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535节
嬴政把黑丁叫过来,问道:“你既然是上郡人,为何又到了义渠城?”
黑丁说道:“当日陛下有令,一日之内,百姓可以自由迁徙。”
“小人得到这命令之后,立刻就逃出来了。出了上郡之后,却不知道应当往何处去。后来在路上遇到了一群人,这群人说,北地郡是个好地方,于是小人便跟着他们到了这里。”
黑丁说到这,忽然一抬头看到了面色阴沉的胡亥,顿时吓得打了个哆嗦。
李水笑眯眯的走过去,拍了拍黑丁的肩膀:“无妨,你大胆的说。胡亥公子宽宏大量,不敢对你怎么样的。你是奉了陛下的命令离开上郡,谁敢报复你?”
黑丁像是松了口气。
他大着胆子继续说道:“小人到了义渠郡之后,发现这里当真是个好地方。以往离乡背井,就只能沿街乞讨。但是义渠郡,到处都是机会啊。”
“小人到这里的第二天,就找到了活干。如今每天能吃饱饭,还攒下了一点钱,再过上三五年,便可以娶一房媳妇了。小人这辈子,可能要在义渠郡扎下根了。”
胡亥听的面色苍白。
从自己那里逃出去的人,高高兴兴的在伏尧这里生活了?
这一场比试,自己输了啊,彻彻底底的输了。
嬴政微笑着问黑丁:“你在这里,以什么为生?”
黑丁说道:“小人因为在上郡府中做事的缘故,耳濡目染,也认识了几个字。因此在义渠城中,做了个教书的先生。”
淳于越听到教书,顿时来了精神:“伏尧公子在义渠城中,也建立了学堂吗?”
黑丁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说道:“学堂?算是学堂吧,不过也不是伏尧公子推广开来的,是百姓们自发的。”
嬴政好奇的问道:“自发的?这是什么意思?”
黑丁说道:“识字的好处多啊。认识字之后,去茶楼当伙计的时候,可以帮忙记账,那工钱就多了不少。在作坊里面干活,认识了字,就能看懂老师傅写下来的火候、时辰、窍门,方便得很。”
“再有就是义渠城中骗子比较多,你不认识字,人家拿着一张纸骗了你,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淳于越有点无语,宣扬礼乐教化,居然要靠一群骗子推动?
淳于越叹了口气:“既然有这么多人念书识字,那么义渠城中,应该遍地君子才对啊,为何有这么多骗子?”
黑丁很茫然:“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淳于越瞪了瞪眼,问道:“你们的学堂之中,不学四书五经,不学礼法吗?”
黑丁很干脆的说道:“不学。”
淳于越问:“那学什么?”
黑丁说道:“学一些简单的字。我们这些人学字,是为了多挣点钱,是为了不要上当受骗,倒不是为了治国做官。因此……那些深奥的东西就没有学了。”
“一般而言,进来的第一课,我们先要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几个数字。学会了这几个数字,简单的账目就能看懂了。”
“再之后,就学一些稍微难一点的字。比如:上、大、人、孔、乙、己……”
淳于越有些失望:“只学字,不学礼仪啊。”
李水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姐丈勿忧,如今有了印刷术,书本越来越便宜了。百姓们认识了字,当然会买书来看的。以后不用去学堂,也能自己学礼仪了。”
淳于越看了他一眼:“不要叫我姐丈,谁是你姐丈?”
李水:“……”
这老头,关注的重点有点偏啊。
黑丁意犹未尽,又对众人说道:“小人到了这里之后,机缘巧合,还认识了一个陇西郡来的兄长,如今我们两个关系最好。”
扶苏的脸也黑下来了。
从陇西郡逃走的人,竟然到了北地郡?
嬴政一脸感兴趣的问道:“他和你一样,也是教书的先生吗?”
黑丁摇了摇头:“那倒不是,他是护乡团的人。”
嬴政有点疑惑:“何谓护乡团?”
黑丁说道:“就是……和军士一样。自愿加入,保家卫国。”
朝臣们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有人会自愿参军?天底下竟然有这种奇葩事?
