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4节

  “乌常,骆宾王。”长孙无忌念着这个名字,他转过身看向一侧的皇帝:“陛下,乌常,是不是就是王字。”

  皇帝一愣,随即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不错,王字拆解开,可以念做乌常……太子,骆宾王的具体来历是什么?”

  便是皇帝也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甚至有可能会成为本届科举状元的骆宾王,竟然就是李治身边的隐秘谋士乌常。

  好在,李承乾一手将骆宾王的真面目给撕了开来。

  李承乾略微沉吟,然后说道:“骆宾王今年二十二岁,其父是故博昌县令骆履元,其祖父是故右金吾卫长史骆雪庄。

  那个时候的右金吾卫大将军是申国公安修仁,右金吾卫将军是张长逊和桑显和。”

  “二十二岁啊!”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正好是武德九年出生的。”

  “陛下!”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微一变,然后他皱眉看向皇帝说道:“陛下,不对啊,安修仁和桑显和都是我们的人,张长逊也是中立之辈,最多算是高祖皇帝的人,怎么都和那些人扯不上关系,所以会不会还是以前那一套?”

  “以前那一套?”李承乾有些不解的问道。

  “找一个恰好年龄的孩童,最好是父母双亡的寒门子弟,有些才华是最好的,然后在突然某一天,掏出一个某样东西做信物,告诉他,他其实是隐太子之子。”长孙无忌轻轻冷笑,说道:“一个贫寒的寒门子弟,突然成了隐太子之子,有了皇位的继承权……”

  “他会发疯的。”李承乾神色严肃的点点头。

  “最好,是想办法再给这人找个好的婚事。”长孙无忌看向皇帝,说道:“要么就是将自己人的女儿嫁给他,然后将自身的力量投入进去帮他,同时也对他进行控制;要么就是找个正经的好人家,掩盖的同时,也将人家拖下水。”

  “应该是后者。”李世民平静的抬头,说道:“他又不是真的是建成的儿子,所以他们会用他,但不会太多投入自己真实的力量,这样,一旦失败,不过下次再来就是……而且,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藏在幕后的人,真正的打算不过是为了用他来冲击朝堂,冲击皇帝的统治罢了。

  这个死了,还有下一个。

  这些人说到底不过是耗材而已。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当初第一次出现隐太子后人时,陛下和臣就详细的询问过李安俨和魏征他们那些人,基本肯定隐太子没有什么儿子流传下来,所以,这件事情,十有八九还是那些人的老手段……”

  “也不一定。”皇帝突然摆手,打断长孙无忌,说道:“有件事情,你可能忘了,当年,齐王可是任过一阵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而那个时候,那可不是虚职,右金吾卫大将军和两个右金吾卫将军虽然关系普通,但是和右金吾卫长史……”

  “陛下怀疑,骆宾王真正身份,是齐王的外室子?”长孙无忌脸色不由得一变。

  李建成的事情,他们翻天覆地的找,但李元吉的事情,他们难免有所疏忽。

  “若真是元吉的外室子,哪怕是真的,其实也无所谓。”皇帝神色冷淡的开口。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神色恍然的点点头,整个人也轻松了下来。

  的确,如果他真的是李元吉的外室子,反而没有任何威胁。

  皇帝之所以这么些年依旧在想着玄武门的事,是因为他在心底,对李建成还有一些感情。

  毕竟在当年,他们兄弟虽然一开始相争,但还是都保持着一定的底线的。

  真正踏破这个底线的,是李元吉。

  元吉凶狂,猜鸷好兵。

  居边久,益骄侈。

  即便是在当年,也没什么人喜欢李元吉。

  哪怕是东宫的人,对李元吉也是充满了嫌弃和怨恨。

  所以,如果骆宾王真的是李元吉的后人,那么,他对皇帝将毫无丝毫威胁。

  “所以,要么那人是别人的棋子,要么就是齐王之子。”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和皇帝道:“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私底下将他是齐王之子的消息传出去,毕竟他一直都以为自己是隐太子之子,若他知道朝中将他认定成是齐王之子……”

  “他要么发疯,要么就回去自己想办法调查,这背后的一切。”长孙无忌看向皇帝,说道:“如果他查出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他会不会杀了背后那些人?”

  “去做吧。”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看看那些人自相残杀也好,不过朕很想弄清楚,是哪些老家伙跳出来了,太子,查出来!”

  “是!”李承乾认真拱手,然后他抬头道:“父皇,稚奴离京是不是晚一些?”

