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95节

  皇帝对于薛延陀的痛恨清晰可知。

  在前一世,到了明年,薛延陀真珠可汗会派他的侄子突利设来唐下聘,献马五千匹,牛、橐驼一万头、羊十万口。

  皇帝让真珠可汗到灵州亲自来迎亲,就如同去年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皇帝自己也会到灵州,亲手将女儿新兴公主赐嫁真珠可汗。

  这是一场杀局。

  只要真珠可汗敢到灵州,皇帝保证一定不会让他活着回去。

  你都以大唐的大将要挟赐婚,皇帝还会在乎什么大国的脸面。

  真要因为这样将公主嫁给你,大唐才是没有脸面。

  也不知道谁给真珠可汗点破了这一点,到最后真珠可汗还是没有感慨灵州。

  皇帝最后以薛延陀没有准备好聘礼为由,取消了婚约。

  李承乾的目光顺着宫墙,看向了两仪殿的方向,皇帝现在已经开始为明年的大战做准备了。

  可惜他没有想到真珠可汗最后没敢来,一场辛苦化为乌有。

  不过,不需要等到明年了。

  李承乾没有等到明年的心思,他的目光顺着宫殿顶端看向了更西方。

  这一场大战,李承乾也有下注落子。

  他的子落在了在安西的李袭誉身上。

  现在这个时候,天山一带和西突厥的战事,应该早就落下帷幕了吧。

  ……

  茫茫的草原之上,枯草被马蹄一脚碾碎。

  数万人骑在马上,有气无力的朝着北面迁移。

  这些人,正是背叛了大唐,正在返回漠北的铁勒契苾部众。

  如果说一开始返回草原他们还有一点兴奋,那么到了现在,冰冷刺骨的寒风已经让他们忍不住的怀念长安之内的温暖。

  真珠可汗没有用他们和大唐作战的准备,他就是要吞了他们。

  没有了契苾何力,契苾部也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

  所以一旦北行,薛延陀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就没有了一开始那么好。

  不少人又累又困,甚至不由得长吁短叹。

  突然,不少人身体一顿,下一刻,十几名成熟的战士已经跳下战马,耳朵紧紧的贴在地面上。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契苾族战士面色骤变,不由自主的,他们已经握紧了手里的长刀。

  “上万骑兵!”一名战士面色苍白的抬头,看向眼前无数的族人道:“有上万骑兵正在从左右同时杀了过来……”

  不用他再多说什么了,这一刻,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剧烈的大地震颤。

  所有人猛然转头,赫然看到一左一右的大地边缘,两股黑色的洪流已经朝着他们这边疯狂的冲杀了过来。

  高高举起的黑色旗帜上,大大的绣着一个“唐”字。

  “杀!”一声断喝从最前方的将领口中喊出,同时声音轰响四野:“大唐皇帝有令,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斩……”

  “皆斩,皆斩,皆斩。”

  无数的声音从漫无边际的黑色骑兵口中高喊而出,汹涌的奔驰间,所有人齐齐怒吼:“杀!”

  “杀杀杀……”

  杀声震天,所有的契苾族战士全部面色苍白的可怕,这些人全部都是他们曾经的战友啊!

  就在这一瞬的犹豫之间,汹涌的大唐骑兵已经冰冷的杀进了他们之中。

  一左一右,齐齐从肋部杀入。

  槊刃翻飞,鲜血冲天。

  契苾族战士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拿刀厮杀了上来。

  也有不少人直接扔掉了手里的刀,朝着没人的地方冲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声怒吼突然在厮杀的战场上响起:“该死的执失思力,那是老子的族人,你下手这么狠做什么,还有你们,赶紧放下刀剑,跪地请降,难道真的要让部族被屠杀殆尽吗?”

  契苾何力的声音,他们谁听不出来,战场上还活着的人,茫然之中,手里的刀落在了地上。

  大局已定。

  ……

  “好!”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猛地一拍桌案,兴奋的叫道:“杀的好。”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李袭誉和郭孝恪击败西突厥乙毘咄陆可汗后,率兵东行,和执失思力、苏定方一起东西夹击击破了契苾部族,救出了姑臧郡公,唯一可惜的是让真珠可汗逃了。”

  皇帝摆摆手,说道:“契苾族被截下,便是对乙失夷男最大的打击,去年一战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充不说,这一战更加打掉了诸部对他们的信心,他们日后衰落的会更快。”

  “是!”长孙无忌拱手。

  李世民看向群臣,说道:“诸卿还是依照之前的部署行事。”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当初是你建言将李袭誉流放安西的吧?”

