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节

  李安俨立刻神色肃然的拱手道:“喏,臣告退。”

  “等一下。”李承乾叫住了李安俨,问道:“孤让你做的那件事情,怎么样了?”

  “那本《诸病源候论·肠吻合术》三日之前,就已经送到了景教李秦的手里,至于他研究的如何,臣就不知道了。”李安俨神色肃然起来,他知道那本《诸病源候论·肠吻合术》写的什么。

  开膛破肚,缝合断肠。

  太子希望李秦能够切开他的断腿,然后重新接合断腿,彻底复原。

  李承乾抬头,轻叹一声,说道:“安俨,记住,孤的这条腿才是我们立足的根基,其他的什么都是浮云罢了。”

  “是!”李安俨躬身道:“臣会保护好李大夫的。”

  “明日吧”。李承乾神色憧憬,但又平静的说道:“明日,保护他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

  “是!”

第47章 太医令谢季卿:太子为何不见老夫?

  辰时正,宫门初开。

  宫道清冷,一身绿色官袍,身材略微佝偻的太医令谢季卿,心事重重的朝着东宫而去。

  身后的两名三旬年纪的太医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带着好奇。

  今日,医令怎么这么早就去东宫?

  他们在东宫一向是不怎么受待见的。

  没有治好太子的腿,让东宫将所有的怨气全都爆发到了他们的身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太子的断腿因为耽搁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想要彻底治好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本来也是他们认定的事,然而上个月朝会,太子突然出现在了太极殿,而且看上去虽然有伤,但跛脚基本是没有的。

  这让太医署的很多人都感到惊讶。

  要知道,替太子治疗的谢太医令,不仅是天下治疗骨伤的杏林宗师,而且他还跟着孙神仙学了许久。

  如今,他们没有治好的病情,被别人治好了,这何尝不是在打他们的脸。

  但可惜,太子根本就不给他们复诊的机会,让他们没有探究太子的病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是前几日恰好碰到晋王探望太子替他们求情,说不定他们还是见不到太子。

  不过今天还好……

  ……

  片刻之后,一行五人已经站在了东宫门外。

  一名太医令,两名太医,两名学徒。

  东宫的位置检查了他们的腰牌之后,这才冷着脸带他们朝里走。

  越过重重宫门,崇德殿立在眼前。

  谢季卿稍微松了口气,就要朝崇德殿走去。

  这个时候,一旁的东宫卫士冷喝一声:“胡乱看着什么。”

  谢季卿一愣,随即问道:“太子不是在崇德殿吗?”

  “谁跟你们说太子在崇德殿的,太子今日暂时停议,今日在崇教殿等你们,赶紧走吧,不要瞎磨叽。”卫士冷哼一声,然后迈步朝内院的崇教殿走去。

  谢季卿的脸色不由得微微阴沉。

  崇德殿,是东宫举行朝议的地方,每一次都是东宫群臣站立,太子才从外殿而入。

  谢季卿最近不止一次有消息说,太子每日都正常从殿外而入,然后走入到殿中的。

  如果不是有魏王府的消息,谢季卿或许真的以为太子腿已经好了,但魏王府却笃定的说太子是依靠机关行动了。

  今日,谢季卿就是想要见识一下那机关,但是太子今日不在举行朝议的崇德殿,而是去了崇教殿。

  相比于崇德殿,崇教殿更多的是诸学士向太子授学的地方。

  很多时候都是太子先到,而诸学士后到,这也等于,太子完全可以卸下机关。

  太子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

  崇教殿外,谢季卿刚要迈步而上,就在这个时候,太子家令李安俨突然出现:“谢医令,稍等一下。”

  “啊?”谢季卿一脸的茫然。

  “晋王马上就到,太子要先见晋王。”李安俨面色冷漠,就这么站在台阶之上,挡住前路。

  谢季卿脸色微微一变,随即他的眼底闪过一丝深沉的冷嘲,然后拱手道:“下官领命便是。”

