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228节

  嬴政看着上蹿下跳的李水,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城府太深,容易为人所不喜。但是似你这般,胸无城府,喜怒形于色,就有些危险了。容易被人算计。”

  李水一脸受教的样子:“多谢陛下指点。”

  嬴政淡淡的说道:“朕刚才所以不治田敬的罪,就是要麻痹他们。引得那些朝臣上书弹劾你。到那时候,自然知道谁是被季明收买的朝臣了。”

  李水眼睛一亮:“然后陛下再突然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

  李水躬身说道:“陛下圣明啊。”

  嬴政笑了笑,对李水说道:“你也应当检点些,好端端的,为何向关东豪强购买仆役啊?”

  李水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些仆役都是人才,若用得好了,可以助我大秦开疆拓土。可惜那些关东豪强,眼光太差劲,整日让这些仆役端茶递水,这不是浪费人才吗?臣看不过去,只能亲自出手了。”

  嬴政笑了笑,说道:“罢了,你的人品,朕还是信得过的。你说他们是人才,应当错不了。这几日,你就在宫中休息吧。”

  李水答应了一声,从嬴政书房退了出来。他也没有回丹房,径直去了未央的寝宫。

  这些日子,确实忙坏了,整天都在面试那些方士。现在总算有了一点时间,就先好好的玩几天吧。

  李水整天在宫中闲逛,而宫外的朝臣则忙坏了。

  嬴政书房中发生的一切,迅速的传遍了每一个朝臣的耳朵。

  这些朝臣都很聪明,他们敏锐的嗅到了一丝失宠的气息:槐谷子,要失宠了。

  这家伙仗着自己会炼丹,整天飞扬跋扈,嚣张的要命。现在仙丹没有炼出来,人命倒是闹出来了。

  陛下终于按耐不住了,表达了不满,可以想见,接下来陛下会将槐谷子软禁在宫中。让他加紧炼丹,至于朝中的事,就不允许他插手了。

  一想到没有槐谷子的议政殿,不少朝臣做梦都笑出声来了。

  于是,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的写奏折了,想要推波助澜一把,早日把李水赶走。

  写奏折的这些人当中,自然有季明联络过的那些人。当然了,也有一些沽名钓誉,想要趁火打劫的人。

  至于一些老成持重的,觉得槐谷子虽然嚣张,可毕竟解决了关中百姓的温饱,又消除了匈奴的祸患,还是有大功的。

  因此这一些朝臣,就保持了沉默。

  数日之间,弹劾李水的奏折迅速的摆在了嬴政案头。

  嬴政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只是将这些名字记下来了,然后交给司豚挨个去查,看看谁与季明有关联。谁又是想要趁火打劫,谁又是一时盲从。

  只用了一天时间,司豚就已经打听的清清楚楚了,然后回报给皇帝。

  嬴政将这些名字记下来。预先给他们定好了罪名。凡是与季明有关的,贬为庶人。凡是想趁火打劫的,降职罚俸,至于那些一时盲从的,训斥两句也就罢了。

  嬴政写了一份名单,揣进了袖子里面,然后命小宦官通知朝臣,召开朝衣。

  陛下突然要朝议,大臣们都心知肚明。估计是因为槐谷子的事。因为最近有不少人在弹劾槐谷子,而槐谷子一直躲在宫中,一言不发,估计这一次,他真的要倒了。

  不少人都在感慨,没想到王离、王贲、赵高、阎乐、牛斗……这些人没有斗倒槐谷子。槐谷子却栽在了铁手手上,难道这就是阴沟里翻船吗?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槐谷子看似是败在铁手一事上面。其实是王氏、赵氏,以及无数与槐谷子做斗争的朝臣,用死亡让陛下对槐谷子产生了警惕……

  总之,这一日居然有人开始缅怀起死去的王离来了。

  李水默不作声,站在议政殿门口,正思索着凉皮的做法。昨天跟未央提了一嘴之后,未央就上心了,一直缠着李水做这东西吃。

  李水叹了口气,心想:作为一个穿越者,我容易吗?既要懂医术,又要懂治国,还要会做饭。

  旁边的淳于越看见李水叹息不已,低声说道:“槐谷子,你离开朝堂,或许并不是坏事。你的性子,不适合在朝中为官。听老夫一句劝,这次回去之后,老老实实的炼制仙丹,传播仙术,万万不能再为非作歹了。”

  李水看了淳于越一眼,说道:“淳于大人觉得,我离开朝堂之后,还可以传播仙术吗?”

  淳于越纳闷的看着他:“为何不可?”

  李水说道:“仙术的传播,总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我做出来了铁锅。那家中有陶罐作坊的朝臣,就要对我恨之入骨。”

  “比如我做出来了仙纸,那些依靠制作竹简为生的人,就要对我心生不满。”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只因为我是谪仙,我有免死金牌,因此我能强力将我的仙术推行下去,而不惧任何人的阻挠。”

  “一旦我离开了朝堂,失去一些,重新变成了无权无势的小方士。我的仙术再好,也寸步难行。”

  “所以,淳于博士当真觉得我喜欢嚣张吗?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嚣张一些,不强硬一些,如何将我大秦建设成人间仙境?”

