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28节
刚刚回到陈国公府的侯知仪,翻身下马,将手里的缰绳递给家中的仆人。
这个时候,仆人说了一句:“国公回府了。”
侯知仪有些诧异的抬头,他老爹平常不回府里的,今日怎么突然回来了。
不管怎么样,侯君集回府,侯知仪要去请安的。
中堂之下,侯知仪对着坐在主位的侯君集,认真拱手道:“见过阿耶。”
侯君集淡淡的点头,然后问道:“听说太子明日要召见你?”
侯知仪惊讶的抬头,随即拱手道:“是的,长安县有桩灭门案,抓获的凶手有五人,其中有两个十三岁的孩童,关于他们的具体定罪,大理寺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太子叫儿子过去问一问。”
侯君集抬头,问道:“你觉得太子叫你过去,真的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吗?”
“是吧。”侯知仪不知道侯君集为什么这么多,但他还是赶紧拱手道:“太子近年来颇多关心民间之事,去年有农耕,还有女子生产之事,虽然不是那么能拿的上台面,但儿子觉得,太子是在用心体察民间疾苦,这对天下是好事。”
“太子!”侯君集点点头,他知道,李承乾最近之所以能获得皇帝的青睐,就是因为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以不触及皇帝的权力为前提,甚至很多事情,他做的事情都是在稳固皇帝的权力。
“聪明人啊!”侯君集轻叹一声,对着儿子点点头,道:“好了,去歇息吧,明日回来之后,和阿耶说说太子究竟和你说了什么。”
“是!”侯知仪立刻拱手,然后说道:“儿子告退,阿耶早些休息。”
“嗯!”侯君集淡淡的点头,然后看着侯知仪离开,神色逐渐的凝重起来。
太子明日会和侯知仪说什么呢,是真的简简单单就是这桩案子,还说别的。
突然,侯君集有些失笑起来。
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患得患失。
东宫在长安城所有的眼线几乎都被盯死了,太子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而且太子似乎也根本没有发现什么。
这个时候,与其莫名其妙的去担心太子,不如去担心一下自己的同伴。
张亮,还有魏王,都不是让人省心的家伙,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这一次的宫变之中,进行自己的谋算。
侯君集轻轻低头。
……
清晨,侯知仪跟在戴至德,还有张文瓘的身后,一起朝武德殿而去。
在他们前面引路的,是贺兰楚石。
侯知仪的姐夫。
贺兰楚石一直将三人引入到武德殿,才对侯知仪微微点头,然后站了一旁。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侯知仪,戴至德和张文瓘三人,对着李承乾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都坐吧。”李承乾淡淡的点头,目光轻轻的扫了贺兰楚石一眼。
最近李承乾很少用贺兰楚石,多数时候都是让他待在东宫,但是今日侯知仪来他,贺兰楚石却是少有的主动请命。
马周,萧钧,张大象三人坐在左侧,戴至德,张文瓘,还有侯知仪三人坐在右侧。
长孙祥站在李承乾桌案左侧,而贺兰楚石则是站在右侧。
李承乾翻出一本案卷,然后看向戴至德,问道:“戴卿,这件案子是怎么回事?”
“回殿下!”戴至德拱手,认真说道:“太常寺主簿安灶,掌贡品诸事,因在武功县欺凌霸占贡户,导致其中数户人家家破人亡,最后几家之后流落的子弟,辗转卖身入安家,最后在某一日下药麻翻所有人,然后全部杀死灭门。”
“孤看其中有二人不过十三岁,数年之前甚至还未有十岁,大理寺什么意见?”
张文瓘拱手,说道:“按律,杀人当斩,但考虑年幼,没官为奴,但也有说,可以发放军前效力。”
没官为奴,就是一辈子的奴隶,但发放军前效力,或许能够有翻身的机会,但他的年纪太小。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侯知仪问道:“侯卿,你怎么看?”
“殿下!”侯知仪拱手,说道:“臣以为没官最佳,但需要找个好人家安排。”
“好人家哪里敢有放杀人者的。”张大象坐在一旁,微微摇头。
“殿下,要么直接送入掖庭。”萧钧小心的开口建议。
“那里是死人的地方,两个十三岁的孩童,送进去肯定活着出不来。”马周直接摇头。
李承乾微微抬手,道:“诸卿继续说!”
“喏!”
……
中午时分,贺兰楚石去安排午膳。
李承乾看了他的背影一眼,然后才看向侯知仪,问道:“侯卿,安家被灭门,其罪根本在谁的身上?”
