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84节

  但是,如果太子不去翠微宫呢?

  长孙无忌。

  武媚娘身体越发的冷了。

  长孙无忌,李勣,房玄龄,他们这些人,全部都和太子关系很深。

  武媚娘便是手里有皇帝的遗诏,改立晋王为太子,立晋王为储君,这些人就一定会信吗?

  魏征?

  魏征现在可还活着呢。

  便是面对皇帝自己魏征都敢质疑,一封遗诏,他怕什么。

  那些从玄武门杀过来的人,谁信一封遗诏。

  而且,遗诏就那么好发挥作用吗?

  真正的遗诏,需要在内庭之中有副本,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还有起居郎,左右史,内外都有记录。

  皇帝临死前在帷帐之内,以三五人,而且还是武媚娘,褚遂良,以及一两个内侍,私下拟定的遗诏,谁信。

  对了,内侍,还有张阿难。

  他们想要伪造遗诏,首先需要对付的,是张阿难。

  这位内侍监统领,他如果不出面承认遗诏的正确性,其他人怎么相信。

  越是想,武媚娘越觉得这里面问题很大。

  晋王唯一的机会,就是太子接到遗诏之后,放下一切,不顾一切的冲到翠微宫。

  孝心。

  对,他们赌的,是太子对皇帝有真挚的孝心。

  只有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够做手脚。

  一旦太子携带整个朝堂,无数官员一起前往翠微宫……

  遗诏?

  武媚娘顿时恍然了过来。

  晋王要的遗诏,不仅仅是要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甚至他要用这封遗诏,将太子引出长安城。

  譬如当太子知晓,皇帝留了遗诏,而遗诏上不是他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就会着急,然后率领亲信杀往终南山。

  嘶!

  武媚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策略可行啊!

  不。

  这不是晋王能够想出来的。

  在晋王的身边,还有其他人。

  还有其他人在帮助晋王出谋划策。

  脑中思绪万千,但武媚娘的脸色却微微有些阴沉了下来。

  若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么晋王在事后,对她清理的可能性就会变大。

  皇帝,晋王,都是一样的冷酷无情……

  太子。

  李承乾的面容再度出现在武媚娘的脑海中。

  这个时候,只需要有人点破真正的遗诏问题,那么太子就能够在最后关头将一切扳回来。

  她需要去找太子。

  ……

  武媚娘抬起头,神色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是的,她武媚娘不是只有皇帝和晋王两条走。

  她也可以选择太子。

  皇帝对她虽然关爱,但不会为她去改变朝中对于后妃的处理制度,更加不会给她子嗣。

  晋王对她是完全利用的态度,到了最后,她这个知道他最见不得人事情的人,一定会被杀了灭口的。

  他们都在利用她,她也可以反过来利用他们。

  皇帝和晋王,都将是她利用的工具。

  功劳。

  这些事情对于太子来讲,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甚至是可以拿到朝堂上来,奠定他合法地方的重要证据。

  当然,口头说选择太子很容易,怎么做,什么时候,怎样去联系太子,都是需要郑重思索的事情。

  武媚娘轻轻摇头。

  她只需要联系太子一次。

  阿姐。

  阿姐和太子曾经有过照面的。

  ……

  被子之下,武媚娘的眼睛亮的惊人。

  她也不一定非要联系太子的。

  看到时候的情况而定。

  如果太子昏了头,有了破绽,那她就去帮晋王。

  她也可能选择在最后关头将一切告诉陛下。

  当然,对她而言,最好的还是太子。

  因为事后,她对太子的威胁最小。

  所以,事后太子最有可能给她最后的待遇,用来拉拢人心。

  甚至或许,她也可以和太子……

  一切看情况,以最后利于自己的方式去选择。

  武媚娘紧紧握住在了拳头。

  一切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363章 计算十六卫

  喧闹渐消,宫城归寂。

  晋阳公主和驸马阎玄秀,已经去了晋阳公主府。

  至于闹洞房那些事情,自然由长乐公主,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她们一众姐妹去负责。

  李承乾是太子,今夜皇帝喝的有点多,先一步尽兴离开。

  他走了,李承乾就必须留在宴席上,招待一众来宾。

  他唯一注意到的,就是李治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李治能走,李承乾不能。

  直到宴席散去,李承乾才被人醉醺醺的搀扶上了步辇,回了东宫。

  刚刚从崇德殿而过,轻风当中,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一口酒气,稍微抬手,步辇立刻停下。

  “去崇教殿。”李承乾微微摆手,他一只手捏着鼻梁,尽力用疼痛让自己清醒一些。

  “喏!”徐安立刻拱手,然后招呼侍卫,将李承乾送到了崇教殿中。

  躺在床榻上,热绢敷在脸上,李承乾终于振奋了一下。

  擦过脸,徐安将一碗醒酒汤放在身前。

  李承乾没有丝毫犹豫的一饮而尽。

  喝完,他才有些有气无力的躺在床榻上。

  徐安又换了一条冷绢,冰冷的感觉,让李承乾终于提起来一丝力气。

  稍微坐起身,李承乾这才开口问道:“今夜晋王在什么地方?”

  “晋王离开两仪殿后,去了立政殿,之后便一直在自己的房中待了大半个时辰,这才离开。”徐安认真拱手。

  “一直都在?”李承乾疑惑的挑眉。

  “是的,一直都在。”徐安说完,稍微迟疑的拱手道:“晋王进了自己房中之后,便没人再打扰他,他是在大半个时辰之后,才从立政殿离开,中间……中间他是否一定在立政殿,奴才不确定。”

  “大半个时辰?”李承乾抬头看向上方,突然,他侧身问道:“中间发生什么事情了没有?”

  “有!”徐安拱手,说道:“就是两仪殿的那两场小火,前后引起了一点混乱,但都不长。”

首节 上一节 38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