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24节
那就是真的在买官卖官了。
“诸卿。”李承乾轻轻抬头,群臣立刻肃然拱手。
这件事情要有结果了。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其实朕是可以以罚铜二十斤,免去褚卿金紫光禄大夫,免去他河南郡公之职,然后罚他闭门思过三个月,然后将这件事情就这么轻轻揭过的,但,这不是朕。”
“啪”的一声,李承乾突然狠狠的拍在了御案上,目光扫过群臣,咬牙切齿的说道:“吏治,天下之本,今日朕要是轻纵了他褚遂良,那么日后上行下效,不知道多少人会不把吏治当成一回事,到时候,贪污腐化,卖官鬻爵,大唐的吏治就会彻底败坏。”
李承乾抬起头,愤怒的眼神逐渐收敛,他缓缓说道:“所以,诸卿,为了大唐,为了能够延续贞观盛世,所以,别怪朕今日下重手。”
“臣等不敢。”群臣肃然拱手。
“传旨。”李承乾看向于志宁,冷冷道:“免褚遂良中书令之职,降金紫光禄大夫为银青光禄大夫,贬同州刺史;其子褚彦甫虽然是听父指令,但错行所犯,降官一等,到地方任县令去吧。”
“喏!”群臣躬身领命。
“传旨,以吏部尚书唐俭为中书令。”李承乾的目光直接看向了唐俭。
唐俭惊讶的站出拱手:“陛下……臣领旨,谢陛下!”
“工部尚书杨师道任吏部尚书。”李承乾的目光转到了杨师道的身上。
杨师道满是惊喜的拱手站出:“臣领旨,谢陛下!”
“光禄寺卿长孙祥升任工部尚书。”李承乾最后一句话,群臣的目光迅速的落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长孙无忌平静的躬身,心里却不由得松了口气。
皇帝的做法和太上皇所说无差,这事皇帝不是在针对他的。
“臣领旨,谢陛下!”长孙祥赶紧站出拱手。
“监察御史韦仁约,监察有功,升任殿中侍御史。”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了稍后的韦仁约。
韦仁约惊讶的站出,拱手道:“谢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你此番虽然弹劾有所偏差,但是弹劾宰相最需要勇气,朕希望你日后能够继续。”
“是!”韦仁约沉沉拱手,眼底满是激动。
李承乾看向孙伏伽,说道:“孙卿,御史台日后当以韦卿为典范。”
“臣领旨。”孙伏伽拱手,刚要退回,李承乾开口道:“你回去干什么,事情还没完。”
殿中群臣全都惊讶的抬头。
第479章 皇帝一言而决
李承乾的目光轻轻从长孙无忌脸上扫过,然后才又看向孙伏伽,说道:“吏部郎中张叡册,褚彦甫找的人是他吧,之后他过了,然后上递了上去,有这件事情吧?”
“是!”孙伏伽拱手,说道:“吏部郎中张叡册以权谋私,按律当以免官。”
“免官?”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以权谋私,败坏吏治的事情,免官就了了吗?”
“陛下!”孙伏伽拱手,说道:“唐律如此。”
“唐律说的是这一件案子,但是他在吏部这么多年,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吗?”李承乾冷哼一声,说道:“去查,将张叡册任吏部郎中期间所经手的所有擢升官册,将里面涉及到的所有人全部彻底清查。
朕要知道他所任用的官员,究竟称不称职,这里面究竟有没有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的事情发生?”
