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5节
可是李信偏偏就做了,他行了一礼,大声说道:“陛下,臣要举荐一人做官,参议朝政。陛下若得此人,可以令大秦万世永固,百姓丰衣足食。”
嬴政很感兴趣的问道:“是谁?”
李信说道:“便是梦中遇仙人的槐谷子。”
嬴政的笑容僵在脸上了。
先前听李信说的那么热闹,还以为是当世姜子牙呢。原来……原来是槐谷子啊。
槐谷子会炼丹,会做一些仙界的东西,嬴政倒是相信,可是他参议朝政,恐怕是不行吧?
不过,嬴政也没有断然拒绝,而是按照惯例,问朝臣:“诸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齐声说道:“臣等以为,万万不可。”
异口同声,整齐划一,简直就像是排练好的。
李信勃然大怒,问道:“为何不可?”
淳于越淡淡的说道:“槐谷子何德何能,可以参议朝政呢?总不能你举荐一人,陛下就赞同一人。李信啊,不要胡闹了,退下吧。”
李信却不肯退,争辩说道:“槐兄身怀奇术啊。可以做馒头,可以做面条,可以做胡饼,可以酿仙酒……”
“呵呵。”王离直接笑出声来了:“李老将军,你举荐的是朝臣,还是厨子?”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淳于越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所谓朝议,是要参议朝政的。槐谷子是懂刑名,还是懂赋税?李信,你做事要有分寸。”
李信有些不服气的说道:“陛下尊号,乃槐兄最先提议。匈奴人沙提烈,乃槐兄将其制服。臣以为,槐兄确有大才。赋税刑名,只是雕虫小技,一小吏学上三五个月便可以熟练。而谋国、谋天下,非有旷世奇才不可。”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李信之言有理。”
李信听了这话,顿时欢喜无比,叫道:“陛下,槐谷子就在殿外等候。”
嬴政有点无奈:“还等在外面?这两人就如此有把握吗?”
他淡淡的说道:“罢了,召槐谷子进来吧。”
有小宦官出去叫了一声,李水就昂首挺胸的进来了。
嬴政盯着李水看了一会,很是斟酌了一番,然后说道:“槐谷子,李信举荐你入朝为官。朕鉴于你屡立大功,因此破格试用。若你做得好,可正式入朝为官。若你做的不好,则逐出议政殿,还是回丹房炼丹吧,你意如何?”
李水满口答应。
其实嬴政今日答应试一试,不仅仅是因为李信举荐,还因为伏尧。
伏尧拜槐谷子为师的事,嬴政已经听说了。
伏尧是嬴政最疼爱的儿子,本来嬴政要给他挑选一位名师,好好栽培一番的。没想到他居然自己拜入了槐谷子门下。
起初的时候,嬴政以为伏尧只是少年心性,玩上几天,也就算了。
谁知道近几日,嬴政试探着问了伏尧几句,发现伏尧每次都对槐谷子赞不绝口,看来是铁了心要做他的徒弟了。
皇室公子的师父,可不仅仅是教授读书写字那么简单。人生品格,治国方略,等等都要传授。
嬴政有点怀疑,槐谷子能不能胜任。其实不是怀疑,他是觉得槐谷子肯定不能胜任。
如果自己一纸诏令,命槐谷子与伏尧解除师徒关系,恐怕会伤了伏尧的心。
因此,倒不如顺水推舟,答允李信的提议,让槐谷子入朝为官。
只是他并非正式入朝,而是有一个试用期。在这个试用期内,槐谷子一个方士,不熟悉政事,必定屡屡出错。
到那时候,嬴政便有了机会,借此告诉伏尧,槐谷子此人,炼丹固然有些本事,然而才德不足以做师父。
到那时候,伏尧应该就不再坚持了吧?
嬴政越想越美,然后微笑着对李水说道:“朕,授予你什么官职较好呢?”
李水不知道嬴政只是随口一说,他马上躬身说道:“臣没有父祖做高官,得不到恩荫,因此像王离那样的少年将军,是不敢想了。”
王离的脸都绿了。
李水又说:“在下冲锋打仗,也不在行,像李信那样的军功将军,也不敢想了。”
“思来想去,唯有淳博士等等大儒,和臣的水平比较相近。算是一类人。臣……自请为博士。”
淳于越气的脸都白了,在心里破口大骂:“什么意思?我们和你水平相近?算是一类人?你连字都不认得,好意思说和我水平相近?你厚颜无耻,怎么就和我是一类人了?”
