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67节

  李承乾在想着刚才的武媚娘。

  徐安早先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太上皇今日虽然没有召见武媚娘,但实际上武媚娘居住的殿宇距离太上皇并不远,是她自己搬到了东南偏远角落里。

  而那个地方,距离温泉宫理事堂很近。

  武媚娘啊!

  她这个人最是真实,深宫内院,不用一点手段,活都活不下去。

  但是,她是武媚娘啊!

  李承乾必须要保证,她这个婕妤的封号一定要赐下。

  这样,一旦太上皇离世,李承乾才能将武媚娘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不然,真的被她出宫了。

  鱼入大海,那才是最危险的。

  毕竟,李承乾还是有不少弟弟的。

  自从李治和李泰之后,他还没有想过要去动任何一个弟弟,他也不想到那一步。

  迈步进入玉贞殿。

  李承乾看了一眼东殿,东殿蜡烛已经熄灭了。

  苏淑带着几个孩子已经睡过去了。

  李承乾转身看向西殿,西点的灯烛还在亮着。

  李承乾想了想,迈步走进西殿。

  身姿丰腴许多的苏旖靠在短榻上,一只手拄在桌案上,不停的打着瞌睡。

  突然,苏旖猛然一个冷颤。

  一双手已经直接将她抱了起来,苏旖下意识惊慌的向后看,一眼就看到了神色柔和的李承乾。

  “陛下!”苏旖下意识的双手搂住了李承乾的脖子。

  李承乾笑笑,然后大踏步的走到床榻前,将苏旖放下,他自己也快速的脱下了外套。

  俯身下来,李承乾低声在苏旖耳边说道:“叫阿兄!”

  “阿兄!”苏旖的脸颊上已经满是红晕。

  李承乾手一摆,帷帐从两侧落下。

  烛光消失的一瞬间,李承乾的脑海中莫名的想起了之前武媚娘在浴池中的模样。

  有一说一,武媚娘的身子,从上往下,看起来是真的很润啊!

  ……

  寒风呼啸。

  骊山如此,长安亦是如此。

  皇宫之中来往的宫人全部都穿上了厚厚的衣裳。

  两仪殿内,李承乾站在西侧巨大的大唐疆域图上。

  他的目光落在西北,李靖如今在西北,他以西北道巡查使,巡查诸州,西北道诸州都很安分。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西南,益州向来安定,只要朝廷不是苛捐杂税太多,不至于有什么问题,这一点李承乾尤其注意。

  他的目光向上落在了关中,关中是长安所在,皇帝的恩惠落得最多的就是关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承乾的目光东移,落在河南道,河南平原是朝廷除了关中以外最重视的地方,偶尔有些小患,也没有问题。

  下面的山南道,借着李治的案子,李承乾还有李世民都很是进行了一番清洗。

  甚至还将湘湖,江右的地方,也进行了一遍梳理。

  之后是淮南道,淮南道便是李承乾有些陌生的地方了。

  齐鲁之地虽然属于河南道,但是那里自成一体。

  江南道,江左江右,虽然共连在一起,但彼此之间也是各成体系。

  尤其是江左之地,真正的老牌世家多的是。

  别看李承乾和江南世家关系不浅,又有苏亶任杭州刺史,但是他对江左根本没有实际的控制。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下方的岭南道,岭南道就更远了……

  “陛下!”通事舍人岑长倩站在殿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太史令求见。”

  “宣!”李承乾微微摆手。

  岑长倩拱手转身,然后快步的离开,但很快,门口就又响起了脚步声,还有李淳风的声音:“臣,将仕郎,太史令李淳风,参见陛下,陛下万寿!”

  “民间句所烂俗语,叫天下之大,一锅炖不下。”李承乾没有回身,看着眼前的地图,平静的开口:“长安为天下之中,西区西域数千里,甚至到了天竺边缘,光是去一趟,就需要半年之久;从长安南下广州,也需要半年之久;去江南近些,但去高句丽就远了,更别说,还有漠北……”

  “陛下!”李淳风认真拱手。

  “道门有言,朝游苍梧暮北海。”李承乾终于转身,看向李淳风:“将仕郎,你觉得,除了道门法术,人世间又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李淳风看着面前的地图,心思平静下来,拱手道:“启奏陛下,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哦?”李承乾惊讶的看着李淳风。

  “风。”李淳风拱手,说道:“曾有落也从极北之地飞入中原,所用也不过一日时间,这便是臣曾经上奏过的风力等级之事。”

  动叶十里,鸣条百里,摇枝二百里,落叶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

  “八级之风,便可以日行三千里。”李淳风拱手,说道:“若是能够制一张无限大的帆船,在八级风时顺水而下,一切可以。”

  李承乾不由得笑了。

  无限大的帆船不可能,但是热气球却是可行的。

  碰上那种八级大风,日行三千里并不难。

  但里面的人能不能活下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臣听闻陛下这几年一直在改善驿站交通之事,想来便是为了知天下所用。”李淳风微微躬身。

  “嗯!”李承乾一边朝御榻走去,一边说道:“西北常有战事,所以所行会方便一些,荆州这几年除了一些阻碍,也可行,河北也有战,用心之下,也有效果,但是齐鲁,江南,淮南,剑南,还有岭南都有滞碍。”

  “是!”李淳风神色严肃起来。

  “爱卿!”李承乾在御榻上坐下,看向李淳风问道:“今日让爱卿来,所为何事,爱卿可知吗?”

  “臣知。”李淳风从袖子里面取出一本书籍递上,道:“陛下,《推背图》在此。”

第431章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御榻之上,李承乾翻阅着手里的《推背图》。

  一开始还好,但翻了几页之后。

  李承乾就愣住了。

  抬头,李承乾看向李淳风,问道:“仅是如此?”

  “启奏陛下,《推背图》是臣和家师故太史丞袁天罡联手而做。”李淳风拱手,说道:“其中大半都是家师所为,臣多以协助为主。

  这些年臣虽然亦有进益,但也不过是推出了第六篇而已,而《推背图》至今,也只有六篇。”

  李承乾重新低头,看向面前的推背图。

  重新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推背图》第一象:甲子,乾下乾上,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这是天地开辟之说,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兴亡之道。

  翻开第二页,上面写着第二象:乙丑,巽下乾上,姤。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一果一仁,便是李字,实际上说的,便是李氏当有天下。

  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翻开第三页,李承乾的神色严肃起来。

  第三象:丙寅,艮下乾上,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首节 上一节 467/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