  “是!”李承乾仿佛刚刚收敛眼中的惊讶,他赶紧拱手道:“儿臣只是觉得李袭誉久经战阵,流放也是在西北更好一些。”

  “你做的是对的,若不是他和郭孝恪,西突厥就不会有那么快被击败,他们也就没法东行,及时的和执失思力、苏定方配合,击破契苾部,救下姑臧郡公。”李世民抬头,说道:“传旨,起复李袭誉为沙州都督,镇守敦煌。”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好了,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拱手。

  皇帝从东厢房走出两仪殿,李五在甘露门下汇合到皇帝身边。

  “查的怎样了。”李世民挥手,让四周人等退下。

  李五拱手道:“回陛下,魏王没有动作,与此事无关,勋国公本人与此事无关,但是甘凉一带,有几个家族牵涉到了其中,具体如何还在查,不过大战之后,他们立刻就求到了勋国公的府上,勋国公将他们狠狠的骂了一顿赶了出去。”

  “嗯!”皇帝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工部呢?”

  “工部一切正常。”李五拱手,他肯定,张亮没有在工部做任何手脚。

  “继续盯着吧,等到何力回来之后,其中的事情就知道了。”稍微停顿,李世民说道:“李袭誉被弹劾也和甘凉的那些人有关吧?”

  “是!”李五点头。

  皇帝轻笑一声,说道:“告诉李袭誉,让他在敦煌好好的查,这些人究竟有多少,你们一起查清楚。”

  “喏!”

  “还有,继续盯着张亮,青雀,也快回来了。”

第196章 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收拢人心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看了手上的信件,然后又看向神色有些紧张的中书主书李怀俨,神色温和的说道:“安康郡公如何了?”

  “叔父一切安好。”李怀俨站在殿中,认真拱手道:“不过叔父刚到沙州,有很多东西需要熟悉。”

  “沙州距离凉州不远,郡公以前任凉州总管,对沙州,尤其是敦煌应该很熟悉才对?”李承乾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李袭誉是桂州都督、始安郡公李袭志的亲弟弟。

  李怀俨是李袭志的儿子,如今的中书省七品主书,位置在通事舍人之下。

  李怀俨小心的拱手,说道:“叔父刚刚从草原回返,刚到沙州还在熟悉,不过特地写信让臣呈送殿下,感谢殿下救援之恩!”

  李怀俨之所以如此小心,是因为他今日来只带了一封信,其他的什么东西一概没带。

  李承乾低头看了书信一眼,信中李袭誉很是感激太子当初进言将他发配西域军前之事,若是没有太子的进言,也就没有李袭誉在短短几个月就从被流放的罪囚,重新起复成为沙州都督的事情。

  “不关孤的事情,孤当初只是觉得安康郡公也算是军中宿将,就这么的流放实在可惜,到了西域军前或许能够有些作用。”李承乾摆摆手,然后郑重的说道:“不过郡公虽然复起,但还是要注意行事依律,不要妄纵。”

  “喏!”李怀俨立刻拱手,说道:“臣回去之后,就回信叔父,告知殿下教诲!”

  “嗯!”李承乾点点头,顺手端起来茶杯。

  “臣告退!”李怀俨立刻拱手。

  ……

  看着李怀俨离开的背影,一直站在李承乾侧畔没有开口的马周,感慨的说道:“真是谨慎啊!”

  “被人弹劾,罢官流放之后,哪怕重新复起,更加谨慎也是必然。”李承乾轻轻摇头。

  马周回头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臣还是有些不明白,安康郡公虽然有所军功,但直接被复职为沙州都督,是否也有些过了?”

  阴山以北草原上的那一战,契苾何力被救了回来,他的部落有上千人死在了战场人,更多人被大唐截下,带回了长城以内,其中就包括他的弟弟和母亲。

  薛延陀真珠可汗跑了,丢下两千骑兵断后,自己跑了。

  这一战除了阻止契苾部投薛延陀以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战果。

首节 上一节 195/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