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9节
“孤要让他在最下等的房间,看着大唐盛世,一日比一日旺盛。”李承乾盯着布失毕,看着他惊恐的神色,继续说道:“告诉他的亲族,任何人不许接济帮助他,孤这里欢迎任何人举报,举报者离开府邸妥善安排,被举报者送入山中挖矿。”
挖矿,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战俘挖矿,那等于永恒的死亡。
“恶贼!”布失毕忍不住起身朝李承乾扑来,但是郭孝恪上前一脚就将他踢翻在地,布失毕指着李承乾怒骂道:“你个竖子,没了天可汗,你就是个废物,你根本不能镇压天下,我等着看你将大唐彻底的折腾完,就像杨……”
“啪!”郭孝恪已经一巴掌将布失毕的话全部都抽进了肚子里。
“来人!”李承乾抬起头,两名金甲卫士已经走进殿中,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将人送到内侍监,让他们好好调养,孤要看他在庆典那日的夜宴上,给父皇好好的跳上一场龟兹舞。”
布失毕抬起头,看向李承乾,看他就像是看魔鬼一样。
颉利的事情,在整个西域已经成了笑话。
而他今日将步颉利的后尘。
……
李承乾站在两仪殿门口,看着殿外的整片天地,神色淡然的说道:“诸卿,这些年来,高句丽,西突厥,高昌,龟兹,吐蕃,不停的挑衅大唐,今日,龟兹王更是当面嘲讽于孤,原因如何诸卿心中都清楚。”
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马周,李勣,于志宁六人齐齐拱手。
“治理天下难,孤心有体会,所以孤不急,毕竟还有父皇在,但天下三百州,四方诸夷,要加大监察,一旦有事,朝中要最快反应。”李承乾一句话说完,众人齐齐拱手:“喏!”
“天下啊!”李承乾轻叹一声,天下太大,而他又威望稀薄,能依靠的,只有身后这些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声音突然从承天门方向传来。
随即,一名风尘仆仆的千牛卫快步从承天门奔到李承乾身前,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殿下,松州急报,吐蕃有动!”
第399章 文成公主回长安
李承乾将手里的密报,递给房玄龄,同时看向其他诸相,说道:“松赞的儿子死了,半年前就死了,一直秘不发丧,如今稳定一些了,才办理了丧事。”
“死了,谁杀的?”右侧的李勣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独子死了,这在整个青藏高原都是大事,甚至在李承乾眼里也是如此。
“不知道,反正不是孤干的。”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孤,还有百骑司,兵部职方司没有一点消息从逻些传来。”
吐谷浑,吐蕃,整个青藏高原的事情,全部都是李承乾在负责。
消息最终也会汇聚到他的手里。
这些年一直都是如此。
“消息是文成过通天河的时候,从党项传到松州的。”李承乾看向群臣,突然忍不住笑着说道:“诸卿,文成公主要回长安了,七年了,她终于重新回来了。”
群臣同时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恭喜殿下。”
他们都知道,李承乾对于文成公主的感情很好。
虽然他们不是亲姐弟,甚至都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多久,但是太子对于这位嫁往遥远吐蕃的文成公主,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敬意。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这一点甚至和江夏王李道宗这个礼部尚书、宗室大将没有一点关系。
如今文成公主归来,对李承乾来讲,是无比欢喜的大事。
他的胸膛几乎都要欢喜的爆炸开。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此事要立刻通报父皇。”
“喏!”站在左侧的窦知节拱手行礼,同时转身安排人去传消息。
……
“殿下!”稍微冷静一些,长孙无忌拱手问道:“殿下,不是说吐蕃赞普独子亡故了吗,为何公主会在这个时候返回长安来参加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
李承乾稍微吸一口气,然后低声说道:“松赞独子虽然死了,但他的独子在去年刚刚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说,他现在有一个独孙在逻些。
他现在这个时候让文成代替他来长安,怕也有一点提防之意。”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核心,但偏偏这些年,他只有一个儿子,去年儿子好不容易给他生了孙子,偏偏儿子又死了。
“这些年,松赞子嗣不旺的消息,孤可没有少在高原上传播,东西吐谷浑,羊同,苏毗,虽然都受吐蕃影响深重,这件事情未尝就没有在他们的心底埋下种子,如今松赞只剩下了一个一岁的独孙,他们心底会更加蠢蠢欲动。”
李承乾突然冷笑,说道:“松赞独子刚死那阵,恐怕他会怀疑,他儿子就是孤派人害死的吧。”
诸相微微一愣,随即忍不住的看向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太子真的很有嫌疑啊!
“对了!”李承乾突然一拍脑门,看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说道:“如果孤记得没错,年初的时候,查出吐蕃人介入稚奴之事后,孤曾经派王方翼和裴行方率八千骑兵逼近过通天河,那应该是在松赞独子刚死之后的事情吧?”
“殿下真的没有派人去害松赞的独子吗?”李勣忍不住的拱手,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中带出一丝郑重。
这位太子,他可是很有些手段的。
“不是,逻些是松赞的地盘,动手太难了。”李承乾摇摇头,人真的不是他干的,因为他早就知道松赞的儿子活不长。
李勣一时间有些无语,因为从这话就能看得出,李承乾是真的想过要动手。
“那也不对啊,殿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还是那个问题,松赞的独子死了,他便有理由不用来长安,可为何还要让公主来,而且是仅让公主来?”
