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43节
“舅舅和中书省,还有兵部,鸿胪寺,拟定一个策略吧,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将东西吐谷浑的兵权拿到手。”李承乾轻轻抬手,他相信,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喏!”长孙无忌,唐俭,崔敦礼等人,齐齐拱手。
“东西吐谷浑封死了,苏毗和羊同对外的通道也就封死了。”李承乾抬头,说道:“最后便是小心西突厥和吐蕃联手,不过眼下应该不会,毕竟芒松芒赞年纪太小,现在需要小心的,是吐蕃挑拨西突厥对大唐动手,告诉安西郭孝恪,注意点!”
“喏!”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下个月朕东巡洛阳,唐卿和刘卿跟朕一起去吧,你留在洛阳,协助太子监国。”
“喏!”长孙无忌,唐俭,刘德威等人齐齐拱手。
“好了,今日便到此吧。”李承乾起身,从丹陛走下,群臣躬身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平静的走出两仪殿。
……
甘露殿中,李承乾翻动着手里的奏本。
这一次东巡洛阳,时间不会太长,所以不需要朝中百官都跟着去。
户部和工部的人会多一些。
唐俭和刘德威都是老臣,加上洛州都督李文暕,洛州长史萧钧,洛阳的安全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长安,长孙无忌留在长安,李承乾最放心。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
徐安会意的拱手:“陛下!”
“徐氏的事情安排吧,在洛阳解决掉。”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
“是!”徐安躬身,问道:“陛下,此次东巡,哪位嫔妃随驾?”
“谁都不用,洛阳还是安静些好。”李承乾微微摆手。
“那今夜哪位嫔妃侍寝?”徐安认真拱手。
李承乾叹息一声,略微思索道:“安排杜妃今夜侍寝吧,在东西吐谷浑,还有西域,杜家的商队往来联络,很重要,安抚一下吧。”
“是!”徐安躬身,然后小心的退出了大殿。
李承乾低头继续处理公文。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黑。
“陛下!”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殿中向前。
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华灯之下,一名身穿红绿襦裙的高挑美人站在殿中。
杜倪,京兆名门杜氏女。
长相明艳,明眸皓齿,行走间顾盼生辉,又有一股清雅之气。
从李承乾的角度看过去,神色英气,言辞温婉,举止投足间落落大方。
这才是长安顶级门阀培养出来的贵女。
李承乾看着杜倪抬着头,丝毫没有羞涩和畏惧,反而带着好奇和些微挑衅的目光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感到好笑的同时,也稍微有些头疼。
这个杜倪,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日后宫中怕是不容易安静下来。
“平身吧。”李承乾起身,从丹陛上走了下来,走到了杜倪对面,目光审视的看着她。
杜倪起身,反而低下了头:“陛下!”
李承乾心中一时好笑:还知道示弱。
“来!”李承乾伸手抓住了杜倪的手腕,然后拉着她走到了内殿的床榻之前。
杜倪微微有些发愣,皇帝没有让她坐下。
就在杜倪发愣之间,李承乾一把伸手,直接将她抱在怀里,然后抬头招手。
侍女立刻将交杯酒送到了李承乾和杜倪眼前。
李承乾拿起交杯酒,递了一杯给杜倪,然后杜倪就这么坐在他怀里,和他喝了这杯交杯酒。
一时间,杜倪的脸上满是羞红。
李承乾放下酒杯,然后放开杜倪,让她站在自己面前。
然后伸手,一件件的将她身上的嫁衣褪了下来。
烛火在她的身后,轻轻摇曳。
第576章 该治病治病,该杀人杀人
八月深秋,黄河奔流。
三门峡侧的山道上,李承乾一身黑衣黑甲,勒马远眺。
峡石耸立,浪花如雪。
李承乾稍微侧身,看向一侧的都水少监黄仁素道:“狭窄的水道中,水流湍急,泥沙很少淤积下来,而西汉王景的治水之法也多有类似,黄卿看看,能不能在一些泥沙淤积严重的河道,试行此法,疏通河道。”
“臣领旨。”黄仁素认真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要注意,排沙不要太快,不然下游容易海水倒灌,那样就麻烦了。”
“陛下竟然还懂得此道。”黄仁素惊讶的抬头。
“纸上谈兵罢了。”李承乾收敛神色,看向前方,催马道:“走,去洛阳。”
“喏!”唐俭,来济,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李乾祐,杨思讷,许敬宗,李安俨,丘孝恭,薛仁贵等文武百官齐齐拱手。
无数骑兵跟随李承乾身后,形成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
沿着山道,朝崤函古道奔行而去。
……
出崤函古道,入洛河平原。
过洛河,直抵洛阳城下。
定鼎门外。
战马狂啸,然后骤然停在了城门之前。
一身黑衣黑甲的李承乾,马侧悬着长槊,腰间挂着千牛刀,目光冷漠的看着等候在城门外的众人。
洛州都督李文暕,洛州长史萧钧,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吾仁,还有一众洛州官员,致仕耆老,洛州士子,全部齐齐跪倒:“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李承乾身体稍微前倾,冷漠的眼神逐渐恢复几分光彩。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宏伟的洛阳城,点点头道:“人言,初来乍到,当奉上厚礼,朕内外鄙薄,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只能略尽心意,传旨:免洛阳百姓明年一年租税!”
“臣等多谢陛下,陛下仁德千古。”群臣齐齐叩首。
李承乾轻轻笑笑,这些人享惯了高官厚禄,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承乾这一句话,对洛阳百姓的意义。
“驾!”李承乾也不理会众人,缓缓的催马进入洛阳城。
八月桂花香。
定鼎门大街两侧,种着各色各样的树木,保证四季常青。
李承乾在定鼎门大街上前行的速度并不快。
他上一次来洛阳,还是在前年,他刚登基的时候,为他的父皇太宗皇帝准备嵩山封禅之事。
转眼间,已经将近两年过去了。
他的父皇没了,但洛阳繁华依旧。
皇帝免洛阳百姓明年租税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
洛阳城中的百姓几乎是瞬间就认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今年天下雨水增多。
粮食减产。
虽然朝廷尽可能的救灾,但依旧有不少灾民涌入洛阳,加上奸商惜售,洛阳的粮价着实涨了不少。
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李承乾免了天下百姓一年的租税,这才让洛阳的粮食没有涨的太离谱。
尤其是秋收之后,百姓手里有了粮,商人手中的粮食很快就没人买了,逼到他们不得不降价。
这样明年又免一年租税,百姓想也知道,即便是明年再有一整个夏天的雨水,他们也能轻松度过。
所以当消息传开的时候,整个洛阳城中,立刻就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从远到近。
很快,李承乾的视野当中,便已经满是感动叩首的洛阳百姓。
跟在稍后的杨思讷,看到这一幕,他的瞳孔不由得一阵紧缩。
皇帝这才刚到洛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