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773节
匠户有点犹豫,看着旁边的李水问道:“谪仙,那我们的信还送不送?”
李水摇了摇头:“算了,不送了。送也没用了。”
消息传到咸阳城中之后,那些儒生们都沸腾了。
不愧是扶苏公子啊,果然当得起仁者无敌四个字。
而蒙恬和一众将领,也是欢欣鼓舞。
我们当然知道,凭借着一次小小的剿贼考核,当然不至于让皇帝选择扶苏为太子。
不过……只要能让陛下稍微认可扶苏一点就行了。接下来,可以慢慢的矫正,总有一日,陛下会重新选择扶苏的。
蒙恬认为,他成功的阻止了伏尧做太子的步伐,只要再稍加努力,就可以把扶苏扶上太子之位了。
已经亏损很久的咸阳日报,终于在垂死挣扎中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肆报道了扶苏公子一番,打算提振一下销量。
恰逢第二天正好是朝议之期,在议政殿门口,“扶苏公子”这四个字,被提起来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朝议开始之后,很快朝议的话题落到了扶苏身上。
蒙恬率先站出来,十分有底气的说道:“请陛下判定,此次比试,是扶苏公子赢了。”
李水有点无语,虽然扶苏兵不血刃解决了山贼,确实挺让人佩服的,可是蒙恬的所作所为,也太嚣张了吧?你还不知道伏尧是怎么回事呢,就说扶苏胜了?就有那么大把握?
于是李水站出来,干咳了一声,说道:“蒙将军,这就奇怪了。伏尧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你怎么就判定扶苏胜了呢?”
其实现在李水不是在争输赢了,他纯粹是想给蒙恬添堵。
蒙恬有些不爽的说道:“请问谪仙,伏尧公子还能怎么赢呢?”
“兵不血刃,仁者无敌,这是最高明的战法了。伏尧公子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同样的兵不血刃罢了。”
“即便伏尧公子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也比扶苏公子晚了一点。从时间上判断,还是输了。”
李水干咳了一声:“那倒也未必,或许是伏尧公子不喜欢揽功。破了山贼却没有上报朝廷。”
周围的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神秘的微笑来。
谪仙……有点胡搅蛮缠了。
而淳于越没有理会胡搅蛮缠的李水,他只是捻须微笑,说道:“仁者无敌,吾今日知之矣。”
淳于越,本来已经清心寡欲了,但是这一次扶苏做的很精彩,又让他在朝政方面,有了一些野心。
而淳于越开了个头之后,凡是支持扶苏等人,都是一片盛赞。
他们忽然发现,其实没必要和伏尧纠缠,更么必要和谪仙斗嘴。
只要夸奖扶苏公子就好了。
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那是一目了然的事,和谪仙辩来辩去,被他颠倒黑白,又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这时候,有小宦官满头大汗的跑进来,说道:“陛下,伏尧公子有捷报来了。”
嬴政眼睛一亮,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呈上来。”
无论哪个公子赢了,都是自己的孩子啊。
眼看着两个孩子文武双全,在一日之内,先后传来捷报,怎能不令人高兴?
小宦官带上来了一个人。
这人是寿春城的驿卒。
驿卒一脸惭愧的说道:“陛下,小人数十日前便出发了。谁知道半路上的时候,马拉肚子,死掉了。”
“小人只好就近买了一匹马,谁知道那马也是病马,走一里便要歇一歇。”
“小人只好弃了这匹马,搭上了一队要来咸阳城做生意的商贾。”
“结果走到荒山野岭的时候,山林之中跳出来两只猛虎,商贾一哄而散,小人差点摔断了腿。”
“好容易逃得性命,小人一路小跑,到了最近的驿站。取了马向咸阳城中赶来。”
“经过一条河的时候,恰好遇上河水泛滥,冲垮了木桥。那马畏惧河水,不敢过来。”
“小人只好又弃了马,乘船前往咸阳城,谁知道小船碰到了礁石,一下便漏了水。”
“幸好小人学过游泳,总算挣扎着游到了岸上。小人上岸以后,本来想……”
蒙恬干咳一声,打断了驿卒的话:“你是被人下了诅咒吗?为何如此倒霉?”
