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66节
李承乾一行人从龙门而回,长街上,金吾卫已经清理道路。
端门之前,房玄龄和丘行恭得到消息,赶紧前来迎接。
随同的还有洛州长史萧钧,洛州司马赵仲坚。
“臣等参见殿下,殿下辛苦。”一行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为父皇,还有军中将士祈福之事,乃是孤应当做的。对了,房相,洛阳诸事如何了,后日就要启程回长安了。”
“回殿下,一切妥当。”房玄龄立刻拱手。
“很好,诸事辛苦了。”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丘行恭,说道:“天水郡公,如今已经十一月了,马上年底了,洛阳之事要多多准备。”
洛阳一下子少了几千的壮丁,影响会在方方面面逐渐的展开,如果不能提前准备,是要出问题的。
“臣明白。”丘行恭立刻拱手。
李承乾稍微放松,然后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这两日,多亏伊阙门的军士护卫,一会儿孤从东宫拨一笔钱,让人在洛阳城中采买一批酒肉送过去犒劳吧。”
“是!”房玄龄眉头一挑,认真拱手。
丘行恭站在一侧,有些不解的问道:“殿下,为何不直接从府库当中拨一批酒肉出去?”
李承乾笑了,看向丘行恭解释说道:“郡公还不如直接说,孤为什么不直接拨一笔钱给军中将士。”
“臣不敢。”丘行恭立刻低头,太子赏钱给军中士卒,这是犯忌讳的。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必紧张,孤之所以不直接拨钱,便是因为这些钱一旦到了军中,军中的将领首先会剥一层,落入士卒手中的更少,换成酒肉,自然就全落在士卒身上。”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当然,酒肉这东西,士卒们最多高兴一夜,远不如银钱让他们更开心,但孤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士卒更开心,而是百姓。”
“这笔钱先落入百姓手中,百姓有了收入,自然开心,士卒的高兴少一些,是因为他们分了一半给了百姓。”房玄龄在一旁解释,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这些年的治国之术,越发的炉火纯青了。”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孤不过是在向父皇学习而已,郡公,你如今不再是军中将领了,是洛州都督,很多事情,都需要调整过来。”
说到最后,李承乾已经神色认真起来。
“喏!”丘行恭有些勉强的笑笑,你让他进行粮草和军需的调度,他勉强还能做的过来,你让他真的细细去治理地方,是真有些难为他了。
看到丘行恭的模样,李承乾轻叹一声,道:“郡公,所谓的治理地方,不过是治理民心罢了,相比军心,民心要更加的柔软,更加的脆弱,以前在军中的时候,七分强硬,三分软弱,但现在治理民心,三分强硬都嫌多,得一分强硬,九分软弱。”
“是!”丘行恭缓缓的点头,他有些明白了过来。
“孤再给你出个主意。”李承乾转身看向身后的洛阳城,说道:“孤今日回城时,看到不少大的庄园当中有不少的冬枣,冬桃,冬梨一样的水果,这些东西对于大家族来讲不过寻常,但若是能够将他们集中卖到城中,哪怕不用卖的太多,只需要让洛阳百姓知道有人在卖,而且卖的价格不高,便足够让人心雀跃了。”
“是!”丘行恭思索着拱手。
“殿下!”一旁的萧钧拱手,说道:“但这些水果价值怕是不低,百姓吃不了多少的。”
李承乾满意的看了自己的前太子中舍人一眼,点头道:“话是如此说不假,但买东西,有的时候,是不需要用高价的,如今特殊时刻,若是有人愿意奉献什么,协助官府稳定的地方民心,将来父皇东征归来,请奏父皇功勋奖赏便是。”
“这样怕是就没有人不愿意了。”房玄龄站在一侧点头,笑着说道:“为了稳定民心,这些东西,陛下是愿意接受的。”
“喏!”丘行恭有些疑惑的看了李承乾和房玄龄一眼,似乎在太子和房相的言辞之外,还有一丝很隐晦的东西。
“好了,诸卿都回去歇息,孤也回宫了。”李承乾对着众人平静点点头。
“恭送殿下!”众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转身,带着东宫的诸人返回了宫中。
房玄龄对着丘行恭拱手,说道:“天水郡公,本相告辞了。”
“国公慢走!”丘行恭跟着拱手,然后目送房玄龄离开。
等到房玄龄彻底消失,丘行恭这才转身看向萧钧问道:“长史,太子所言,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萧钧看了四周一眼,然后低声说道:“能好言好说劝解的,自然就不必乱来,但有些人实在没法说好话,他们该用些手段,就用些手段。
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总是想着苦一苦百姓,有时苦一苦权贵也是可以的。”
丘行恭缓缓的点头,他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一个地方都督了。
……
崇教殿中,灯烛昏暗。
李承乾坐在主榻之上,徐安小心的拱手道:“殿下,人已经回去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不要再盯武顺了,也不要盯着武元爽了,现在就派人回京,提前盯着武元庆。”
“喏!”徐安拱手领命。
“还有,关于明年朝廷用士子的消息慢慢的放出去,从武家周围放出去。”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
“喏!”
