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308节

  当然了,胡亥紧张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做太子。他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估计与太子之位无缘了。

  他紧张的是,自己会做什么王,到什么地方为王。如果是去韩赵魏,那还好点。如果到了楚地,那不是往火坑里面跳吗?

  就在紧张的时候,季明来了。

  胡亥病急乱投医,问季明:“季明,你觉得本公子会被送往何处做王?宫中人都不敢说真话,我要听你的真心话。”

  季明最近正在研究如何飞黄腾达,他发现拍马屁的功夫挺重要的。所以最近一直在锻炼这个。

  现在听到胡亥这么问,季明自然而然的说道:“公子,奴婢看来,你什么王也不会做。你会做太子。”

  胡亥一听这话,顿时勃然大怒,跳到季明身前,抡圆了胳膊就是一个大耳光:“你敢嘲讽我?”

  季明被打得晕头转向,心中很苦涩的想:“自从槐谷子入京以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真是越来越喜欢动手打人了。”

  …………

  议政殿中,嬴政看着文武百官,淡淡的说道:“朕欲分封子弟为王,诸卿有何见解?”

  王绾最先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楚、燕、齐、吴、赵,地处偏远,民心不稳,应当置王。”

  嬴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李水紧接着站出来,说道:“臣以为,丞相的提议,有些不妥之处。”

  王绾一听这话,顿时和赵腾、李斯对视了一眼。三个人都是同样的心思:槐谷子和淳于越果然是结盟了。现在就急不可耐的向丞相发难了?

  嬴政问李水:“有何不妥之处?”

  李水说道:“楚、燕、齐,赵,四地。曾为战国七雄。实力强大。若派遣公子为王,天长日久,生出异心来,即便朝廷可以平乱,可是兵连祸结,生灵涂炭,骨肉相残,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王绾有些不快的说道:“昔日封王也是谪仙的建议,今日谪仙忽然又反对封王。国家大事,可以如此儿戏吗?国家政令,可以朝令夕改吗?”

  李水呵呵一笑,淡淡的说道:“本仙并非反对封王。只是反对丞相的封王方式。”

  王绾憋着一口气没说话。

  李水接着说道:“陈建议,把楚地一分为五,赵地一分为三。齐地一分为三,燕地一分为二。如此一来,诸王实力大大削弱,谁也无力造反。而一旦有六国豪强叛乱,诸王又可以联合起来平叛。”

  王绾愣了一下,也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叹:“这槐谷子,确实有点歪才啊。”

第328章 太子之争

  李水的提议,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认可。

  李斯王绾几个人,虽然抱团取暖,打算打击一下李水和淳于越,不过现在这些建议,还影响不到众人,因此他们也就没有作声。

  嬴政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李水说道:“谪仙思虑周详,于治国之道,越发的有心得了,朕心甚慰啊。”

  李水很谦虚的说道:“臣只是学到了陛下万分之一的皮毛而已。”

  朝臣们顿时暗暗鄙视:这家伙,真是不要脸至极啊。

  嬴政又说道:“那就依照槐谷子的提议,在这些地方置王。王国不大于郡,侯国不大于县。其余的地方,由朝廷统辖,委派郡守县令。”

  群臣纷纷点头称是。

  随后,嬴政又说道:“那么应当委派谁人为王呢?诸卿有何看法?”

  众人还没有说话,淳于越站出来了。他躬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封王一事,应当有缓有急,有重有轻。先急后缓,先重后轻。”

  嬴政问道:“何为重,何为轻?”

  淳于越说道:“陛下诸子之中。最贤者为太子,留守咸阳,待陛下成仙之后,掌管天下。其余子弟则分封诸地为王。老臣以为,太子的人选,乃重中之重,最为急迫之事。太子确定之后,其余人如何分封,就好办得多了。”

  大多数人都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他们想说的。不然的话,大家劳心劳力,帮助诸位公子安排好了去处,结果皇帝来上一句:我打算选他做太子。

  那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若白白费劲倒也罢了。关键是将来太子登基,回想起来昔日这些人曾经建议陛下把他送到外地做诸侯王。这新皇帝心中怎么想?会不会打压自己?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嬴政一直注意着群臣的反应,几个呼吸之后,他就明白了群臣担心的问题。于是微微一笑,说道:“好,那么太子的人选,诸卿又有何看法呢?”

