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6节

  东宫还不足够和范阳卢氏对敌。

  李承乾很清楚,若是他和范阳卢氏全面开战,世家的手段完全落在他的身上,在没有皇帝庇护的情况下,李承乾会很惨的。

  世家是世家,房玄龄是房玄龄,他分的很清楚。

  “是!”李安俨顿时凛然拱手。

  “好了,人手都收回来了,我们接下来看着就是了,看看父皇会如何反应,然后我们再做下一步。”李承乾平静的向前。

  “是!”李安俨躬身,然后跟着起身,一起朝崇德殿走去,他没有问太子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他不需要问,这件事没完。

  ……

  “殿下,这是中书省刚刚转过来的大理寺的奏本。”于志宁将手里的奏本递给李承乾,然后退回到班列之中。

  李承乾接过奏本,看了一眼,随即挑眉,大理寺的奏本送来的好快啊。

  这究竟是大理寺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

  李承乾目光抬起,看向诸臣后面的戴至德,问道:“戴卿,你知道此事吗,大理寺昨日在怀远坊找到了卢卿家里的高丽婢,不过找到的时候,那高丽婢已经被毒杀了,而毒杀他的正是卢卿的表兄,长安县丞崔千。”

  “臣昨日立宫之后,才知道此事,那高丽婢虽然被崔千毒杀,但崔千也被那高丽婢临死前的反击杀死。”戴至德拱手,说道:“臣本来想要今日禀报殿下的,但是没想到,大理寺的奏本已经移送了过来。”

  李承乾点点头,略微沉吟,说道:“孤明白大理寺的意思,卢卿是和他的表兄崔千,为了争抢一个高丽婢而死,此事和其他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此事也到此告终来。”

  李承乾平静的将奏本前推,递给于志宁的同时,说道:“众卿都看看吧,这件事在东宫就这么了结了吧。”

  “喏!”群臣肃然拱手。

  “接下来。”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然后说道:“接下来,对东宫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考工志》的编修,事情很重……”

  ……

  夜色黄昏,暮光如同长阶一样的铺在了太极宫前的大道上。

  常何神色肃然的走上金阶,然后迈过门槛,进入太极宫。

  坐在御榻上批改奏本的李世民,目光看到常何,抬头,看向两侧,神色冷肃的说道:“所有人都下去。”

  “喏!”两侧帷帐之后的中书舍人,给事中,左右史,还有所有的宫女,内侍,全部都从各门退了出去。

  常何上前一步,拱手道:“启奏陛下,千牛卫查察一日夜,抓获大小嫌疑三十七人,暂无确切是凶手之人,但臣遍查诸相关之人,却有两处有些异样。”

  “哪两处?”李世民神色冷漠。

  “一处是魏王府,昨日参加过卢护悼礼到魏王参军房遗爱,夜宿魏王府。”常何面色凝重的拱手。

  李世民轻轻摆手,说道:“不是青雀,他们是在商量事情,但不是此事。还有一处呢?”

  “还有一处是范阳郡公府,昨夜戌时初,有更夫发现有人从范阳郡公府潜入,以为是贼人,然后惊动了坊丁,但范阳郡公府察查之下,却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常何轻轻躬身。

  “范阳郡公府,尚书左丞?”李世民的眉头瞬间就紧皱了起来。

  尚书左丞卢承庆,那可是六部尚书之下的第一人啊,他怎么牵扯进来了。

  抬起头,李世民看向常何,问道:“你怎么看?”

  常何拱手,说道:“昨夜千牛卫察查长安城,巡杀害长安县丞崔千凶手,虽有诸多收获,但真正的目标,却被引向了高丽人和突厥人。

  正是因为高丽人和突厥人的搅乱,千牛卫才没有抓住真正的凶犯,而此时范阳郡公府也有动静,似乎是……”

  “彻底灭口,了结这件事情。”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太子昨日大为夸赞卢氏忠诚,卢氏为了坐定此事,便杀了崔千灭口。

  日后,便也再没有人能拿这件事情威胁卢氏,而且突厥人,离范阳很近啊!”