“另外,将太原郭氏的事情告诉王家,让他们盯着点。”李承乾抬头,轻声说道:“想来用不了多久,稚奴就能够知道武家和郭家的事情了。”
“是!”徐安神色严肃起来,他知道,晋王一直在派人盯着太子。
“让云家的人动动吧。”
第258章 萧瑀:太子究竟在算计什么
车粼粼马萧萧。
渭水清幽。
李承乾坐在马车内,挑开车帘,看向远处已经出现的长安城,稍微松了口气。
低下头,看向一直趴在他胸口的王幽兰,李承乾突然感到胸前一阵湿润,低声问道:“爱妃,怎么了?”
披着白色披风,王幽兰抬起头看着李承乾,眼角带着泪水,低声说道:“殿下,回到长安之后,妾身就不能再日日见到殿下了。”
“原来你是为了这个不开心。”李承乾有些忍不住的笑了。
“殿下!”王幽兰已经忍不住的嘟起了嘴。
这半个月在洛阳,几乎每日都是王幽兰陪李承乾一起歇息的,所以她习惯了。
但这种习惯并不应该。
李承乾拍拍王幽兰的肩膀,轻声道:“孤每日都有一大堆事,之所以能在洛阳天天陪着爱妃,是因为洛阳的事情不多,但回长安就不一样了,长安是帝都,父皇又不在,孤要监国,每日早起晚睡,能够三四日见爱妃一面,便已经是朝政轻松了。”
王幽兰神色黯然的低头。
“不过……”李承乾刚刚说了两个字,王幽兰就忍不住的抬头。
“孤虽然在武德殿监国,但是城阳和新城两位皇妹却是可以随便出入皇宫和东宫,爱妃可以和她们多接触一些,还有张妃和苏妃,你们年纪都差不多,平日里多玩玩,孤这样就能多去几趟,毕竟孤照看皇妹,是父皇留下的话。”李承乾眼神闪烁。
“好!”王幽兰愣愣的点头。
李承乾不由得笑了起来,然后伸手捏了捏王幽兰的脸颊,心中却是摇头:怪不得你玩不过武媚娘。
不过,王幽兰终究是出身太原。
李承乾不知道王幽兰是否能够吸引到武媚娘的注意,宫外的事情,她总有知晓的渠道。
李承乾思索之间,已经来到了春明门下。
他回到长安了。
……
武德殿中,李承乾坐在主榻上。
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萧瑀,于志宁,刘德威,崔仁师,崔敦礼,温无隐等人,站立殿中左侧。
尉迟敬德,郑仁泰,李安俨,杜荷,左匡政,李孟尝,李玄嗣,张绚,刘仁实等人,站立殿中右侧。
长安文武,大体在此。
李承乾看着众人,开口道:“如今雪后,百姓安歇,诸部该休息的也休息,唯独刑部,这个时候歇息不得。”
刑部尚书刘德威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如今朝中征伐,地方难免不安,刑部要统管地方,清理讼狱,该处刑处刑,该流放流放,尤其是要发配军前的,速度一定要快,军前可是很缺人的。”
“是!”刘德威认真拱手,他明白李承乾话里的潜台词,处事要重一些。
皇帝不在,处刑从严。
“还有兵部。”李承乾看向崔敦礼。
崔敦礼立刻站出,拱手道:“殿下!”
“兵部除了调派人员和军械以外,孤希望你们能着重注意突厥,薛延陀,还有吐谷浑,吐蕃诸事。”稍微停顿,李承乾面色冷冽的说道:“传讯诸州,若有外族挑衅,给孤狠狠的打回去。”
“喏!”崔敦礼立刻拱手。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李承乾叹息一声,然后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孤要说的就是这些,剩下的户部粮草调运,还有工部军械之事,以及天下治理,就都拜托房相了。”
“臣领旨。”房玄龄立刻躬身,心底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刚才不过是随便问了一句太子还有什么交待的,李承乾立刻就甩出了一大堆话,偏偏这些话都是很有道理的,房玄龄也反驳不得。
“殿下可不能闲着。”高士廉站出拱手,笑着说道:“这天下治理诸事,殿下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舅翁说的是!”李承乾对着高士廉轻轻躬身,然后略微沉吟,说道:“孤对长江之南的事情了解不多。”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群臣忍不住的抬头,这话是什么意思。
“湘南,江右,福广,这些地方。”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有房相和诸卿坐镇长安,关中,陇右,剑南,河东,河南,山南,淮南,还有吴越诸州,都乱不了,父皇不在,真正顾及不到的,是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
吴越之地有运河通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其他地方,就多少有些鞭长莫及的味道。
“所以孤想要了解一下湘南,江右,福广这些地方州县的治理情况,州县长官,地方世家,还有普通百姓,多了解一些,算是为朝中查缺补漏了。”李承乾轻叹一声,他和皇帝说过这事,但这些地方,就连皇帝也只能派人管,多余的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