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82节

  李世民看着李泰,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最后幽幽的叹了一声,开口道:“青雀。”

  李泰一听声音,下意识的侧身,随即“嘶”的一声,不知道哪里牵动了伤口,让他忍不住的痛叫了起来。

  “不能动便不动。”李世民有些关心的伸手,但伸到一半,还是收了回来。

  他最后叹息的摇摇头,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终究是没有床榻边坐下。

  “父皇。”李泰应了一声,身体不再动手,反而是头转了过来,脸上满是可怜。

  李世民轻叹一声,目光落在李泰脸上,问道:“青雀,你可是知错了?”

  李泰没有迟疑,赶紧快速的说道:“儿臣知错了。”

  “知错了便好。”李世民稍微松了口气,身后张阿难已经搬了一张短榻过来。

  李世民这才在李泰对面坐下,然后直接问道:“你错在了哪里?”

  “啊?”李泰微微一愣,一时间脑中一片混乱,什么都说不出来。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皇室子弟,相互磨砺,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朕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前提是你不能做的过火。”

  “父皇,儿臣没有过火。”李泰忍不住的反驳一声,满脸委屈。

  “那周苍和谢季卿又是怎么死的?”李世民目光瞬间凌厉起来,身体稍微前倾。

  瞬间,李泰就感觉像是有一头极度凶狠的老虎死死的盯着自己,想要说什么,却根本什么都说不出来,身体甚至颤抖了起来。

  “别以为你做的那些事情,能够瞒得住人,侯君集能查的出来,朕一样也能查到出来,尤其是侯君集抓住的那两人,朕问他们一句,他们哪个敢欺君?”李世民冷冷的盯着李泰。

  “父皇,儿臣知错了。”李泰终于可怜兮兮的抬起了头。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也就是你知道当日出城的是稚奴时,你果断收手,不然,朕早就已经斩了你了。”

  李泰的根本不坏,这也是李世民能够容忍的真正原因。

  李泰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可怜的笑容。

  皇帝看了一眼,淡淡的说道:“这一点上,你皇兄比你强,尽管他知道你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很多时候,他都维持着你的体面,可是青雀,你做的,却是越来越差了。”

  李泰抬起头,看着昏暗灯火之下的皇帝,火光照在他的脸上,一半昏暗,一半光明。

  两个字瞬间出现在李泰的脑海中。

  百骑。

  百骑司。

  传闻中,皇帝从禁卫,千牛卫和金吾卫,还有诸卫精锐中挑选出来的,对皇帝绝对忠诚的精锐卫士,拱卫宫廷,刺探情报,执行皇帝的秘密命令,铲除威胁皇权的势力等等。

  李泰顿时就明白,这样一股力量,在时刻盯着自己,同样也在盯着李承乾。

  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只要你们不触碰底线,朕不会插手,皇室兄弟,稍微磨砺之下,让彼此更加的成长,你们不触碰底线,朕都能容忍。”李世民看着李泰,不由得微微摇头。

  李泰和李承乾冬日的争斗,皇帝都清楚的看在眼里,但是双方的争斗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李世民没有介入。

  “但是,吐蕃人悄悄的利用你,可是你却丝毫没有发现,甚至还差点伤到了稚奴。”皇帝一巴掌忍不住的抬了起来。

  李泰顿时下意识的向后一缩。

  “哼!”皇帝冷哼一声。

  “房遗爱也是个蠢货,杀人灭口就杀人灭口吧,做的那么不利索,都已经抛尸了,却还被人发现。”皇帝冷冷一哼,看向李泰满是不屑。

  李泰一时间感觉自己就像是个什么都不穿的孩童一样,赤果果的全部展现在皇帝面前。

  皇帝,皇帝,这个时候,李泰终于清晰的认识到了皇帝如高山深海一样的强大。

  “一个和吐蕃勾结的叛贼,一个企图窥伺宫中机密的蠢货,死了便死了,朕不在意,朕在意的是你在没有发现吐蕃人介入外,除了杀人,竟然没有别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父皇!”李泰有些惊讶的抬头。

  李世民看着李泰背后绷布渗出的血渍,微微摇头,自顾自说道:“你知道的,父皇这几年刻意的在培养你,其实你不知道,父皇其实在为父皇百年之后做准备,你皇兄登基,那时,你就要离开长安,远赴地方任职。”

  “父皇。”李泰忍不住的激动起来。

  李世民轻轻摆手,然后站了起来,看向殿外,平静的说道:“地方任职,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在长安城,有父皇在,所有人都要给你几分照顾,但没了父皇,到了地方,你就需要面对那些贪婪的恨不得从你身上扒下一块肉的地方世家,豪族,明的暗的,美人计,捧杀计……青雀,你现在还差的很远,你让父皇怎么放心?”