  常何肃然躬身。

  李世民轻轻的敲敲桌案。

  太子,卢氏。

  卢氏,太子。

  许久之后,沉吟许久的李世民目光落在一侧的奏本上,他直接拿起一本,递给常何,然后说道:“让中书省抄录两份,一份送到尚书省,一份送到东宫,告诉他们,十五望朝那日,朕要知道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是!”常何心里一跳,皇帝出手了。

  “记得掺杂在其他奏本当中。”李世民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是!”常何面色紧肃的拱手。

  “去吧。”李世民微微摆手,常何立刻拱手而退。

  冬日的冷风轻轻掠过,李世民抬头看向殿外的长安城,他轻声道:“老伙计,你太急了。”

  ……

  东宫崇教殿,李承乾刚准备起身,李安俨就快步的走了进来。

  “殿下,中书省送来一批奏本,说是十五望朝那日要议的。”李安俨说着,将十几个奏本放在了桌案上。

  李承乾看了一眼,点点头,说道:“那么明日便召集群臣议一议吧。”

  “喏!”李安俨肃然拱手。

  李承乾随意的打开一本。

  礼官奏请加高祖父母服齐衰五月,嫡子妇服期,嫂、叔、弟妻、夫兄、舅皆服小功。

  看了一眼,李承乾翻开第二本。

  御史奏报司农木橦价贵于民间,参其隐没。

  李承乾刚要翻过去,随即又翻了过来,再度认真的看了一眼,眼神瞬间凝聚起来。

  这本奏本怎么会出现在东宫。

  这个案子,李承乾如果记得没错的话,前世就是因为这个案子,尚书右丞韦悰被彻底毁掉。

  可它怎么会出现在东宫,前世没有啊?

  李承乾的脸色顿时无比的凝重起来。

  风波将起啊!

  十一月,韦悰句司农木橦价贵于民间,奏其隐没。上召大理卿孙伏伽书司农罪。伏伽曰:“司农无罪。”上怪,问其故,对曰:“只为官橦贵,所以私橦贱。向使官橦贱,私橦无由贱矣。但见司农识大体,不知其过也。”上悟,屡称其善;顾谓韦悰曰:“卿识用不逮伏伽远矣。”

第41章 李世民的杀招,悄无声息

  东宫承恩殿,光烛轻轻闪烁。

  刚刚走入内室的李承乾,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铜镜之前准备卸妆的太子妃苏淑。

  烛光从侧面射入镜面,再反射到苏淑那张贤淑如玉、恬静温雅的面容上。

  红舒粉饰齐金制,星缀霞蒸鄂绣张。

  李承乾站在侧畔,一时间,目光不由得有些痴了。

  苏淑下意识的抬头,轻声问道:“殿下,怎么了?”

  “没什么。”李承乾笑笑,手里的奏本放入袖间,然后才神色温和的说道:“刚刚,父皇差人送信来,说青雀和兕子三日之后,来东宫探望,娘子多做些准备。”

  “是!”苏淑点点头,然后侧过身,看向镜中的自己,问道:“妾身如此,可以吗?”

  “当然。”李承乾走过去,双手搭在了苏淑的肩膀上,满意的点头道:“爱妃天生丰姿,又素端懿,性格婉顺,家室宜合,锦绣无双。”

  “嗯!”苏淑抬头,虽然满脸的欣喜,但还是白了李承乾一眼,说道:“妾身哪里有殿下说那么好。”

  “不,你比孤说的还要好!”李承乾一把将苏淑抱了起来,直接朝着床榻走了过去。

  “别啊,殿下,妾身还没有卸妆呢?”苏淑顿时急了起来。

  “那正好!”

  ……

  幽暗的内室之中,床榻上的苏淑睡的很沉。

  花饰散落,罗衣沾地。

  李承乾听着身旁苏淑轻微的呼吸声,眼睛缓缓的睁开。

  左手在侧畔一按,奏本再度落入他的手中。

  御史奏报司农木橦价贵于民间,参其隐没。

  李承乾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件事应该是尚书右丞韦悰句司农木橦价贵于民间,奏其隐没案。

  如今是冬日,朝中每到这个时候,都会让司农寺将储存的木头低价卖到民间,让百姓获益。

  然而今年,刚刚从蒲州刺史调回来的司农寺卿赵元楷,却将木头以高价卖到民间。

  所以御史怀疑是赵元楷中间有所贪墨。

  前一时,皇帝让尚书省核查,尚书右丞韦悰核查之后,便以隐没弹劾赵元楷。

  但之后,事情却迎来反转。

  皇帝召大理卿孙伏伽来论定司农罪,然而孙伏伽却说:“司农赵元楷无罪。”

  皇帝奇怪的询问理由,孙伏伽解释说:“要的就是官方的柴木贵于百姓的柴木,如果官方的的柴木便宜了,那么百姓的的柴木就卖不出去了,所以是司农赵元楷识大体,无罪。”

首节 上一节 36/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