  “嗯!”李安俨轻轻点头,再也不看谢季卿一眼。

  这一瞬间,谢季卿身后的两名太医忍不住的就要上前怒喝,但是谢季卿却伸手拦住了他们。

  他只是目光一瞥,两个人就不得不退后。

  多年的威严,同时别忘了,面前都是四品的上官,他们吵,吵什么。

  李安俨没有看这小小的闹剧,他的目光依旧盯在了崇教门下。

  很快,一名看不出多少年纪,穿一身古怪的黑色长袍,一手捧一本厚重的棕色书籍,一手提着一只药箱的胡人,出现在那里,在戴至德的引领下,朝着崇教殿而来。

  谢季卿看着这名景教教士打扮的胡人就着,走到了他的身侧,然后走上台阶,而李安俨这个时候,却惊人的微微躬身,同时让开一步,轻声道:“法师请!”

  “谢家令。”古里古怪的口音,但还是能听的清的。

  谢季卿脸色冷了下来,他就这么看着李安俨将那名景教胡人引入了崇教殿,而对方身上的药箱,在他的眼前异常清晰。

  当然,他知道这是太子的安排,但太子这样的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太子完全不信任他们的医术,还是说,太子不信任他?

  有或者怕他揭破真相……

  “晋王殿下到了。”李安俨的声音再度在谢季卿的身前响起。

  谢季卿不知道李安俨什么时候又回来了,他猛然间转身看向走到了崇教门下的晋王李治。

  跟在身后的,是监察御史、晋王文字李义府和太常博士,晋王侍读许叔牙。

  站在李治身前左右引路的,是太子通事舍人高真行,太子通事舍人封言道。

  高真行是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之子,也是晋王的表舅。

  封言道是驸马都尉、太子通事舍人,他是高祖皇帝之女淮南公主的夫婿,也是晋王的姑父。

  和晋王平行言谈的,是太子率更令长孙祥。

  长孙祥是文德皇后和赵国公长孙无忌的族侄,深受文德皇后大恩,也是因此,晋王也要称呼一声表兄。

  当然,谢季卿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东宫诸臣的态度。

  从进入东宫他就察觉到了,东宫诸臣之间似乎所有所无的多了些什么。

  似乎是自信,也或许是人心的凝聚。

  现在看他们引领李治朝崇教殿而来,谢季卿的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

  是昨日的大朝吗?

  昨日大朝之上的细节,早就在大朝之后,轰然的传了开来。

  东宫编修的《考工志》开始出结果不是什么了不得事情,反而太子对司农寺售柴之事的明澈眼界,更令人敬服。

  甚至还有对于朝政人心的看法,更是令人惊讶。

  这一点和什么都不懂的魏王,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谢季卿昨日虽然没有资格进入太极殿,但昨日的事情已经在群臣之中传扬了开来。

  太子贤于魏王已经是朝野公论。

  ……

  李治走到了崇教殿前,谢季卿赶紧率先拱手行礼道:“臣,太医令谢季卿,见过晋王殿下。”

  李治的脚步停下,脸上满是笑容的看着谢季卿道:“谢太医今日是来为皇兄复诊的吗?”

  “是!”谢季卿再度拱手,道:“上一次为太子殿下诊治,已经是一月之前,时间隔得有些久了。”

  “原来如此,走吧进去吧。”李治笑笑,然后迈步走上台阶,上面的李安俨立刻侧身拱手。

  李治点点头,然后从李安俨的身侧走过,其他人也各自跟上。

  到了谢季卿的时候,李安俨突然那轻声开口:“谢太医,你逾礼了。”

  谢季卿平静的看了李安俨一眼,淡笑着拱手道:“还请家令宥谅,下官也是为了太子的病情。”

  “你若真的有能力,就将太子的腿治好。”李安俨淡漠的看了谢季卿一眼,转身走进了殿中。

  谢季卿的胸口顿时就是一窒。

  ……

首节 上一节 42/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