  天下虽然是皇帝在统治,但是到了地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谓皇权不下乡,有的时候,就是皇室亲王在地方的斗争之中,死了也就是死了。

  这些李世民都是亲自经历过的。

  当年,他最欣赏的,就是自己堂弟李道玄。

  李道玄跟着李世民多年征伐,屡立战功,被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淮阳王。

  就因为跟与部将史万宝不和,在和刘黑闼大战中,被见死不救而亡,时年只有十九岁。

  ……

  摇摇头,李世民收回思绪,看向李泰,说道:“青雀,你到地方任职,首先需要的弄清楚敌我,然后招募幕僚和佐官,帮助你稳妥处理政务,然后了解民生疾苦,瓦解世家和豪强,这样你才能好好的治理地方,坐稳位置。”

  李泰整个人趴在床上,忍不住的颤抖,神色之间满是难以置信的茫然。

  皇帝教导他的一番话,他一句也没听在心里,他只听见了皇帝从来没有想要让他做太子这句话。

  李泰一直以来,窥伺皇位最大的依仗,便是皇帝超乎寻常的宠爱,但现在,父皇却告诉他,他对他没有别的期待,只是想要让他帮助太子,做一任好的地方州牧。

  李泰的心,这一刻几乎要彻底崩溃掉了。

  “所以父皇才会让你在长安做这么多事情。”李世民看着李泰,诡异的,这个时候,李泰停止了颤抖,沉沉的低着头。

  “还记得去年年底嘛,长安城天色骤冷,朕提前便下令给你,让你关心长安城中百姓的过冬之事,但是你呢,就沉溺在这些斗争之中,被人利用了不说,还忘了正事。”

  李世民的声音逐渐转厉,然后冷声说道:“青雀,父皇给过你机会,也给过你皇兄机会,但是他的表现,比你好太多了。”

  “儿臣有错。”李泰低着头,声音有些发闷,但还算清晰的传了出来。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父皇本来打算让你在宫中待上三五个月,但是阎立本,苏勖,还有刘洎,都来求情,朕便暂时的放你一次。”

  李泰惊讶的抬头。

  “青雀,这次回去之后,你要好好的反思自己的过错,日后好好的处理手上的事务,这样,将来到了地方,你才能在和那些地方世家豪族的争斗中幸存下来,这样,你才能做好一个地方牧守的职责。”李世民一番话说的十分认真。

  虽然说有些残酷,有些真实,但这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好了,父皇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李世民微微摆手,深深看了李泰一眼,转身就要离开,但是刚走一步,他就回头看向李泰,说道:“青雀,房二郎,朕发配到了松州,你要记住这一次错误,不要再被别人耍的团团转了。”

  李世民这里说的是吐蕃人,但是,李泰的脑海中,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兄长,太子李承乾。

  渐渐的,皇帝身影也出现在了李泰的心底。

  等候皇帝的脚步声彻底远去,李泰才咬着牙低声吼道:“凭什么,凭什么,我要听你们的。凭什么,你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凭什么?

  ……

  “什么,吴王恪昨日陪父皇祭祀南北天地去了?”刚刚回到魏王府的李泰,惊讶的看着苏勖。

第92章 太子不过是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

  黎明之前,幽暗静谧。

  “咚咚咚!”晨钟骤然响彻整个长安。

  东宫承恩殿,李承乾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沉重的呼吸,满是血丝的眼珠,都昭示着,昨夜李承乾做了一个深沉的噩梦。

  具体什么原因他记不得了,他只记得,他的父皇拿着一把剑,不停的朝他挥砍,剑身上满是血红,不知道沾染了谁的血。

  李承乾突然失笑,还能是谁的血,是他李承乾自己的呗。

  这个梦,从他自己的意识深处清楚的告诉了他自己,天下依旧是皇帝的天下,他这个太子不过是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而已。

  所以,只要他在皇帝有掌控力的时候,做好自己太子的角色,做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角色,没有私心,那么他就能得到最大的安全。

  当然,李泰那里,他需要继续削弱,逼迫,还有将他往陷阱里面推。

  李承乾侧身,看向躺在自己怀里,穿着绿色短襦,披着白丝披帛,乌黑头发散落的苏淑。

  看着她即便是在睡梦之中,也依旧绽放甜美笑容的模样,李承乾的心彻底宁静了下来。

  ……

  刚入崇德殿,李承乾刚坐下,李安俨便已经从外间快步走入,上前低声道:“殿下,臣刚入宫的时候,恰好看到了魏王出宫。”

  李承乾一愣,低声诧异的说道:“这么快吗,孤原本以为,青雀至少会在宫中待过十五,如此急着出宫,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殿下。”李安俨拱手,小心的说道:“魏王回府,《括地志》那边就又开始修撰了。”

  “《括地志》的事情,和青雀无关,那些实际上都是孤的那位姑父在做的事情,有没有青雀,那边的速度都慢不了。”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安俨,说道:“《括地志》那边,不要动任何手脚,那些东西是父皇要的,真的耽搁了那边,便是孤都吃罪不起。”

  “是!”李安俨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不再多说什么。

  李承乾不由得笑笑,他知道,很多事情瞒不住李安俨。

  李承乾对苏勖出手了,但是他不能够直接出手,只能通过敲边角的方式间接影响。

  “魏王府那里,不要关心表面上这些大人物在做什么,看住那些下人,经过此事之后,青雀做事,怕是要谨慎许多。”李承乾轻轻沉吟,说道:“安排我们的人,最好是出身洛阳的人,到洛阳去,住上几个月,然后去龙门寺,龙门石窟附近住着。”

  “是!”李安俨虽然不知道李承乾究竟又在算计什么,但他知道,必定和魏王脱不了关系。

首节 上一节 82/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