  “不,就后天!”皇帝眼神冷漠。

  “喏!”

第395章 流放李治,前世今生的颠倒

  三月十六日,皇帝离京,入翠微宫休养。

  太子监国。

  太子居两仪殿监国。

  天下事,除东征高句丽准备之事外,其他皆进太子处决,无需奏送翠微宫。

  三月十七日,晋王离京,流放黔州。

  ……

  长安城西,金光门外。

  李承乾牵着一匹马,等候在道旁。

  一群兵卒押送李治徒步从长安城中而出。

  看到一众金吾卫,兵卒识趣的让他们将李治带到了李承乾身前。

  一身粗麻布衣,一根黑带束发。

  身形虽然依旧挺直,但是眼底却满是茫然。

  来到李承乾身前,李治下意识的行礼道:“皇兄。”

  “平身吧。”李承乾看着李治,说道:“父皇已经去了翠微宫,所以今日由孤前来送你。”

  李治嘴角微微抽搐,皇帝现在根本不想见他最后一面。

  “孤亲自准备了衣服,鞋袜,还有一点盘缠,同时嘱咐沿途的官吏待你好些。”李承乾神色突然认真起来,看向李治说道:“稚奴,你记着,沿路不要随意和任何人说话,不要接任何信件,到了黔州之后亦是如此。”

  “是!”李治立刻凝神起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谢皇兄提醒。”

  李治知道,李承乾的目标从来就都在皇帝身上,而不在他的身上,所以他对自己没有杀意。

  但他没有,不代表其他人没有。

  朝中的御史,还有那些奸佞小人,乃至于那些山野之间不安于室的人物。

  或者想借自己作伐,或者想要自己的人头,甚至是用自己的名义造反,尤其是最后。

  所以,不和任何人交通,是对自己最好的办法。

  “远离人群,独室暗处。”李承乾稍微停顿,轻声说道:“笔还好,纸墨消耗太大,地方官员怕是不会为你提供,所以,孤会让人给你准备一把刻刀,然后定时送些木片过去,你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自己一本本的刻出来吧。”

  如今的大唐,纸张是稀罕物。

  虽然不是很贵,但是很稀少。

  便是地方自己所用都不一定够,更别说是提供给李治这么一个流放的人物了。

  至于书本,那是引灾之物。

  不留最好。

  “是,多谢皇兄。”李治再度拱手。

  “弟妹会先待在禁苑几年,等你在黔州彻底安定了,孤再派人将她送过去。”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至于李忠,等他年纪大些,孤会让人带他回长安科考,若是能过,便去秘书省修一辈子的书吧。”

  “多谢皇兄。”李治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李承乾将手里的缰绳递给李治,同时说道:“骆宾王很有可能是巢刺王之子,现在朝中正在追查。”

  “什么?”李治愣住了,一瞬间,他和骆宾王交往的所有一切细节全部出现在了脑海中。

  顿时一些曾经被他疏忽过的细节,也迅速的浮现了出来。

  “皇兄。”李治看着李承乾,脸色难看,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放心,他会死的。”李承乾拍拍李治的肩膀,然后低声说道:“朝着翠微宫的方向磕个头吧,算是和父皇告别。”

  “是!”李治沉沉低头,然后看向翠微宫方向,直接跪倒,叩首九次之后,李治才直起身。

  深深的看了翠微宫一眼,李治转过身,对着李承乾三叩首道:“多谢皇兄!”

  “起来,去吧。”李承乾直接摆手,然后有些不忍的侧过身。

  李治轻叹一声,然后翻身上马,骑马朝远处而去。

  李承乾这才转过身,看着李治远去的背影,曾经的一幕,突然从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上一世,他被废流放,李泰也被发配地方。

  李治什么都没做,最后却捡了便宜,成了太子,继承了皇位,最后成了高宗天皇大帝。

  甚至如果没有武媚娘,或者说武媚娘和李治同时病死,那么李治绝对是会在史书上被人无限夸赞的贤明帝王。

  但可惜,一个武媚娘,将他的名声毁了一半,将他的功业也毁了一半。

  如今,李治走了。

  他这一走,没可能回来的。

  李承乾几次对他动过杀心。

  或者是忌惮皇帝和长孙无忌的态度,或者是他自己突然心软,起码到最后,李治虽然被流放,但终究是活着离开了长安城。

  李承乾希望他这一路,能一口气走到黔州,中途千万别回头。

  如果他回头了,便是皇帝和长孙无忌都会杀了他。

首节 上一节 42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