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49节
进入承天门下,高耸而令人心安的甬道中,李世民平静的开口道:“孙伏伽这个人,等他处理完杨家的事,他就能在朝中建立足够的声望,天下人心也会足够的敬畏,最后你想做些什么,让他去做就是了。”
“是!”李承乾轻轻点头。
“保护好他。”李世民看向前方的太极门,平静的说道:“解决问题,杀人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一旦孙伏伽成为了别人的问题,那么别人就会杀了他。
“儿臣明白。”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细细思索。
……
太极殿,天下正殿。
李承乾推着李世民进入了宏伟壮阔的太极殿中。
重檐庑殿,琉璃黑瓦。
丹涂廊柱,龟鹤铜镇。
李世民抬头看向丹陛之上。
屏风香炉,金砖御榻。
百官贺瑞,万邦来朝。
天子南面而治。
皇权天授。
李世民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自己这一生的林林种种,轻声说道:“承乾,好好的看顾朕的兄弟,和你的兄弟们。”
“是!”李承乾认真躬身。
“他们当中,若是有不贤不孝,免职圈禁,永不出宫。”李世民侧身坐下交代。
上官仪坐在一侧的隐隐角落里,将李世民说的这一切,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儿臣领命。”李承乾认真拱手。
李世民摆摆手,李承乾上前,将他从丹陛之下,推向东偏殿,他感慨的说道:“这方面,你比朕做的好,即便是如此,当年的那件事情,依旧在朕心中耿耿于怀。”
李承乾心里清楚,李世民是有对李渊和李建成的愧疚,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担忧后人会说他得位不正。
“公道自在人心。”李承乾稍微停顿,然后说道:“儿臣始终都认为,当年的那件事情,父皇没错,祖父也没错,甚至就连隐太子错的也不多,真正导致一切走向失控的是,你巢刺王。”
“你不喜欢元吉。”李世民听了出来。
“是的。”李承乾点头,说道:“巢刺王为人险恶,又能力不足,建言献策之时,又全然罔顾兄弟之情,内外挑拨。”
李世民能清晰的清楚李承乾嘴上那股咬牙切齿的味道。
他不由得轻轻点头,毕竟当年的那件事,李元吉神憎鬼厌是众所皆知的。
“隐太子初时尚好,然而与巢刺王接触太多,越发变得残忍凶狂,终为二凶。其中外交构,猜鸷好兵,居中骄侈,最终为人神不容,才有倾天巨祸。”李承乾一句句说下,上官仪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来。
李世民默然不语。
他明白,李承乾说的这番话,将是他这一朝对整个玄武门之事的定论。
没有人是该死的,当你被逼到最不得已的时候。
悍然举兵,是人之常情。
第499章 传旨,召诸亲王 驸马回京
两仪殿中,中书舍人窦德玄,给事中李义府,站在两侧拱手。
更多的官员则是在帷帐之后轻轻躬身。
李承乾推着李世民进入两仪殿。
殿中所有人都静默无声。
李世民突然微微笑笑,他最熟悉的还是两仪殿。
他这些年,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居中帷幄,运筹千里。”话刚说出来,李世民便自己摆摆手,说道:“应该是运筹万里才对。”
“是!”李承乾将李世民推到了西殿,他微微摆手。
窦德玄和李义府立刻上前,将挂在西殿中央的蒙布掀开,露出了下面的大唐疆域图。
李世民的目光轻轻扫过整个疆域图,西昌州整个一片彻底的被囊括了进来。
东西五百里,南北一千五百里。
虽然是高原,但广阔的疆域依旧会给大唐提供难以想象的资源。
会极大的缓和关中矛盾。
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关陇世家自己就会去做,他们甚至能够从中收益大半。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问道:“西昌州的奴隶,这半年来,死伤如何?”
“不多,几百人。”李承乾神色轻松,说道:“西昌州有十几万人,儿臣用那里缴获的牛羊换取了大量的粮食,足够他们活下去,不过是活的没那么好而已。”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这话其实也不对,吐谷浑时期,虽然不少人家中养着大量的牛羊,但这些牛羊却根本不是他们的,他们每年都生活艰难,到了冬日,冻死动辄上千人,大唐治理,对更广大的普通人来讲,其实是好事。”
“但对于那些贵族而言,就不是好事了吧。”李世民忍不住的笑笑。
“那些人,冬天死的最多的就是他们,高原的真正寒冷,他们没能受住。”李承乾神色平静冷冽。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西昌州的地图,轻声道:“李靖啊!”
“这一年,西昌州开始找水草肥美的地方开始种植青稞一类的谷物,量也不少,日后西昌州对朝中粮食的依赖会更少。”李承乾看向茶卡盐湖方向,说道:“反而茶卡出来的盐,能够更多的提供大唐治理茶卡所需要的资金。”
“吸取经验吧,等到将来攻灭高句丽正好用。”李世民微微摆手。
“是!”李承乾缓缓推着他离开了这里。
来到殿门前,俯瞰整个长安。
李世民轻声开口道:“照顾好欣儿和忠儿,别让他们出事。”
“儿臣明白。”李承乾微微躬身,神色沉重。
他知道,有些事情,他的想法是瞒不过李世民的。
李欣也好,李忠也罢,李承乾虽然对他们有些感情,但不多。
李承乾真正想的,是用他们来做磨刀石。
将来成为李象的磨刀石。
但具体该怎么操作,还要看将来的变化。
李世民明白这一点,他说的不过是要个最后的保险罢了。
说不定李欣和李忠,会和他们的父亲一样,被永远囚禁。
……
“该说的,朕都已经和你说的,剩下的,就是为君者的自我修养了。”李世民抬头,轻声说道:“凡事不要太急,思虑清楚利弊,稳扎稳打,但在关键时刻,也要果断出手,奇正相合。”
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以稳为主,稳固自己的基本盘,但也要有奇策,出人意外之处。
才能够不被别人算计。
“是!”李承乾认真躬身。
“做事,要有宏图伟略,也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去做,甚至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去计较。”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有的时候,当你退一步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自己有机可乘,然后得寸进尺。”
蹬鼻子上脸。
这种人很多。
“儿臣知道了。”
“最后。”李世民神色凝重起来,认真说道:“皇帝者,王霸杂糅,内外皆是如此。”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沉沉躬身。
“走吧,送朕回武德殿。”李世民拍拍扶手,说道:“甘露殿太吵了。”
“是!”李承乾转身推着李世民朝着门外而去。
刚刚出门,李世民轻轻地开口道:“还有最后一件事,皇帝,为朕整修陵寝吧,到了该用的时候来。”
“父皇!”李承乾“噗通”一声,颤抖的、控制不住的跪了下来,抬头,他的脸上已经满是哀伤。
“太上皇!”殿中群臣,殿外将领,全部都齐齐跪了下来。
“整修陵寝”这句话一出,李承乾,还有整个大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已经命途将终了。
所有人在哀伤的同时,也不自禁的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心绪。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李世民轻轻拍拍扶手,一侧的张阿难上前,推着李世民走下台阶,但李世民的声音依旧清晰的传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离生别,如是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
庄子·齐物论。
轻松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