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738节

  一名士卒忍不住的拿起来,就要放在嘴里去咬。

  “不用咬了,这不是纯金的金币,不过是錾金的而已。”李承乾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看向众人说道:“此番大战,兵部,户部和吏部已经开始考核军功,等到诸卿回到长安之后,赏赐就会发现,眼下这金币,是朕的一点心意。”

  将士们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如果这是皇帝个人的心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的价值,也不能仅仅从他表面上的价值来看。

  “辽东大战前后三年,朝中消耗严重,便是朕这里也拿不出多少钱财来,这些平胜金币只是用来让诸卿留作纪念的。”李承乾笑笑,说道:“诸卿在定州休整三日,三日之后,起行回洛阳。这几日定州城中会有不少商贩来军营四周贩卖,有放松的,可以出去走走,但是,不许进定州城,定州可没有洛阳大。”

  “喏!”所有的士卒忍不住的低声笑了起来,皇帝什么意思,他们听得明白。

  李承乾举起酒杯,看向所有人,然后高声道:“诸卿,朕以这一杯酒敬诸卿,同时也祝愿诸卿,日后大战能如同此番一样,前行无阻,百战百胜。”

  “前行无阻,百战百胜。”军营中所有人都举起来手中的酒杯。

  “大军万胜,大唐万胜!”李承乾一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大唐万胜,陛下万胜!”军中将士在高呼中将酒跟着一饮而尽。

  夜风沉醉。

  星光闪耀。

  ……

  御乘晃晃幽幽的前行。

  李承乾站在窗口,看向外面。

  天地广阔,山脉起伏。

  数万大军从安东而归,皇帝定州亲迎,然后大军随同皇帝一起返回洛阳。

  李承乾转身走到短榻上坐下,然后才看向两侧的众人。

  李勣,于志宁,高季辅,李乾祐,张大象,许敬宗各自坐在两侧。

  裴炎和李义府坐在后面。

  李承乾从桌几上拿起一本奏本,递给李勣,说道:“这是河北诸州县递送上来的土地名录,将来河北府兵军功赏赐的土地都会从这里面出。”

  李勣恭敬的接过,然后打开细看了起来,然而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抬起头,李勣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这里面的土地数目有些不对吧?”

  “哪里不对了?”李承乾诧异的看向李勣,说道:“户部审核,数目足够赏赐将士。”

  “陛下!”李勣神色认真起来,拱手道:“陛下,地方州县虽然上禀有这么多数目的土地,但实际上,这些数目兵部确实,所以往往需要地方州县多汇报一两成上来,以防不足。”

  李承乾平静了下来,他看着李勣说道:“爱卿的意思,是说地方州县上奏上来的这些田地,已经被人给侵占了?”

  土地,侵占?

  李勣一愣。

  一瞬间,他终于明白皇帝究竟要做什么了。

第650章 李义府,好好干

  一句“侵占”,整个御乘之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李勣,于志宁,高季辅,李乾祐,张大象,还有许敬宗等人,全部惊愕的抬头。

  只有李义府和裴炎,在如今的记录着。

  李承乾看向李勣,神色温和的说道:“将士的军功奖赏,是一点不能少的,传话告诉军中,这是朕的话。”

  “是!”李勣面色沉重的拱手。

  李承乾笑笑,说道:“这件事,爱卿亲自负责,一定要落实到位。”

  李勣嘴唇微微颤抖,但还是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点点头道:“大军厮杀归来,朕总不能让将士们既流血又流泪,不管任何人,伤及军中将士的利益,都要严办……朕相信,军中将士会和朕一个态度的。”

  “是!”李勣沉沉点头。

  刚刚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将士,一旦有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介意一刀劈下去的。

  尤其是有皇帝站在他们背后的时候。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能成,只是……

  “好了,便如此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众人略微迟疑,但还是拱手道:“臣等告退!”

  “嗯!”

  ……

  “陛下!”于志宁在离开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御乘之内,他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私下禀奏。”

  李承乾看了于志宁一眼,然后看向御乘内的其他人,轻轻摆手:“都退下吧!”