嬴政却很满意,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槐谷子,就暂领博士之职。”
博士好啊,博学之士,听起来很好听,其实就是皇帝的顾问。随时回答问题罢了。不会负责具体事务。
真要让李水管理赋税,或者刑名。嬴政还真有点不放心呢。
第60章 何以安天下
李水左右张望了一番,走到了那帮儒生面前。
他笑嘻嘻的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博士,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今我也是博士了,便和你们站在一块吧。”
淳于越嫌弃的向旁边躲了躲。
李水还以为淳于越在给自己让位子,客气的道了一声谢,大大咧咧的站在了淳于越的位子上。
现在,李水站在了博士最前排,他倒像是众人的领袖了。
淳于越气的脸都绿了,但是议政殿上,总也不能推推搡搡,把李水赶走。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的受着了。
其实李水早就暗中观察了一番,大秦的博士,人员很复杂,不仅有儒生,还有阴阳家、法家、墨家……凡是喜欢夸夸其谈,又有些见识的书生,都在里面。
博士,博士,博学之士,果然名不虚传。
只不过这其中儒生人数最多,而淳于越又是博士领袖,所以给人一种,博士全是儒生的印象罢了。
李水暗暗的想:“再过些日子,李斯就该建议秦始皇焚诗书而明法令了。从那以后,其他学说一蹶不振,诸位博士虽然不至于丧命,但是罢黜的罢黜,请辞的请辞,这群人当中,恐怕就只剩下法家了。”
“完全是法家的博士团体,变成了李斯的附庸。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隐隐有与李斯代表的文臣,和王氏代表的武将相抗衡的意思。”
“更为危险的是,那时候朝议变成了法家的一言堂,所以大秦的国策,越来越倾向于严刑峻法,丝毫不给百姓以喘息之机。”
李水微微摇了摇头,看了看身后那群满脸不忿的博士,暗暗想到:“谁让我心系苍生呢?谁让我心怀天下呢?我就暂且在博士当中,立一番功业吧。将这些人收入囊中,必定可以成为伏尧的助力。”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的奋斗方向,算是确立了。这个方向确立的并不难,毕竟……除了夸夸其谈的博士,别的李水似乎也不会。
嬴政见李水这么不知轻重,居然站在了众博士的最前面,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朝堂之上,一举一动,都需要论资排辈的。淳于越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又极有见识,他做博士的领袖,那是众望所归。
你李水……刚入朝议政就要夺权吗?
不过,他也没有训斥李水。反正此人是试用,犯的错越多越好,等日后向伏尧解释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于是嬴政微微一笑,将这件事揭过去了。然后沉声说道:“那就开始议政吧。如今大秦已经一统天下。然而六国故地,并不安稳。山川大泽之中,多有盗贼。六国豪强,亦蠢蠢欲动。诸卿以为,何以安天下?”
李水听得抓耳挠腮:“这个我知道啊,我学过。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颁布什么政策来着?”
结果越着急越想不起来,最后脑子里就只有两句话:“焚诗书而明法令。筑阿房宫,收六国美女……”
就在李水苦恼的时候,王贲站出来,说道:“臣请陛下收天下之兵。无论百姓豪强,家中没有兵器,如何造反?难道提着木棍上阵吗?”
“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李水眼前一亮,忍不住大声说道:“极是,极是。臣也是这么想的,刚要说出来,被王将军抢先了。”
王贲有点无语,心想:“你还能更无耻点吗?在议政殿上公然抄袭?”
嬴政忽略了李水,点了点头说道:“此议可。这几日,讨论出一个详细章程来,由朕过目。”
李水连忙答应。
王贲都懵了:“陛下这话,是对我说的吧?你答应给什么劲?”
片刻之后,丞相王绾又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应当迁徙豪富。”
李水一拍大腿,说道:“正是。豪富离开故土,没有了宗族子弟支撑,只是一富户罢了,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将他们迁入关中,迁入咸阳,严加看管。不仅可以保证天下安定。而且可以,令咸阳更加繁荣。这些养尊处优之人,看到好东西,定会挥金如土。臣的仙酒,可以卖的更多,为陛下炼丹的事,也可以加快了。”
王绾有点无奈的看着李水:“这家伙,倒是挺善于抢话啊。”
嬴政这次吸取了教训,说道:“王绾,由你负责迁徙富豪的具体事宜。”
王绾躬身行礼。
李水也发现了,自己的知识是有的,只是有点记不太清楚了,需要有人提醒一下。于是……他开始竖着耳朵,听众人的建议。
这么做,有点无耻,但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秦的万世基业,也只能事急从权了。
反正,反正嬴政没有生气,反而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好像很满意的样子。
嬴政确实微笑的看着李水,但是心中却不是满意。他正暗暗的想:“胡闹吧,闹的越过分越好。等朕抓住你的错处,就可以把你扔回丹房炼丹了,而伏尧,也可以另请名师。”
这时候,淳于越站出来了。
李水失望的翻了翻白眼,他对淳于越没什么兴趣。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淳于越这种儒生,做梦都是恢复周礼。他的建议,应该是分封子弟,让诸公子去六国故地为王,镇守四方。
这建议李水不感兴趣。
可是突然,李水脑子里灵光一闪:“我想起来了,废分封,行县制。”
可还没等李水开口,淳于越就慢条斯理的说道:“老臣有些治国安邦之策,然而议政殿上,多了一个无耻小人。老臣已经不想说了。”
李水微微一愣:“这老家伙,似乎是在骂我啊。”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