  李水叹了口气:“我本良善人,是这些恶人,逼得我要飞扬跋扈。”

  淳于越被李水绕晕了,心里面竟然对李水生出了一丝同情之感。

  好在他也不是蠢人,很快告诉自己:“不要相信这个无耻之徒的花言巧语。”

  为了避免被李水蛊惑,淳于越连忙走开了。

  淳于越走开了,一个叫公孙城的人过来了。

  他一脸冷笑的对李水说道:“槐谷子,旁人怕你,我可不怕你。老实告诉你,上书弹劾你的人,有我一份。”

  公孙城说了这话之后,心中很是得意。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谪仙啊,人见人怕的谪仙,而我却敢当中斥责他。

  反正再过一会,他就要被软禁宫中了,何不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呢?

第252章 你别欺负我

  李水看着公孙城,忽然一脸委屈的说道:“公孙大人,你我无冤无仇,为何要弹劾我?”

  李水的表情让公孙城心情大好。他微微一笑,说道:“无冤无仇?你为祸大秦,那就是冤仇。老夫身为大秦之臣。自然要铲除奸佞。”

  李水咬牙切齿的看着公孙城,好一会说道:“你莫要欺负我,我义兄李信,不日就要从北地回来了。”

  公孙城一听这话,顿时哈哈大笑。心想:槐谷子这家伙,没有了陛下的庇护,果然就如同时丧家之犬一般啊,今日更是把李信搬出来了。可笑,可笑至极。

  其他人看着李水的这幅窘态,也纷纷嗤笑不已。议政殿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有几个素来与李水不和睦的朝臣,也加入到了公孙城的队伍当中,对着李水嘲讽了几句。

  李水掏出来一个竹片,说道:“你们再欺辱我,我可要将你们的名字记下来了。等将来我义兄回来,挨个报仇。”

  朝臣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报仇?李信那家伙,有勇无谋。昔日槐谷子没来的时候,单单一个王离,就让他焦头烂额了。

  等槐谷子被软禁在宫中之后,就算李信回来,又能把大伙怎么样?

  抱着这样的念头,这些朝臣笑呵呵地,纷纷把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一副“我就算把名字告诉你,你又能奈我何”的样子。

  李水很认真的将他们的姓名都记下来了。

  时间不长,时候到了,百官入殿,开始议政。

  今日嬴政很严肃,看着群臣说道:“今日,朕召诸卿前来,特地商议槐谷子一事。”

  话音刚落,公孙城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要弹劾槐谷子。”

  弹劾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先机。现在李水眼看就要倒了,第一个推他的人,当然是首功,在后面跟风的就差远了。

  公孙城很懂得这个道理,因此第一个跳了出来。

  嬴政没有表示反对,微微点了点头。

  公孙城见皇帝许可,喜得抓耳挠腮,说道:“陛下,槐谷子入咸阳,已经数月有余。数月以来,咸阳城无一日安宁。”

  “多少朝臣身死?多少百姓抛家舍业?此人,实为大秦灾星。”

  嬴政淡淡的说道:“可有证据?”

  公孙城愣了一下,心想:人尽皆知的事,要什么证据?

  不过既然陛下要证据,那是一定要拿出来的,于是公孙城搜肠挂肚的说道:“身死的朝臣有王离、赵高、马凌暑、阎乐……”

  公孙城正在挨个的数人,嬴政忽然淡淡的说道:“这些人身死,莫非有冤情?”

  公孙城又愣了,说道:“没有冤情。”

  嬴政说道:“既然没有冤情,那他们是罪有应得。槐谷子将他们抓出来,难道不是有功?”

  公孙城哑口无言。心想:怎么回事?陛下不是已经厌恶槐谷子了吗?怎么感觉气氛不对?

  不过他很快想到,陛下毕竟是圣天子,即便厌恶槐谷子,也需要证据,而不愿意利用君王的权威杀人。

  想到这里,公孙城精神抖擞,说道:“杀朝臣,槐谷子有功,然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槐谷子则有过。臣听闻,咸阳城百里之外的百姓,也已经聚集到了商君别院周围。抛家舍业,挣扎求活……”

  嬴政极为不耐烦的说道:“此事早已说的明明白白,你又要拿出来,简直是迂腐不堪。”

  公孙城懵了:我弹劾槐谷子,被陛下训斥了?陛下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不仅公孙城懵了,不少朝臣也懵了。

  莫非……陛下还没有厌烦槐谷子?他们忽然有点后怕了,这几天,可是熬夜写了不少弹劾槐谷子的奏章啊。现在都在陛下那里呢。

  如果槐谷子平安无事,那岂不是和他结下了深仇大恨?

  尤其是在宫门口讽刺过李水的一群人,更是忐忑不安。有些人,已经面色惨白,身体打晃了。

  公孙城咬了咬牙,事已至此,哪里还有退路?无论陛下的态度是怎么样,自己都必须争取一下了。

  于是他大声说道:“陛下,百姓流离失所,确有其事,臣亲眼所见。”

  嬴政呵呵冷笑了一声,淡淡的说道:“那你可知道,百姓为何流离失所?为何家中有田却不耕种,反而要去商君别院?”

  公孙城说不出话来了。

  嬴政站起身来,大声斥责到:“蠢材。他们在商君别院,与那些方士做生意。所获利润,百倍于种田,他们岂能不来咸阳?”

首节 上一节 228/1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