  朝臣们都没有说话,毕竟这个话题有点敏感。他们自然有想要举荐的人,但是谁也不想第一个举荐。

  嬴政看向李水:“槐谷子,你的胆量一向很大,你先来说来听听。”

  李水干咳了一声,很谦卑的说道:“选择太子,乃是陛下的家事。臣乃外人,岂能置喙。”

  旁边一个儒生忍不住说道:“谪仙此言差矣,太子关系到天下苍生,这就不仅是家事了,是天下事。”

  群臣都翻了翻白眼,心中暗想:蠢材。

  李水心里也有点纳闷:这种笨蛋是怎么进入朝野的?我当然知道这是天下事,可我这样说,不是为了拍陛下的马屁吗?这都看不出来?

  嬴政微微一笑,对李水说道:“不错,太子关系到天下人,自然是天下事,谪仙,你还是说说吧。”

  嬴政嘴上认可了儒生,可是心里面,却越发觉得李水符合自己的心意了。

  李水说道:“既然陛下有令,那么臣就说说自己心中的愚见。”

  李水一脸真诚的说道:“臣以为,伏尧公子,天资聪颖,仁而爱人,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

  淳于越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立刻站了出来:“老臣反对。”

  王绾等人都冷笑了一声,心想:这俩人,在这演戏呢?

  李水对淳于越的反应倒不意外,老实说,现在有能力争夺太子之位的,也就扶苏和伏尧,所以淳于越如果不反对,他才觉得奇怪了。

  李水缓缓地回过头来,笑嘻嘻的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博士,你为什么反对啊,说来听听嘛。”

  李水故意说的很暧昧,让朝臣认为二人之间有什么勾结。

  至于淳于越,之前在议政殿外面的时候,就被李水气了个半死,现在根本没心情注意李水的神态,于是把早就准备好的词大声说出来了:“老臣对伏尧公子,没有半点意见,甚至觉得,伏尧公子与扶苏公子,其聪明才智,不相上下。”

  李斯捋了捋胡须,心想:他们果然合作了。打算同时押宝两位公子吗?真是够有心机的。

  而嬴政则微微点了点头。老实说,今日要定太子,所以群臣议论的时候,难免会说道哪位公子好,哪位公子不好。

  而这所有的公子,都是嬴政的骨肉,群臣高谈阔论哪个公子平庸,他心里还是会不舒服的。

  不过淳于越的处理方式很好,直言两位公子都很贤德,这就让嬴政心里舒服多了。

  李水笑眯眯的问:“淳于大人,既然伏尧公子,与扶苏公子不相上下,你为何不同意呢?”

  淳于越说道:“公子没有高下之分,但是他们的师父却有。”

  淳于越说道:“老夫在治国之道上面,绝不敢自夸,但是与谪仙比起来,可就要高明得多了。不仅如此,除了治国之道以外,谪仙的人品也极为堪忧。”

  李水一听这话,顿时有点生气了:你质疑我的能力也就罢了,居然质疑我的人品?你不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吗?

  淳于越根本没给李水反驳的时间,像是报复一样,大声说道:“近日谪仙利用谪仙楼,和一部石头记。招蜂引蝶。咸阳城中的妇人,趋之若鹜。为了听一回书,搅得多少朝臣,家宅不宁。”

  淳于越这话一出口,无数朝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他们是深受其害啊,淳于越的话,可是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

  李水挠了挠头,说道:“夫人们喜欢听石头记,我能有什么办法?”