“在安灶身上。”侯知仪微微躬身。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说道:“孤听说,安家是独子,你说,若是其子知晓其父恶行,他会不会提前阻止他?”
侯知仪一愣,随即低头,想了想说道:“或许会吧,若是他知道事情会令他灭门。”
李承乾轻叹一声,道:“但也难说,毕竟错从一开始就犯下了,除非有人能提前答应诸罪不究,或许彼此都能活下来。”
“是!”侯知仪有些不明所以的拱手。
李承乾看着侯知仪,平静的说道:“侯卿,若是孤处在那样的立场,孤会答应的。”
侯知仪看着李承乾,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太子这话,似乎是别有意味。
两侧的马周,萧钧和张大象,戴至德,还有张文瓘,全部默然不语。
很快,贺兰楚石就传膳而回。
边用午膳,李承乾顺带对贺兰楚石说道:“贺兰,午后去趟魏王府,告诉魏王,三月十五日那日,孤要太乙青华观上香,问他去不去?”
贺兰楚石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硬,但瞬间,他就低头道:“喏!”
第225章 朱雀门前,尸山血海
三月十五日,文德皇后生辰。
李承乾站在魏王府的后院中堂,看着不停啼哭的婴儿,一时间有些恍然。
李泰站在一侧,笑着说道:“皇兄,三日之后,青雀打算邀请一些朝臣来府中饮宴,不知道皇兄是否有时间?”
李承乾有些惊讶的看了李泰一眼,随即点点头,面色温和的说道:“放心,为兄一定来。”
“多谢皇兄。”李泰稍微松了口气。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管怎样,青雀,你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行事要稳重一些,多为他们考虑,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
“是!”李泰赶紧躬身,头低的很沉。
李承乾看向内堂,低声说道:“孤听说婉儿难产,这才从太乙青华观赶了过来,如何,婉儿的情形还好吧,要不要让你皇嫂过来一趟。”
“不用麻烦皇兄,难产只是一时之象,太医已经进行了诊治,无碍的。”稍微停顿,李泰苦笑说道:“更何况皇嫂出宫,还是算了吧,免得麻烦。”
“倒也是。”李承乾点点头,其实不只是苏淑,他李承乾出宫,什么时候容易过。
因为不过是因为是他母后的生辰,这才方便的出来一趟。
“好吧。”李承乾看了婴儿一眼,然后说道:“孩子起个乳名,然后让人快马禀奏父皇,相信父皇一定会愿意听到好消息的。”
“是!”李泰立刻拱手。
“嗯!好了,孤不打扰了,孤先回去了。”李承乾看着李泰,轻声说道:“没想到青雀你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以后行事要多成熟一些。”
“是!”李泰微微拱手,然后说道:“臣弟送皇兄。”
“好!”
……
站在府门前,李泰看着李承乾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的背影,眼神不由得沉了下来。
转过身,李泰就回到了王府。
书房中,李泰坐在主榻上,看向柴令武,问道:“刚才,没有被太子发现什么吧?”
“没有,殿下放心,人藏的很紧。”柴令武立刻拱手。
李泰这才松了口气,说道:“本王可能犯了一个错,太子身边的人太多了,三日之后,他要是再带那么多人来,恐怕有些不方便。”
李承乾是太子,太子出行,自然是无数金吾护送。
一如今日,三日之后,李承乾再来魏王府,也是一样。
到时候,如果他留的时间长些,那么很容易切断李泰,侯君集和张亮与外界的联系。
毕竟太子在,他们也不方便离开,而且那么多护卫,谁知道太子会不会突然就盯上谁。
“殿下,如今已经是如此了,除非那日陈国公和勋国公都不来,否则,便只有让太子来。”柴令武摇头,说道:“太子若是不来,将来真的有事,他一躲入武德殿……难道殿下真的打算去攻打玄武门吗?”
李泰沉默了下来,他略微思索后说道:“找个人,表兄,找个人,找个皇兄不是很喜欢的人坐在旁边,这样他就不会多待了。”
“殿下,可不可以让阎叔父,坐在太子身边,那个时候,能够和太子坐在一起的人不多,殿下和叔父交待一声,之前他们有些事情不愉快。”柴令武小心点看向李泰。
“便如此吧。”李泰松了口气,然后神色肃穆起来:“表兄,三日之后,一切就要开始,最后一次传话各方,之后,你便不要再跑了。”
“臣明白!”柴令武心猛然间紧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