驿卒苦着脸说道:“是啊,这定然是蚩尤在暗中害我。”
朝臣们都懵了:“什么玩意?”
驿卒说道:“伏尧公子打败了蚩尤,因此蚩尤怀恨在心。他不敢针对公子,所以针对小人,不想让小人传递捷报。幸好小人不屈不挠,虽然用了四五倍的时间,但是总算九死一生,来到陛下面前了。”
蒙恬有些无语的说道:“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前言不搭后语,莫名其妙。”
驿卒忽然一伸手,把衣服脱下来了。
只见驿卒身上,到处都是伤痕,而且伤痕很新,显然是最近留下来的。
有些儒生说道:“放肆,在陛下面前,岂可赤身露体,如此无礼?”
驿卒愣了一下,这才慌乱把衣服穿上了。
嬴政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此乃壮士也。”
驿卒的举动,总算证明了他的经历都是真的。
李水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如此说来,果然是伏尧公子先破了贼人。至少在时间上面,是胜过扶苏公子了。”
蒙恬一伙人都没有说话。
有不少将领都在想:早知道贼人那么不堪一击,听到扶苏公子的名号便逃走的话,公子就应该日夜兼程,早日抵达梅山县才是,也不至于在时间上落后给伏尧。
不过这些人也知道扶苏一生唯谨慎,不曾弄险。要让他千里奔袭,是有些难了。
李水对驿卒说道:“前方战况如何呀?”
驿卒立刻从怀中拿出来了一封信。
这信用油纸包着,一路上到没有损坏。
信由小宦官接过去,呈给了嬴政。
嬴政看完之后,面色十分古怪。
满朝文武,都十分好奇的盯着他。
嬴政想了想,把信递给旁边的宦官:“念。”
小宦官应了一声,大声开始念信。
随后,朝臣们集体陷入到了懵逼当中。
在九江郡守这封信中。朝廷和三昆山贼人的战斗,附上了浓郁的神话色彩。
据他们说,三昆山上的贼人,找到了上古大神蚩尤的遗骨,并通过滴血的方法,得到了蚩尤的神力。
其中贼首三昆,便是能与蚩尤沟通的巫师。
这伙人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人。但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与敌军对战的时候,用一面小白旗,随手一招,便是一阵狂风吹来,那狂风之中,隐隐有鬼哭狼嚎之声,竟然暗藏着数不清的孤魂野鬼。
秦军虽勇,但是如何能与鬼神作战?九江郡上下,只好日日祭祀黄帝,用以对抗蚩尤。
只可惜,九江郡众人没有巫师,不知道怎么与黄帝沟通,因此祭祀效果不大,只能龟缩在寿春城中。
第650章 公子不争功劳,真的不争
在九江郡守的描述中,三昆山的贼人极为强大,他们不仅有呼风唤雨之能,而且继承了蚩尤的本领,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寿春城秦军悍不畏死,几番冲杀,无奈凡人之力,如何与神鬼相争斗?
秦军屡屡败下阵来,但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眼看着城中的守军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而贼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发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以郡守为首的九江人,绝对不投降,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宁死不屈,守住大秦的荣光。
这奏折写的,声泪俱下,把寿春城中的秦军描绘的无比悲壮。
念奏折的小宦官都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热泪。
他顿了顿,擦了擦热泪,然后继续念奏折。
奏折中说,就在城中秦军苦苦支撑,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伏尧公子到了。
公子率领着三千人马,如同猛虎下山,顿时惊退了贼人。
原来伏尧公子的人马身上,带着谪仙的神力。
谪仙神通广大,即便是蚩尤也要退避三舍。
三昆山贼人见势不好,干脆据险而守,退回到了三昆山上。
而伏尧公子又定下来了奇计,选了一百勇士,趁着夜色从悬崖峭壁之上,攀到了三昆山。
当日月黑风高,阴风呼啸。
伏尧公子的一百人马,宛如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宛如一尊尊金甲战神。宛如进入羊群的猛虎,宛如冲进育婴堂的壮汉。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