“首先,他担心孤会借文成的手,谋害他孙子。”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笑意莫名。
诸相看着,心底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们瞬间肯定,如果提前让李承乾知道这件事情,他一定会这么安排的。
“其次,是稚奴的事情,孤派人在通天河逼了他一把,或许这也是他半年秘不发丧的原因。”李承乾淡淡的抬头,说道:“现在他估计是查清楚了,具体是怎么回事,文成到了长安一问便知。”
诸相赞同的点头。
“再三应该是天竺的事情,去年王玄策在天竺一战,固然大扬大唐之威,甚至从背后威胁到了吐蕃,但恐怕也让松赞看到了机会。
他恐怕会对天竺用心,但是又不想让孤看到,所以让文成代替他回长安,毕竟孤和父皇一直念叨他的子嗣之事。”
李承乾轻轻冷笑,天竺的事情,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因,什么都比不上自身的强大。
“殿下,那么天竺的事情?”房玄龄忍不住的问道。
“按照安排的走。”李承乾摆手,说道:“天竺的事情是早晚的事,大唐解决了吐蕃之后,也会盯着天竺,而从吐蕃去天竺,要从西域走要更加方便,先让吐蕃替大唐趟趟路。”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不过眼下,孤倒是察觉到了吐蕃的一些要害。”
“要害?”
“孤只是有个感觉,此事再说。”李承乾抬头,说道:“松赞让公主回长安,同时,他也让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父子陪同,他们这一趟来,怕是有些不好的用心,比如搅乱长安。
毕竟松赞的独子死了,他现在应该最怕孤将目光放在逻些。”
“殿下!”群臣的神色全部凛然起来。
“半年秘不发丧。”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松赞独子的死虽然查清楚了,但吐蕃内部怕也是死了不少人,所他怕,所以他才会派人来长安捣乱,所以,舅舅,派人在暗中盯死他们,孤要知道他们和任何人接触。”
“是!”长孙无忌立刻拱手。
李承乾看向诸相,说道:“诸卿,这恐怕也真的是个机会,看看我们是不是有办法将人手通过这件事情,渗透到禄东赞的身边……”
松赞快死了,禄东赞才是接下来吐蕃的核心。
……
船队幽幽的从岐州而出,顺着渭河直奔长安。
夜色之下,禄东赞站在船首,目光却看向了处在五六艘大船最中央的那艘船上。
随即,他的目光轻轻抬起,望向了远处的岐州城。
“阿爹!”噶尔钦陵从一侧走上,然后对着禄东赞拱手道:“已经确认清楚了,年初他们派兵到通天河,就是因为他们查到了晋王谋乱之事中有我们的影子,太子大怒,所以在监国之后,就派人去了通天河巡边。”
“长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暴露?”
“不知道,有人在使馆放了一把火,之后不知道他们又查出来什么,然后就是益州那边被抄了。”噶尔钦陵无奈的摇头。
“我们被人利用了。”禄东赞平静的摇头,说道:“盯着晋王的人太多,别人早就发现了我们,然后才会在关键时刻,将我们给扔了出来。”
“阿爹,是谁?”噶尔钦陵的脸色瞬间凶狠了起来。
禄东赞摆摆手,说道:“具体是谁,阿爹心中只是有所猜测,到了长安再验证吧,现在关键是彻底弄清楚长安的现状。”
“根据消息,天可汗已经彻底将权力交给了太子,他自己进入了终南山休养,除了高句丽备战的事情,什么都不管。”稍微停顿,噶尔钦陵说道:“阿爹和赞普说过,天可汗东征高句丽就是个幌子,所以,他是完全在休养。”
“晋王谋逆,你觉得对他的创伤有多大,或者说,他还能活多久?”禄东赞的呼吸轻了起来。
皇帝能够活多久,不仅是大唐的人在关心,吐蕃人在关心,甚至天下四夷,全部都在关心。
“很难说,他毕竟年纪大了,又有高句丽一战后,多年患病,虽然政事常年交给太子,但是晋王的事情怕也是对他创伤极大。”噶尔钦陵看向禄东赞,低声说道:“应该和赞普的情况类似。”
松赞干布的独子死了,虽然还有个孙子,但是他一夜之间就老了许多。
皇帝的问题在于李治谋乱,让人不由得想到了当年的玄武门,而那件事情对皇帝的影响又是最大的。
“赞普如今又在忙碌天竺的事情。”禄东赞轻轻摇头,说道:“虽然宫医将消息藏的很紧,但阿爹看,赞普他的身体也就是在这两三年间,天可汗怕也是这个寿数,两人前后脚的事情。”
“但是,大唐还有太子。”噶尔钦陵担忧的看着父亲。
禄东赞却轻轻地笑了,他摇摇头,说道:“大唐的情况怎样,我们的消息还不够,但是国内的情况,你我不知吗,赞普对少君也是且用且防,大唐就更是如此了,毕竟当年有玄武门之事,高祖皇帝做太上皇可是做了十年。”
“阿爹是说,如今虽然长安是太子在掌权,但是天可汗会想办法将权力收回来。”噶尔钦陵有些明白了过来。
“太子既然已经掌权,又如何会放手。”禄东赞看向长安城的方向,轻声道:“他们父子,必然会有最后一次争夺,而我们的机会,也就会来了。”
“阿爹,我们能介入进去?”噶尔钦陵满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