扶苏问道:“没有人强迫?”
黑丁说道:“绝对没有。诸位大人如果不信的话,可以随我去看看,我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
第495章 伏尧被困
朝臣们跟着黑丁,满腹疑惑的向所谓的护乡团走去。
在路上的时候,朝臣们越想越觉得不可理解。
众所周知,百姓们最怕的就是服役,一旦当了士兵,就需要背井离乡,告别亲人,就需要打仗,就需要吃苦……
天底下怎么会有人主动当兵?
如果伏尧公子没有强迫他们,那就肯定是蛊惑他们了。
除此之外,朝臣们想不到别的原因了。
而胡亥,想的更深入一些:这个护乡团,是属于朝廷的,还是属于伏尧的?
胡亥在上郡的时候,也曾经让服徭役的人从军。
但是那不一样,上郡的兵马,都是属于朝廷的。
胡亥在心里暗暗地盘算着,如果能告伏尧一状,说他拥兵自重,那就太好了。
无论伏尧干的多么热火朝天,这一项罪状,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不过,胡亥没有立刻开口,他在等机会,等到证据确凿的时候,再跟皇帝吹这个风。
胡亥很清楚,现在说出去,没根没据的,更像是在诬陷,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嬴政留下不好的印象。
时间不长,黑丁已经带着众人到了护乡团的军营。
军营看起来很像是那么回事,门口有两队士兵正在站岗。
淳于越吩咐黑丁说道:“不要透露我们的身份。”
黑丁应了一声:“大人放心。”
众人走到军营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还乡团的士兵说道:“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黑丁对士兵说道:“我是黑丁,我要找王刀。”
那士兵想了想,说道:“你等一下吧。”
那士兵进去了,估计是去通报了。
时间不长,士兵出来了,并且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
这男子见了黑丁之后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今日这么有空过来?”
黑丁指了指男子,对嬴政一行人介绍说:“这便是王刀。”
随后,黑丁又对王刀说:“这些是咸阳城中来的贵人,他们具体是谁,你就不用问了。”
忽然王刀直勾勾的看着扶苏,极为敬畏的行了一礼。
扶苏纳闷的问道:“你认得我?”
王刀很尴尬的说道:“认识,小人自然是认识公子的。”
嬴政好奇的问道:“你怎么认识的?”
王刀有些犹豫。
嬴政感觉到这其中似乎别有隐情,于是低声说道:“朕乃当今天子,你但说无妨。不必有顾虑。”
王刀吓了一跳,又要行礼,但是被人拦住了。
王刀紧张出来了一脑门汗,他神色有些古怪的说道:“小人……小人自然是认得扶苏公子的。因为小人本来就是陇西郡人士。”
“上次小人在学堂学习的时候,公子曾经来学堂巡游,小人那时候便见了公子一面。”
扶苏微微一笑:“你记性倒好。”
旁边的胡亥反应很快,问道:“那你又这么到了北地郡呢?你也是逃出来的吗?”
淳于越脸色一黑:这个胡亥公子,怕是想要借此诋毁扶苏公子啊。不过……他这个“也”字用的极好……
王刀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胡亥更来了精神,他笑眯眯的说道:“如今父皇在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而我长兄为人宽厚,一定不会报复你的。”
嬴政也淡淡的说道:“你但说无妨,可是你若有隐瞒的话,朕定不饶你。”
王刀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公子到了陇西郡之后,建了不少学堂。并且给各县下了标准,要在几个月之内,令若干人学得礼仪。”
“小人便是被县令拉过去凑数的。每十天有两天要呆在学堂里面,学习礼仪。”
“小人家中还有田,还有牛羊要喂。耽搁这两天,要误不少事。”
“而且学到的礼仪,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那里面说的都是怎么治国的事,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什么学而不思则惘。什么仁义礼智信。”
“这些东西,也不能让人吃饱饭啊。”
“后来学堂里经常有人逃跑,县令无奈,就只能抓新的人来充数。”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