  许敬宗,李义府,裴炎等人,一起起身,然后退了出来。

  “朕知道于师要说什么,不过在此之前,于师先看看这个!”李承乾平静的将一本奏本递给于志宁,说道:“这是去年褚卿清查弘农时查出来的隐藏土地的数目,一共是二十万亩,而这还仅仅是杨恭仁一脉。”

  整个弘农杨氏,杨恭仁一脉虽然是族长,但所占不过是整个弘农杨氏一族不到三成的财富。

  以此大约能够看出弘农杨氏隐藏土地数目之广。

  “弘农杨氏都是如此了,更别说是天下世家。”李承乾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前方,轻声道:“你说他们隐藏了多少土地,每年又少缴了多少赋税,朝廷又损失了多少呢?”

  于志宁沉默了下来,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真的将目光钉在了隐田上。

  隐田之事事关天下赋税,尤其是在朝中大战,粮饷如同流水一样不停的从府库拉出去的时候,一切更加敏感。

  于志宁虽然不像李勣一样身处军前,掌控十万大军,每日战战兢兢,但他是门下侍中,一样清楚要害。

  所以一样每日盯着府库,唯恐哪一日突然就粮草不济,从而导致军中大哗,一场大败。

  他都如此了,更别说对财税最是敏感的皇帝。

  深吸一口气,于志宁拱手,认真说道:“陛下所言无差,隐田之事的确对天下损伤严重,但老臣有句话也不得不说,还请陛下准许。”

  看着神色恳切的于志宁,李承乾点点头。

  于志宁稍微松了口气,诚恳的说道:“陛下,隐田之事深重,然后追溯过往,隐田并非如今才有,从两汉到前隋屡禁不绝。

  甚至就连先帝时也是如此,但先帝也没有大动干戈,便是因为隐田之事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导致世家反抗,最后天下崩溃……当年杨广不就是因为这个,搜括天下人口,最终导致关中离心离德吗?”

  杨广三征高句丽,三次失败,导致天下大乱。

  然而真正动摇他根基的,还是在此之前的天下户地统计,最终导致关中的离心离德。

  甚至于杨广最后的死,深究背后,也还是关陇门阀动的手。

  于家也是陇西老牌门阀,自然清楚。

  李承乾如今虽然稳坐皇位,但如果关陇门阀给他捣乱,李承乾也要为之头疼。

  李承乾点点头,叹声说道:“于师的担忧朕心中明白,不然朕又何必等到现在才开始着手呢?”

  李勣回朝带回了五万在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将士,这些人就是李承乾手上最大的底气。

  他很巧妙的将隐田之事和将士的军功联系起来。

  一旦出现,直接到矛盾冲突是那些将士和地方世家。

  五万把刀,谁人不忌惮。

  必然会有人做出退让。

  只有到地方压制不住的时候,才会弄到朝中,才会弄到李承乾手上。

  中间终究隔了一层。

  “而且,父皇当时不是没有查过隐田,只是父皇那个时候,天下世家隐田的数目并不多,所以父皇也没怎么在意。”李承乾摇摇头,道:“但近些年,天下世家隐匿土地的数目越来越大,如果再不整治,将来土地兼并疯狂,赋税将彻底无着。到时候,大军无养,官吏贪腐,四野战起,大唐将亡。”

  “大唐将亡”,这四、个字振聋发聩。

  便是于志宁都没想到,皇帝竟然能说出这么四个字。

  “陛下!”于志宁嘴唇不由得微微发白,想要说什么,最终一个字也没有能够出来。。

  他是皇帝的太子詹事,多年的太子师,又做了多年的侍中,皇帝在暗中做的一切事情,是瞒不过他的。

  就比如奏本上的杨家之事。

  那件案子有很多地方是说不通的,但是因为杨家的确联系了荆王和高阳公主企图谋反,所以这里面的细节没有人敢追究。

  现在看来,皇帝是早就察觉到了隐田之事,而他自己加速了杨家的案子,目的就是要探底。

  现在大军归来,皇帝手上有了底气,便开始动手了。

  皇帝手上有五万大军,这件事情必然能做的成,

  只是这里面的道理于志宁明白,但清查隐田之事事关重大,任何牵扯到其中的人,一不小心也很有可能会粉身碎骨。

  ……

  看着久久不说话的于志宁一眼,李承乾突然笑笑,摆手道:“朕说的有些夸张了,如今大唐刚刚从贞观盛世走过来,便是有隐田之事,放眼整个天下,也不会太严重,只是这终究是深切的隐患,若不处理,日后天下会越发的艰难。”

首节 上一节 738/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