李承乾说到最后,已经是一脸的冷意。
依照朝制,朝中三省六部九寺的正职,是他和政事堂宰相共同议定的。
有的时候,甚至是他自己乾纲独断。
政事堂诸相如果不满意,也可以站出来反对。
而三省六部九寺的副职,他直接任命的其实是少数,多数是吏部尚书提交人选,然后上交到政事堂。
那些多数是四品官。
至于五品官,多数是吏部侍郎提交人选,吏部尚书可以一言而定。
吏部郎中管的多数是六七品的官员。
当然,这里面很多时候,吏部侍郎协助吏部尚书,吏部郎中协助吏部侍郎。
就比如史诃耽要从正六品上的中书译语人提为从五品上的太仆丞,这件事情可以由张叡册直接提交给唐俭,但是这中间也可以由吏部侍郎提交。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当中,吏部侍郎可能也有介入。
但孙伏伽提交的报告中,一句也没提吏部侍郎。
“将张叡册直接下狱,御史台详细查阅他所有的不法事。”李承乾目光盯向了孙伏伽。
孙伏伽拱手道:“臣领旨。”
“有的时候,衣服上出现了一只虫子,咬破了一个洞,那么出问题的,就不只是这只虫子和这个洞,是和这个洞所有相关的线头全部都出了问题。”
李承乾目光从殿中每一个朝臣脸上扫过,抬头冷声道:“朕绝对不许朕的盛世,父皇的盛世,因此而被溃坏。”
百里长堤溃于蚁穴。
“臣等谨遵圣训。”群臣凛然拱手。
“好了,退朝。”李承乾直接起身。
群臣躬身道:“恭送陛下。”
……
皇帝的脚步声已经远去,这个时候,朝臣才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
这里面很多事情和他们无关,所以李承乾在的时候,他们没有太多的难受。
但是现在皇帝走了,回想之前所有发生的一切,所有人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
中书令褚遂良。
中书省之首的宰相。
在朝中的位置仅在司徒房玄龄,司空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李靖之下的中书令褚遂良。
就这么被罢相了。
甚至在极短的时间里,唐俭上位,杨师道重回吏部,长孙祥做了工部尚书。
朝中大的格局虽然没变,实际上甚至已经让人有了陌生的感觉。
然而,诡异的是大局没变。
很多人的利益都没有受损,这里面甚至还包括长孙无忌。
唐俭也是关中门阀的一员。
长孙无忌的堂侄长孙祥甚至做了工部尚书,这对长孙一族来讲是天大的好事。
这一切,皇帝轻而易举的就做成了。
一时间,群臣心里忍不住的升起一丝寒意,还有无尽的敬畏。
他们朝堂上的这些人,所有人的位置都可以由皇帝一言而决。
长孙无忌站在房玄龄的身后,这个时候,他的呼吸却轻轻地放缓,眼神凝重。
皇帝的做法和宫里之前传出来的消息是一样的,皇帝的确没有刻意针对他的意思。
褚遂良被罢相,只能说是他自己倒霉,但是……
长孙无忌突然转身,然后大踏步的朝着殿外走去。
路过柳奭身边的时候,长孙无忌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直接走了出去。
柳奭嘴唇微微颤抖。
皇帝是针对他来的。
……
烛火微暗,一把剪刀伸了进来,将烛芯剪了一段,烛火立刻再度明亮了起来。
这个时候,握着剪刀的长孙无忌才侧身看向来站在书房门口的柳奭。
柳奭赶紧拱手道:“司空!”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然后走到了桌案之后坐下,直接开口问道:“张叡册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下官一点也不知道。”柳奭摇头,拱手道:“司空知道的,他是吏部的老人了,而下官刚刚调来吏部不超过一年,其中有公文往来,但起码从文档中看不出任何问题。”
长孙无忌放下剪刀,抬头道:“史诃耽的事情,你也一点也不知道?”
“下官听过一些,不过没有插手。”柳奭神色凝重的拱手。
“但他是你的下官。”长孙无忌看向柳奭,说道:“所以,你最好祈祷,他这一年来提拔,贬谪和罢黜的官员都没有问题,不然的话,陛下收拾你的时候,我是不会为你求情的。”
张叡册是吏部郎中,柳奭是吏部侍郎,甚至张叡册是柳奭的直接下属。
这里面一旦有什么说不清的地方,立刻就会牵扯到他柳奭。
柳奭终于低下了头,然后看向长孙无忌问道:“司空,陛下他究竟想做什么?”
“是啊,陛下他究竟想做什么?”长孙无忌轻叹一声,抬头看向柳奭道:“陛下要做什么,你不清楚吗,陛下登基的时候,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要延续贞观盛世,他要创造他的永惟盛世,谁要扯他的后腿,他就会将谁送进地狱。”
柳奭脸颊微微颤动,现在回想,皇帝登基以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