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24节
“若是魏相能够和父皇一起封禅,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李承乾神色诚恳的拱手。
“可以。”皇帝赞同的点头,随即他转口说道:“对了,还记得去年底你说的让诸宗室亲王亲耕之事吗,宗正寺已经做出来一年的统计,你去看看。”
“喏!”李承乾再度拱手。
“好了,其他事情也没有了,你回去吧。”
“是!”李承乾有些诧异的拱手,但还是告退离开。
……
等到李承乾彻底离开两仪殿,李世民才不由得叹了口气。
魏征是朝中支持太子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一旦魏征致仕,那么这股力量立刻就会被削弱。
李世民平静的斟酌着这些事情。
魏征致仕的确可能会让东宫的力量削弱,但是为了魏征的身体,或许这是必须的。
至于说李承乾担心的有人会为难魏征的事情,李世民反倒不担心。
低下头,打开了放在下面的一封诏书,那就是册封魏征的次女为太子良悌的诏书。
今日李承乾如果反对魏征致仕,那么李世民就会将这封册封魏征的次女为太子良悌的诏书给烧掉。
如果魏征的女儿成了太子良悌,那么魏征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人怠慢,再加上张阿难亲自处置,绝对不会有问题。
户部的事情太子没有提。
今日李承乾说话的时候,李世民也在当场,李承乾的确没有提到户部的什么。
但魏征之所以会提到户部,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承乾要做的那些事情,或早或晚的都要涉及到户部。
户部,皇帝的心底是绝对不愿意让太子插手的。
但回宫之后,他仔细的想过,其他事情不说,有一件事情,太子说的没错,那就是如今的户部,做的真的不是很好。
和司农寺卿赵元楷一样,户部尚书唐俭虽然是个合格的户部尚书,但也仅仅是合格。
封禅,封禅最后牵扯到的,还是人口的问题。
几天下来,皇帝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他的确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
虽然残酷,但这是事实。
李世民也接受了下来,这样,封禅嵩山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户部终究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算了,还是先让太子在司农寺上做出些成绩来吧。
毕竟,太子或许现在根本没有想过插手户部的事情。
回过神,皇帝看向侧面,问道:“那件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张阿难拱手站出,然后说道:“启奏陛下,臣查过最近东宫的侍医,无人知晓太子良悌怀孕之事,不过东宫后院太子妃管的很严,尤其是安康郡主和太子良悌那里,另外,太子基本不管东宫后院之事。”
“承乾不知道?”李世民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些事情,李承乾是真不知道,而这些全部都是太子妃苏淑一个人在打理。
也就是说,今日去魏征府邸,后院的事情,李承乾也一样不知道。
这个时候,皇帝莫名其妙的头疼了起来。
不是因为李承乾,而是因为苏淑。
苏淑是太子妃。
如果说太子妃一句话不说,那么她没有分量的跟不存在一样。
但是,如今的苏淑展现出了相当不差的能力。
尤其是她还生养了太子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样的她,反而将太子妃的威望提了起来。
要知道,在整个大唐的内命妇体系当中,皇后是排第一位,皇后没了,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皇贵妃,而是太子妃。
因为太子妃是正室,太子妃见诸天下命妇,她天生就拥有代表皇帝和太子,代表整个皇室的权利。
而皇贵妃,需要皇帝特别下旨。
当太子妃沉稳的站出来的时候,东宫的分量,起码在皇帝的心里便已经不同以往。
轻轻摇头,李世民不由得笑笑,随即他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下来。
这一年来,太子处理政事的妥当,已经得到了朝野的赞许。
没有丝毫令人觉得不妥的地方。
相反李泰,跟着他在洛阳,虽然也在修书,但实际上这些事情真正主导的人是苏勖。
各个方面都不如太子。
而且这还是在太子詹事于志宁去年后半年不在的情况下。
太子詹事。
皇帝不由得想到了太子詹事的身上。
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奏本,皇帝下意识的提笔写下了一个名字。
马周。
……
夜色笼罩,刀光横扫。
带着面巾的蒙面人猛地向后一退,下一刻,他脚步用力一点,整个人瞬间就退到了身后的河渠之上。
脚下一用力。
冷冬时节已经冻住的河面顿时裂开一个大洞,下一刻,他整个人已经坠入了河中。
站在堤岸上的两名千牛卫相互对视一眼,下一刻,一名千牛卫直接扑进了水渠之中。
片刻之后,他终于再度抬起头,但他无奈的摇摇头。
他虽然可以下水,但水性并不是很好,所以没有找到人。
很快,两名千牛卫立刻召集更多的同伴,还有城中的金吾卫,开始全面封锁,全面搜查。
没过多久,他们就在河渠上找到了一个破洞,还有湿漉漉的脚步……
齐知玄躲在一间无人的荒宅之中,脸上带出一丝庆幸。
他之前虽然从水渠跳了出来,也做出了行走的痕迹,但是很快,他就又重新栽了回去,另外找了个地方出水渠。
时间一长,后面那些人跟踪的脚步就断了。
希望如此。
齐知玄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被盯上的。
不过是在监察御史王黯的宅院四周转了转,立刻就有千牛卫的人摸了上来。
长安城不能再待了。
齐知玄几乎肯定,整个长安都盯上了他。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真面目没露。
但他不敢冒这个风险,他不知道太子是否还记得他。
如今想要离开长安城,在被千牛卫重重追杀的情况下,他能够依赖的出路……魏王?
片刻之后,齐知玄已经潜入了魏王府。
似乎魏王府从来没有想过会被人侵入,所以内部守卫漏洞太大。
李泰刚刚进入书房,一把冰冷明亮的长刀已经落在了他颚下,李泰顿时不敢动作。
“殿下,帮个忙,两个时辰之后,就说有人刺杀你。”齐知玄的声音响起,随即他又补充道:“明年,会有两千贯现钱,送入魏王府。”
“是你!”李泰一听现钱,立刻就知道是谁。
“是我。”齐知玄扬起长刀,李泰这才看到,抵在自己颚下的,一直都是刀背。
“殿下不用回头,此事做便是了。”齐知玄平静的收起了长刀。
李泰轻轻点头。
……
两仪殿中,李泰直直的跪在地上,看着站在一侧高句丽地图前的皇帝,哭泣哀嚎的说道:“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啊,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啊,父皇,你得管啊!”
李世民淡漠的看向李泰,冰冷的说道:“滚!”
国庆节快乐
红旗飘飘,朝霞初雪。
国庆再逢,欢庆无边。
祝所有的书友在国庆的假日里都能玩的开心,欢声处处,喜乐无边,
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