与蜀寇久持,无异于坐以待毙,恐非良计!”

  胡遵出身安定大族,对于陇右情况如何最是清楚不过,仅靠陇右十几万人口,是绝对养不了此处将近十万张嘴的。

  张郃听到此事,无奈至极。

  五万大军,一月支用粮草便是五万余石,更别提民夫辅卒还要吃饭。

  而拢氐道两百里陆路,千里奔袭又实在匆忙,根本连运粮的小车都不能齐备,大部分靠负粮入山,两万民夫辅卒运粮五万余石已是极限。

  但这本不应成为问题。

  毕竟雒阳长安之粮本可以源源不断运到陇右,损耗虽然极大,但以一大国敌巴蜀一小隅,便是久持,粮草损耗三五倍于巴蜀,也不是巴蜀能够耗得起的。

  沉思许久后,张郃看向郭淮:

  “伯济,你可有办法从陇右再筹集一二月之粮?”

  郭淮沉吟许久,最后摇头:

  “右将军,仆在雍凉数年,与天水诸氐略有情谊。

  “若是恩威并施,以利诱之,或许仍能筹措些许,但绝不足供十万人两月支用。”

  羌氐之民已经不入大魏籍簿,大魏对他们采取的是怀柔绥靖政策,只求他们不与蜀寇一起作乱就行。

  而羌豪又大多迷信。

  郭淮当雍州刺史的这几年对羌豪招抚有力,又使了些小手段,让羌豪觉得他有未卜先知的神奇本领,被羌豪们称为神明。

  从他们那里拿粮,却是比从陇右汉族豪强手里拿粮可能性更大。

  但确实拿不到太多。

  张郃再次低下头去,沉默思索,几乎半个时辰后终于开口:

  “长安城高,视野可数十里,又有近三万人马驻守,陛下被围长安的可能性不大。

  “纵使陛下果真被围长安,长安以东使命不可能断绝,陛下必能从雒阳调兵遣将。

  “我等只须在陇右再支撑两月,则陛下必率大军粮草来援。

  “届时,蜀寇必退无疑!”

  张郃就是在赌。

  赌蜀军关中人马钱粮不多。

  赌那位陛下不会坐以待毙。

  他继续道:

  “依我之见,不如遣两三万人马下关中与蜀寇相持,或可打通关中粮道。

  “再以两三万人马固守陇右,以待关东之援。”

  兵分两路,则有一半人马可以得到来自长安的粮草供应。

  另一半人马也能在粮道打通后得到粮草供应。

  由于分兵,还能减少陆路运粮供应大军产生的无谓损耗。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粮草。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多时候不是比什么奇谋妙策,而是比谁能耗得过谁。

  郭淮却是犹疑:

  “右将军,一旦分兵,一路自陈仓道入关中,一路原路返回天水。

  “诸葛亮下禄近四万人马,魏延在祁山堡仍不知到底几千。

  “到时候蜀寇两路四五万人对原路返回天水这一路前后夹击,我大军如何能挡?

  “又或者诸葛亮不追天水,而率军追下陈仓,与关中蜀寇另一支人马前后夹击,又当如何是好?

首节 上一节 63/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