  淳于越冷笑了一声:“谪仙弄出这等书来,又弄出说书人来。分明就藏了一些龌龊的心思。大约心里想着要勾引有夫之妇,悖逆人伦。”

  “故而老臣以为,伏尧公子虽然足够优秀,但是槐谷子实在太过不堪,万一将来槐谷子靠着公子的师徒之情,为非作歹,岂不是一大祸害?因此,老臣以为,太子之位,扶苏公子,比伏尧公子,更为合适。”

  朝臣们都点了点头,纷纷觉得,淳于大人,果然不同凡响啊,一出手就抓到了要点。不仅能击败槐谷子,还能让他声名狼藉。

  高明,实在高明。佩服,实在佩服。

  淳于越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微微有些得意。在议政殿外面受辱的怒气,终于下去了不少。

  数日前,李信不肯接受还钱的时候,淳于越就猜到了,这肯定是槐谷子和李信一块搞出来的事情。

  他思考了一番,觉得自己无法避免他们的嘲讽,那干脆就不抵抗了。另辟蹊径,当场报仇也是一样的。

  现在看来,效果颇佳。不仅出了一口恶气,而且搞臭了槐谷子,还把太子之位,抢到了手中。一石三鸟,一举三得,妙哉。

  至于李信……淳于越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这个内弟,没了槐谷子,那就是一根棒槌,自己有的是办法教训他。

  淳于越正美滋滋的想着,就听见李水慢条斯理的说道:“说书是经过陛下同意的,石头记是未央公主写出来的。淳于博士将这事说的如此不堪,是在讽刺陛下吗?是在讽刺未央公主吗?这是为人臣的态度吗?莫非你有不臣之心?”

  朝臣们都苦笑不已:又来了,谪仙果然是谪仙,还是熟悉的感觉啊……

  淳于越倒不害怕,淡淡的说道:“陛下与未央公主的初衷是好的,只是被谪仙把事情办坏了而已。好比一把刀,可以砍柴切菜,也可以杀人。而谪仙,就是杀人的那只手。”

  李水说道:“如今我大秦的国策,早就三令五申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要将妇人从深闺之中解救出来,让她们发挥聪明才智,将我大秦早日建成人间仙境。怎么听一回书,就让博士说的这么不堪?”

  “听书都不行,还怎么为大秦出力?这些倒也罢了,关键是无数冰清玉洁的少女,无数洁身自好的夫人,只是听了一回书而已,就被博士说成了水性杨花之人。你让这些夫人的丈夫怎么想?他们成什么了?”

  “卧槽?”不少朝臣心里咯噔一声。

  直到现在他们才转过这个弯来,淳于越刚才一番话,是在说他们的夫人不检点啊。

  不少人看淳于越的目光有些不善。

  淳于越有些无奈的苦笑道:“谪仙牙尖嘴利,老夫自愧不如。不过,太子之位,乃是一国大事。应当选择谁,希望陛下与诸位慎重考虑。”

  随后,淳于越向众人行了一礼:“老夫方才无心之言,诸位莫怪。”

  淳于越退了回去,他和李水斗嘴虽然败了,但是他心情不错,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只要嬴政觉得李水不靠谱,那么就会下意识的认为伏尧不靠谱。选择扶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果然,嬴政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看样子已经下定决心了。

  但是这个结果,不是王绾等人想要看到的。在他们看来,李水和淳于越的争论,纯粹就是烟雾弹。很有可能李水已经和淳于越商量好了,他们合伙保扶苏,故意弄出伏尧来,吸引注意力,免得朝臣有别的想法。

  想到这里,王绾站了出来,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选太子,倒不着急。谪仙年纪尚轻,来人间的时日不多,对我大秦的政令制度,不是太熟悉,但是他的才华,大家是有目共睹啊。”

  “老臣觉得,假以时日,谪仙必定更加稳重,今日淳于博士提出来的担忧,就不成问题了。不如再等上一等,等数年之后,谪仙越发稳重,伏尧公子也已经长大成人。那时候再好好比较一下,到时候谁更合适做太子,想必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首节 上一节 308/1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